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移栽能結土豆,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一、馬鈴薯生產發展的重要性
馬鈴薯,別名土豆、山藥蛋、洋芋、地蛋、荷蘭署。馬鈴薯糧菜兼用,營養豐富,適宜性廣,用途廣泛,產業鏈條長,栽培方式多樣,可以週年供應。因而在古城區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經濟效益日益增加,現已成為我區栽培最為普遍的糧經作物。但栽培技術還處在粗放型管理,需進一步精細化管理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
1.馬鈴薯的主要價值
1.1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每100克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有:熱量77kcal,鈣11㎎,磷64㎎,鐵1.2㎎,硫胺素0.10㎎,核黃素0.03㎎,尼克酸0.4㎎,抗壞血酸16㎎,胡蘿蔔素0.01㎎,蛋白質2.3g,碳水化合物16.6g,粗纖維0.3g,灰分0.8g。
1.2馬鈴薯的保健作用
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多量的纖維素,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過程和提高免疫功能。
1.3馬鈴薯的產業優勢
馬鈴薯的產業鏈是所有作物中最長的。馬鈴薯塊莖作為糧食和蔬菜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在食品加工中,馬鈴薯可加工成速凍薯條、油炸薯片、膨化食品、脫水製品和馬鈴薯變性澱粉,已廣泛用於食品和醫藥、造紙、紡織、鑄造等多種工業,透過加工增值,馬鈴薯已成為多數產區的經濟支柱和優勢產業。
二、馬鈴薯的特徵特性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1.馬鈴薯的特徵特性
馬鈴薯屬於茄科、茄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鈴薯的主要特點是即可利用塊莖繁殖、種子繁殖和莖段繁殖。馬鈴薯屬淺根系作物,根系大部分分佈在土壤表層,一般根系向外伸展範圍較小,約50㎝,根系分佈在地表下30~40㎝,最深可達70㎝。早熟品種根系入土深度一般較中晚熟品種淺,分佈的範圍也小。馬鈴薯的莖可分為地上莖、地下莖、匍匐莖、塊莖4種不同的形態。莖具有支撐枝葉、運輸養分和水分及光合作用的效能。馬鈴薯的葉,初生葉為單葉,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羽狀複葉。馬鈴薯的花為聚傘花序,花芽有頂芽分化而成,花冠合瓣,五角形,花色有白色、淺紫色、紫紅色等,雄蕊的顏色及雌蕊花柱的長短、直立或歪曲和柱頭的形狀是識別品種的特徵。馬鈴薯的果實為漿果,圓形或橢圓形,綠色。種子很小,千粒重0.5g左右,種子扁平近圓形獲卵圓形,淺褐色,密佈茸毛。
2.馬鈴薯生長的環境條件
2.1馬鈴薯播種後幼苗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塊莖播種後,在溫度達到6~8℃,溼度25~30%的條件下,塊莖上的芽眼萌動發芽。
2.2馬鈴薯匍匐莖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出土後7~18天大部分匍匐莖開始形成。匍匐莖生長髮育後,頂端膨大形成塊莖,大部分品種一般有5~8個匍匐莖形成塊莖。
2.3馬鈴薯塊莖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的塊莖是由匍匐莖頂端細胞分裂膨大而形成的。塊莖大量形成的時間是在幼苗出土後20天左右開始,塊莖膨大最快的時間是在塊莖形成後40~60天。
2.4馬鈴薯的開花
馬鈴薯的開花機制有內外兩種因素起作用。內因主要是品種間的差異,有些品種只現蕾不開花,有些邊開花邊膨大;外因主要是溫度和光照,在18~20℃溫度下最適合花的發育,強光照和長日照有利於開花結實。
2.5馬鈴薯生長髮育階段
馬鈴薯從播種到成熟收穫分為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署期、澱粉積累期5個生長髮育階段。不同品種生長髮育的各個階段出現的早晚及時間長短差別極大,如早熟品種各個生長髮育階段早且時間短,而中晚熟品種發育階段則比較緩慢且時間長。
2.6馬鈴薯生長髮育規律
馬鈴薯塊莖播種後,經60天左右幼苗出土,出土後10天左右匍匐莖開始伸出;出苗後30天左右植株長出7~8片葉並開始現蕾,葉面積迅速增大,莖葉進入生長盛期,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塊莖進入膨大期;出苗後50天左右,植株長出16片葉左右,並進入開花期,葉面積逐漸增大到最大限度,光合作用旺盛,製造的養分主要向塊莖輸送積累,塊莖進入到膨大盛期;開花後20天左右塊莖膨大速度最快,塊莖膨大可延續到莖葉枯黃;出苗後80天左右莖葉枯黃,馬鈴薯成熟收穫。
2.7馬鈴薯的休眠
馬鈴薯收穫後,塊莖即進入休眠,休眠期的長短與品種、塊莖的成熟度、貯藏的溫度等因素有關。
馬鈴薯移栽能結土豆,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一、馬鈴薯生產發展的重要性
馬鈴薯,別名土豆、山藥蛋、洋芋、地蛋、荷蘭署。馬鈴薯糧菜兼用,營養豐富,適宜性廣,用途廣泛,產業鏈條長,栽培方式多樣,可以週年供應。因而在古城區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經濟效益日益增加,現已成為我區栽培最為普遍的糧經作物。但栽培技術還處在粗放型管理,需進一步精細化管理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
1.馬鈴薯的主要價值
1.1馬鈴薯的營養價值
馬鈴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每100克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有:熱量77kcal,鈣11㎎,磷64㎎,鐵1.2㎎,硫胺素0.10㎎,核黃素0.03㎎,尼克酸0.4㎎,抗壞血酸16㎎,胡蘿蔔素0.01㎎,蛋白質2.3g,碳水化合物16.6g,粗纖維0.3g,灰分0.8g。
1.2馬鈴薯的保健作用
馬鈴薯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多量的纖維素,能有效地延緩衰老過程和提高免疫功能。
1.3馬鈴薯的產業優勢
馬鈴薯的產業鏈是所有作物中最長的。馬鈴薯塊莖作為糧食和蔬菜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在食品加工中,馬鈴薯可加工成速凍薯條、油炸薯片、膨化食品、脫水製品和馬鈴薯變性澱粉,已廣泛用於食品和醫藥、造紙、紡織、鑄造等多種工業,透過加工增值,馬鈴薯已成為多數產區的經濟支柱和優勢產業。
二、馬鈴薯的特徵特性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1.馬鈴薯的特徵特性
馬鈴薯屬於茄科、茄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鈴薯的主要特點是即可利用塊莖繁殖、種子繁殖和莖段繁殖。馬鈴薯屬淺根系作物,根系大部分分佈在土壤表層,一般根系向外伸展範圍較小,約50㎝,根系分佈在地表下30~40㎝,最深可達70㎝。早熟品種根系入土深度一般較中晚熟品種淺,分佈的範圍也小。馬鈴薯的莖可分為地上莖、地下莖、匍匐莖、塊莖4種不同的形態。莖具有支撐枝葉、運輸養分和水分及光合作用的效能。馬鈴薯的葉,初生葉為單葉,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羽狀複葉。馬鈴薯的花為聚傘花序,花芽有頂芽分化而成,花冠合瓣,五角形,花色有白色、淺紫色、紫紅色等,雄蕊的顏色及雌蕊花柱的長短、直立或歪曲和柱頭的形狀是識別品種的特徵。馬鈴薯的果實為漿果,圓形或橢圓形,綠色。種子很小,千粒重0.5g左右,種子扁平近圓形獲卵圓形,淺褐色,密佈茸毛。
2.馬鈴薯生長的環境條件
2.1馬鈴薯播種後幼苗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塊莖播種後,在溫度達到6~8℃,溼度25~30%的條件下,塊莖上的芽眼萌動發芽。
2.2馬鈴薯匍匐莖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出土後7~18天大部分匍匐莖開始形成。匍匐莖生長髮育後,頂端膨大形成塊莖,大部分品種一般有5~8個匍匐莖形成塊莖。
2.3馬鈴薯塊莖的生長髮育
馬鈴薯的塊莖是由匍匐莖頂端細胞分裂膨大而形成的。塊莖大量形成的時間是在幼苗出土後20天左右開始,塊莖膨大最快的時間是在塊莖形成後40~60天。
2.4馬鈴薯的開花
馬鈴薯的開花機制有內外兩種因素起作用。內因主要是品種間的差異,有些品種只現蕾不開花,有些邊開花邊膨大;外因主要是溫度和光照,在18~20℃溫度下最適合花的發育,強光照和長日照有利於開花結實。
2.5馬鈴薯生長髮育階段
馬鈴薯從播種到成熟收穫分為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署期、澱粉積累期5個生長髮育階段。不同品種生長髮育的各個階段出現的早晚及時間長短差別極大,如早熟品種各個生長髮育階段早且時間短,而中晚熟品種發育階段則比較緩慢且時間長。
2.6馬鈴薯生長髮育規律
馬鈴薯塊莖播種後,經60天左右幼苗出土,出土後10天左右匍匐莖開始伸出;出苗後30天左右植株長出7~8片葉並開始現蕾,葉面積迅速增大,莖葉進入生長盛期,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塊莖進入膨大期;出苗後50天左右,植株長出16片葉左右,並進入開花期,葉面積逐漸增大到最大限度,光合作用旺盛,製造的養分主要向塊莖輸送積累,塊莖進入到膨大盛期;開花後20天左右塊莖膨大速度最快,塊莖膨大可延續到莖葉枯黃;出苗後80天左右莖葉枯黃,馬鈴薯成熟收穫。
2.7馬鈴薯的休眠
馬鈴薯收穫後,塊莖即進入休眠,休眠期的長短與品種、塊莖的成熟度、貯藏的溫度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