-
1 # 面朝大海X春暖花開
-
2 # 我的乾坤
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問題。
因為很多才子按古代的標準壽命就很長,如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荀子,司馬相如,李白,杜甫,賀知章,白居易,劉禹錫,唐宋八大家,范仲淹,張先,宋祁,黃庭堅,辛棄疾,陸游,姜夔,趙孟頫,徐文長,錢謙益,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冒闢疆,張岱,李漁,袁枚等。
古代的醫療條件差,社會保障低下,人們的壽命普遍很短。才子也是普通人,也是吃五穀雜糧生長,自然也會有生老病死,有些英年早逝很正常。而且也沒證據表明才子的平均壽命低於社會平均的壽命。
只是由於才子更能引起社會的關注,所以少數幾個才子壽命短便讓世人扼腕嘆息,進而有天妒英才的遺憾。其實中國歷史上短命的才子是比較少的,著名的就賈誼,王勃,李賀及納蘭性德等那麼幾位。
相反,如前文所列舉的那些著名的大才子,壽命普遍都比較長,這其實是有理由的:
首先,在物質及醫療條件都比較差的古代,才子為社會所矚目,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更好更多的社會保障;
其次,有才學的人更容易在仕途上獲得成功,也更容易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因此生活物質條件都會比平常人要好;
第三,才子大都是透過勤學苦學修煉而成,這樣的人比平常人更努力更奮進,對追求美好生活的慾望更強烈,因此其生命力自然比一般人更頑強;
第四,不但中國的才子,全世界的才子一般壽命都比較長,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哥白尼,達芬奇,牛頓,歌德,盧梭,雨果,托爾斯泰,泰戈爾等。這是因為他們之所以會成為才子,是因為一生勤於學習勤于思考,筆耕不輟,身體和精神一直都在勞作。而生命在於運動,所以他們的壽命也比普通大眾更長;
第五,有知識的人大都會更加尊重生命—更尊重別人,更愛護自己。也會更加懂得養生,所以才子的生命質量也比普通民眾要高。
第六,有知識的人能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比普通人更能看透眼前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本質。生命少了迷茫,也就多了一份豁達。胸襟開闊,凡事想得更周全的人,自然比那些糾結愚昧的人活得更長久。
-
3 # 更好及
才子,是有才華在身的人,一般指有文學才華,寫的手絕妙詩文。
有句話叫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越是有才華的人,在人堆裡就會越扎眼。這本身就容易引人妒忌,如果為人處世差一些,或者高調了點,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引得眾人的詆譭或打壓。
俗話說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有才華的人往往都有經世致用的理想,所謂中狀元,做高官,不枉人生是也。然而理想豐滿,現實殘酷,又有幾人能得志哉?才華無限,無處消遣,自然鬱郁,往往不能長壽以終。
那些寫出傳世詩文的才子們藉著神來之筆,或詠山河,或訴世情,雖歷萬世,而其文不朽,這都是有大才的。
還有些就轉變思路,所謂不為名相,就為名醫。如明朝李時珍,仕途不順,就改行醫,照樣作出一番成就。在如文徵明,也是科場蹭蹬,但苦練書法,成為一代名家,也得以獲得九十多高壽。。。。
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總之短命才子大都是鬱郁而死。
回覆列表
其實從大資料的角度分析,古代皇帝壽命並不短。人生七十古來稀,高壽本就不多見,民國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和1936年實業部公佈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顯示,封建時代先民們的平均壽命只有30歲左右。1996年林萬孝發表的《中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中指出,夏商周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18-20歲,歷經千年緩慢遞增,直至民國初期也只有35歲左右,因此,不是皇帝短命,是普遍都短命。
事無鉅細 事必躬親
從秦朝開始的中央集權制度延續了兩千多年,皇帝作為九五至尊,神授的“天子”揹負著與生俱來的壓力。無論是水旱瘟疫、地震滑坡等自然災害,還是外戚干政、太監亂政、黨派紛爭等朝政問題,亦或是農民起義、倭寇侵擾等,每件事處理起來都相當棘手。只要是不想碌碌無為的皇帝,每天就要披星戴月處理政務,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很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從而過早地離開人世。
權利爭鬥 死於非命
在中國歷史上存續的大小王朝,一共出過611位皇帝,非正常死亡的就有272人,佔比44%。這其中有爭奪皇位手足相殘的,有朝代更迭被新君殺害的,有做了傀儡中毒而死的,有亡國之後舉火自焚的,有慘遭雷劈不治身亡的,更有飯前如廁跌進糞坑的……再算上疾病早夭的幼帝,平均壽命自然不會太高。
山珍海味 把酒縱歡
封建時代的皇帝,把控著全天下最頂尖的資源,山珍海味,滿漢全席,只要他一聲令下,應有盡有。而皇室飲食中對肉食、海鮮過於偏愛,長期營養不均,會引發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另外,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夜夜縱慾過度,寶貴的“精氣”被頻繁消耗,壽命不長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還有近親結婚、缺乏鍛鍊、迷戀丹藥等諸多因素,篇幅限制,小寧就不一一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