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愛心之家李明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真的不能用三言兩語進行點評!

    個人覺得:中華文明值得大力傳播與發揚!有三個理由:

    第一:中華文明雖然講究“和為貴”,但是每個真正文明強大的時期都是國曆鼎盛的時代!大漢王朝,大唐,清朝康乾盛世等,無不是萬邦來朝!

    第二:中華文明囊括天地,古人從啟蒙開始學習文化,能夠成聖成賢惠及萬世者尚且不多,何況現代教育只是融入中華文明的冰山一角。中華文明有斷層的風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簡單的8個字能影響人生。

    第三:中華文明蘊含發展軌跡,比如中庸之道。中國的建築是個奇蹟,中國的百年企業也是數不勝數,中國的科技、軍事也是穩步發展。每個強大領域的背後,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支援!就連日本、美國的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他們也都承認有中華文明的作用。

    文明古國都有斷代史,唯獨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也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 2 # 小樓聽雨wuh

    中華精神融會古今,是民族傳統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華民族從遠古至今的發展史證明了它的強大生命力。自強精神是一種具有強勢張力的進取精神和鬥爭精神。中國古代哲人透過觀測宇宙的變動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思想。自強,包含民族的自強和個人的自強兩個層面。不畏艱難困苦,不屈服於任何壓迫者,是中華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地與生存環境抗爭,與內外邪惡勢力抗爭的歷史。自強不息,不僅是指在常境和順境中的奮鬥,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奮鬥。歷代俊彥豪傑追尋"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壯懷激情,力行"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堅忍精神。自古以來,身處逆境而奮發有為的範例不勝列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受腐刑之辱,仍發憤作《史記》,開紀傳體史書之先河。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成大業。其精神皆垂範後世。

  • 3 # 明道哲史

    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傳承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一,文明的誕生和起源

    中華文明從黃帝統一各部族文化,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文化開始,大概有5000年的歷史,其中有正式文字記載的歷史源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二,現代智人的起源和發展看。

    從現代智人發展的軌跡來看,現代智人源於非洲,從非洲一路向東傳播至此,這也能反應為什麼古埃及甚至是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有比中華文明更早的文明。

    三,中華文明在西周時期,禮樂法制已經非常健全,算是中華文明第一次實現全面的體系化和系統化。

    四,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中華文明出現了一次高潮,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門徒較多,是影響力比較大的幾家,其他還有縱橫家,名家,陰陽家,農家,小說家等等。各自著書立說,對後世都有一定的影響。

    其中特別提到的是,佛教也在這個時候誕生,釋迦牟尼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時期。

    五,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期,徹底結束了各家的自由發展,把儒家作為核心思想,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

    其中儒家的發展也經歷了兩次小高潮:

    一是宋朝時期陸九淵,程頤,程顥,朱熹等提倡和發揚的理學;

    二是明朝王陽明發起的心學。

    都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六,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出現了很多的大師級人物,這裡可以看做是東西方文化結合的結果,因為這些大師大多都有過留學的經歷,包括魯迅,胡適,辜鴻銘等等。也算是第一次西方文化對中華文明的滲透與結合。

    七,現代文明

    現在是全球化,地球村,各國的文化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對中華文明的感悟:

    1,中華文明曾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工業革命後的幾百年來,中華文明確實落後了。

    2,雖然國家體制已經大不同,但是幾千年來的文化和習俗,乃至思維方式都已經深入骨髓,這也可稱之為“民族性格”,要想徹底改變,還是任重而道遠。

  • 4 # 五千年糟粕依舊

    我們要學的是先輩的創造能力,不應該拿著先輩的創造坐吃山空。沒有個好祖宗就當不得人了?少關注點文化問題,多關注點實際現實,空學文化而不瞭解實際你能拿出的理論也就現在某些“專家”的水平。先把現實問題釐清楚,再來談文化取捨不是更好些?比較古人的世界和如今大不同。

  • 5 # 草民879

    存在就是最好的答案。再不濟也有讓全世界武裝力量頂禮膜拜的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問題不在於華人如何看待與評估所謂中華文明,而在於執掌天下的諸位大人們是如何看待與評估這個延續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趨利避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前草能不能用來喂母豬,哪位大神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