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denCao曹海鵬
-
2 # Alice赫茲
聽喜馬拉雅那麼久,一直覺得這個平臺上的大師們太厲害,厲害的是他們有的就是我的微信好友,一個個不是博學多才,就是睿智明達。他們沒有選擇低調潛行,沒有選擇只破不立,而是都身體力行地承擔起了啟蒙教育的責任。他們有的還建了各種群,就在我們身邊,在群裡不遺餘力地傳播著、指導著。當我在某群裡得知張法中老師推薦了平臺上幾個講藝術的節目,並談及他構建“美育運動”的理想時,我感受到的是他作為一名藝術傳播者強烈的使命感。當年最早聽到蔣勳老師講藝術的音訊時,就如獲至寶、如沐春風,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我們本地的藝術工作者們把他們所學普惠大眾,資本市場也逐漸將目光投向了這裡(我已經為知識付了不少費了,當然希望知識能再便宜一點,你們懂的)。
張小霖老師說,從文藝復興算起,我們與西方文明的垂直差距是500年。當1919年五四運動時,我們剛趕上了歐洲的“啟蒙運動”,之後卻又斷層了50年。現在總算趕上個橫向的網路時代,查名詞只需百度二分鐘,查資料半小時也許就瞭然於胸。但是實質性的交流規模很小,地域還是橫在我們面前的一大問題,自中國飛美國總還是要12小時,飛到歐洲還得掂量下自己的英語溝通能力。網路加速了全球化程序,但事實上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狀況也並不理想。
還是老祖宗那句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多多利用碎片時間,跟著喜馬拉雅上的大師們多學多瞭解,多走出去,多看多思考,把我們平凡的人生變得“高階”起來!
喜馬拉雅人文藝術類主播大盤點
1、 歷史
旦黃(震眼看歐洲)
達博士(西方那些事等)
講歷史的主播很多,這裡只選取了個人認為有自我觀點的主播,特別是前二位重量級大師,前者知識淵博、庫存海量,後者立意深遠、博古通今
2、 美術
老吳藝術筆記(手機美術館等。行萬里路,看萬幅畫的踐行者,行到處娓娓道來,與之頗有同感)
顧爺說畫(一部的可以聽的西方藝術史等。網紅男神,聽他的節目可以邊笑邊幹活,不用燒腦)
碎片先生(文藝復興在義大利)
聽藝術之美(8分鐘聽懂藝術之名家系列。女神)
意外藝術(藝術很難嗎、意公子藝術課:審美提升之路。藝術啟蒙女神,裝逼用)
3、 音樂
劉岠渭(私家古典音樂會。臺灣腔)
逗喵音樂教室(又是二位年輕人講古典音樂啟蒙,必須要支援)
其實大多數人文藝術類主播都是跨界能人,既能講美術,又能聊音樂,而且越來越多的主播會在文稿中列出背景音樂的名稱,這再次印證了“藝術是相通的”這句話。
4、 文學
5、 在國外
曉霏說(曉霏說法國)
胡藝瀚(隨藝聽歐洲、胡藝瀚的奢侈品普及課等。裝逼用)
這些去國外生活的人士大多都是學藝術出身。他們孜孜不倦地傳播著西方的文化傳統。
以上羅列盤點肯定會帶有個人偏好,有失偏頗,只能請大家海涵了。以下對喜馬拉雅做些功能測評、提點建議吧!http://suo.nz/4N87WN
來看下喜馬拉雅FM的百度百科:國內音訊分享平臺。說個有意思的現象: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北方主播憑藉口音的優勢還是佔了大多數,南方人一是面臨口音轉換問題,二是也沒有北方人那麼會侃,不過我發現私下裡他們還是有交友圈,比如出國的上海幫會互相提及並交友。
關於“喜點”的出現,應該是更新了我們的價值系統。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為知識買單”這個行為的。雖然我已經買了不少,但還是得吐槽下:有些收費音訊就內容來說是太貴了,價效比低。這種無形的商品沒有公允價值,賣者要掛高價,平臺還是需要稽核和調整一下。節目收費,的確是把雙刃劍:這邊播者揹負了契約,那邊限制了聽者。噱頭是搞了,錢也收了。但我還是希望喜馬拉雅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能用好這個平臺,最大廣度地傳播藝術文化。
-
3 # 王筱謎
天書廣播
張湛,14歲進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8歲考入季羨林研究生學院,之後入讀哈佛大學近東語言系,並取得伊朗學博士學位。
由於主持和嘉賓見聞廣播、學識豐富,節目氛圍輕鬆愉快,但又資訊密度極高。反正,你要是關心語言和文字,來聽就得了!~
-
4 # 劍252963034
各種型別節目都有,看你個人喜好,和蜻蜓,龍捲風等FM差不多,如果喜歡聽節目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玩收音機的話用傳統收音機就行。
回覆列表
喜馬拉雅72小時的情感急診室,解決的不僅是個人情感,個人的生活,感情,工作,在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有情感的訴求,每個人都承擔著無形的壓力。情感急診室,不讓你一個人面對更多的情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