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帝不稱朕

    強不強,是個主觀性太強的概念,不好輕說強與不強——況且,就是強,還有個大強和小強呢!

    好比有人會說明軍戰鬥力極強,有例為證;也會有人說,明軍戰鬥力不強,也有例為證。正反雙方都能找到有利於己的證據。因此,以某一場或幾場戰爭戰役的勝負來定強弱,是不太可靠的(何況決定勝負的還有其他因素),更沒法對“明朝軍隊”做出總體評價——有明一代,可是長達276年呢!豈可一概而論?

    我對明朝軍隊戰鬥力的評價,是基於其軍事制度的。

    基於軍事制度,我對明軍戰鬥力的評價是:不怎麼強——比“弱”要厲害一些,但絕對稱不上“強”。

    明代實行文武分治,除了在全國設立布政司(後俗稱為省),再就是分省設立都司。都司是“都指揮使司”的簡稱,分管一省軍政,省內“三司”並立,但布政司、按察司只能理民政,不許干預軍政。軍民二政是分開的。除了內地的“省”,明朝還在一些邊海要地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簡稱行都司),其轄境很少有州縣,實行軍事化的管理。

    文武分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將文武分而治之;制度設計的深意,是限制武力、以文制武的,這已決定了大明的武力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都司、衛、所是以兵戶和“世兵制”為基礎的。打仗成為一種世襲的職業,怎麼能保證兵員的質量呢?世兵及其家屬世代在邊鎮居住,你猜他們喜歡好戰、善戰的大將,還是喜歡“安靜”、避戰的將軍?我看到的一則史料讓我深刻印象,說是北虜襲擊大同,某將軍不顧勸阻,堅決領兵出戰(而不是登城防禦),結果遭到很大損失,當這位將軍領著殘兵回城時,城中居民紛紛咒罵他,並拋以瓦片菜葉。城中居民都是戰士的家屬,將軍好戰,付出的代價,是他們親人的生命。這是一則重要的資料,令我們看到世兵防守的邊鎮,輿論對於戰爭觀以及將領的作戰意志可能造成的影響。

    朝廷對邊境戰事有著嚴苛的“功令”,常以戰死人數,而不是作戰目標是否達成,作為判斷勝負、將領賞罰的最重要指標,使得“避戰”心理在邊鎮將士中普遍存在。

    明代中期以前,明軍最精銳的武力,是京師“三大營”及後來的團營官兵,他們被稱為“京兵”,是明朝的中央軍。每逢地方發生動亂或邊地報警,總是臨時動員京兵出征,並任命相應的大將任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等官(合稱“總副參遊”),同時還會差一位太監擔任監軍;正統以後,凡遇出征,除了照例派遣監察御史、給事中一到數員紀功(實際上是監督)外,還會加派文臣任參贊、提督等職。

    瞧瞧,打個仗,多少官出動,彼此掣肘,分大將之權,這仗怎麼打?

    嘉靖以後,太監不再監軍了,京兵也不外派到地方打仗了(因為他們的戰鬥力已弱到不可依靠的程度)。明朝最精銳的軍力,不再是京兵,而是“邊兵”,即邊鎮的部隊。此時邊鎮普遍實行募兵制(士兵由招募而來),不再倚靠世代相傳的世兵。

    世兵主要靠屯田供養,募兵卻是要發糧餉的,一方面屯田廢弛,一方面軍費開支膨脹,明朝為了維持邊鎮的穩定,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可是朝廷財力匱乏,使得邊鎮及邊軍經常處於捉襟見肘的困窘狀態,直接影響到軍隊戰鬥力。而且邊軍分散在長達萬里的邊境線上,各自畫地為守,很難形成強大的突擊力量,只能勉強防禦,經常顧此失彼,疲於奔命。故很少有輝煌的戰役成果,斬敵首一百級,即是“大捷”。

    明朝的軍隊也不是一支專業化的軍隊,各個地方的軍隊素質及條件很不一樣。這在抗倭援朝戰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北方明軍仍是騎射作戰,主要使用冷兵器,南方軍隊(南兵)則多使用火器。明軍不專業的最根本特徵,就是文官任統帥,指揮武官打仗。

    宣德朝以後,文臣權力大張,凌駕於大將之上,大將即使尊為掛印總兵,在文臣面前也不得不施叉手禮,類於末將走卒。可是文臣寫文章強,打仗,到底不行啊!哪有強大的武裝,是靠文人指揮的?專業明顯不對口,外行指揮內行,如何強軍?

    明代中期以後,武人的政治及社會地位急劇下降,一個沒有我武惟揚的氣概和尚武風氣的國家,怎麼可能擁有強大的武力呢?

  • 2 # 皇帝不稱朕

    強不強,是個主觀性太強的概念,不好輕說強與不強——況且,就是強,還有個大強和小強呢!

    好比有人會說明軍戰鬥力極強,有例為證;也會有人說,明軍戰鬥力不強,也有例為證。正反雙方都能找到有利於己的證據。因此,以某一場或幾場戰爭戰役的勝負來定強弱,是不太可靠的(何況決定勝負的還有其他因素),更沒法對“明朝軍隊”做出總體評價——有明一代,可是長達276年呢!豈可一概而論?

    我對明朝軍隊戰鬥力的評價,是基於其軍事制度的。

    基於軍事制度,我對明軍戰鬥力的評價是:不怎麼強——比“弱”要厲害一些,但絕對稱不上“強”。

    明代實行文武分治,除了在全國設立布政司(後俗稱為省),再就是分省設立都司。都司是“都指揮使司”的簡稱,分管一省軍政,省內“三司”並立,但布政司、按察司只能理民政,不許干預軍政。軍民二政是分開的。除了內地的“省”,明朝還在一些邊海要地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簡稱行都司),其轄境很少有州縣,實行軍事化的管理。

    文武分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將文武分而治之;制度設計的深意,是限制武力、以文制武的,這已決定了大明的武力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都司、衛、所是以兵戶和“世兵制”為基礎的。打仗成為一種世襲的職業,怎麼能保證兵員的質量呢?世兵及其家屬世代在邊鎮居住,你猜他們喜歡好戰、善戰的大將,還是喜歡“安靜”、避戰的將軍?我看到的一則史料讓我深刻印象,說是北虜襲擊大同,某將軍不顧勸阻,堅決領兵出戰(而不是登城防禦),結果遭到很大損失,當這位將軍領著殘兵回城時,城中居民紛紛咒罵他,並拋以瓦片菜葉。城中居民都是戰士的家屬,將軍好戰,付出的代價,是他們親人的生命。這是一則重要的資料,令我們看到世兵防守的邊鎮,輿論對於戰爭觀以及將領的作戰意志可能造成的影響。

    朝廷對邊境戰事有著嚴苛的“功令”,常以戰死人數,而不是作戰目標是否達成,作為判斷勝負、將領賞罰的最重要指標,使得“避戰”心理在邊鎮將士中普遍存在。

    明代中期以前,明軍最精銳的武力,是京師“三大營”及後來的團營官兵,他們被稱為“京兵”,是明朝的中央軍。每逢地方發生動亂或邊地報警,總是臨時動員京兵出征,並任命相應的大將任總兵、副將、參將、遊擊等官(合稱“總副參遊”),同時還會差一位太監擔任監軍;正統以後,凡遇出征,除了照例派遣監察御史、給事中一到數員紀功(實際上是監督)外,還會加派文臣任參贊、提督等職。

    瞧瞧,打個仗,多少官出動,彼此掣肘,分大將之權,這仗怎麼打?

    嘉靖以後,太監不再監軍了,京兵也不外派到地方打仗了(因為他們的戰鬥力已弱到不可依靠的程度)。明朝最精銳的軍力,不再是京兵,而是“邊兵”,即邊鎮的部隊。此時邊鎮普遍實行募兵制(士兵由招募而來),不再倚靠世代相傳的世兵。

    世兵主要靠屯田供養,募兵卻是要發糧餉的,一方面屯田廢弛,一方面軍費開支膨脹,明朝為了維持邊鎮的穩定,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可是朝廷財力匱乏,使得邊鎮及邊軍經常處於捉襟見肘的困窘狀態,直接影響到軍隊戰鬥力。而且邊軍分散在長達萬里的邊境線上,各自畫地為守,很難形成強大的突擊力量,只能勉強防禦,經常顧此失彼,疲於奔命。故很少有輝煌的戰役成果,斬敵首一百級,即是“大捷”。

    明朝的軍隊也不是一支專業化的軍隊,各個地方的軍隊素質及條件很不一樣。這在抗倭援朝戰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北方明軍仍是騎射作戰,主要使用冷兵器,南方軍隊(南兵)則多使用火器。明軍不專業的最根本特徵,就是文官任統帥,指揮武官打仗。

    宣德朝以後,文臣權力大張,凌駕於大將之上,大將即使尊為掛印總兵,在文臣面前也不得不施叉手禮,類於末將走卒。可是文臣寫文章強,打仗,到底不行啊!哪有強大的武裝,是靠文人指揮的?專業明顯不對口,外行指揮內行,如何強軍?

    明代中期以後,武人的政治及社會地位急劇下降,一個沒有我武惟揚的氣概和尚武風氣的國家,怎麼可能擁有強大的武力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斷奶,怎樣才能既不傷感情又不藕斷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