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俯首豔陽天
-
2 # 農家閒話
當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們有時就會懷疑自己,但我們要始終堅信我們是可以的……堅強的……有價值的……男人或者女人
-
3 # 心不比天高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涉及到發展心理學領域中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對自己的成熟的定義,包括但不侷限於,我是怎麼樣的人,將來要成為怎麼樣的人以及如何適應社會對我的各種各樣的要求。
人的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一般包括這麼幾種狀態:
自我同一性混亂:人們想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但是也僅是停留在想的層面,而沒有嘗試去探索、瞭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自我同一性早閉:人們接受了他人對自己是怎麼樣的人的看法,認同自己就是像別人所說的那樣,而自己沒有去探索,沒有去嘗試回答我是怎麼樣的。自我同一性延緩:它是指人們為了瞭解自己是誰而積極地嘗試,積極地探索,但是沒有還不能很好地回答我是誰。自我同一性達成:如果一個人既付出了努力又回答了自己是怎麼樣的,想成為怎麼樣的人等等,我們可以說這個人的自我同一性就達成。自我同一性達成有早有晚,有的人很小的時候就明白自己到底是誰,想要什麼,而有的人可能在大學畢業甚至工作好幾年才真正瞭解自己。每個人都有自我同一性達成的節奏,不能簡單地以達成快慢來評價好壞。思考我是什麼/誰很有意義,注意要既付出努力也要嘗試回答明確答案。那我是什麼/誰?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認同這樣的觀點: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一個人,是某某的子女,是某某的父母,是某某的親戚,是某某的朋友,是某某的學生,是某某的同事。正是這樣的種種關係形成一個組合,反映著你的存在。如果只說這個人是誰誰的學生,這不能反映這個人的身份,因為誰誰的學生可是有很多個,不一定是指代你。
-
4 # 從容的人生只有強大
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在我遇到別人誤解的時候,在我迷茫的時候,在我不快樂的時候。我會反問自己是什麼,是強者,還是弱者。
人生需要反問去明確,生活需要反問去梳理,命運需要反問去探尋,心情需要反問去調節。
人無主見時會迷茫,別人誤解時是會傷心,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會憂愁,碰上不順的時會不開心。這時我會反問自己是什麼,是強者,還是弱者。
迷茫,傷心,憂愁,不開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在這時反問自己是什麼不失為一種方法。
反問就是和心靈溝通。和心靈溝通了,自己取捨才能無憾,自己目標才能清楚,自己的生活才能有序,自己的命運才能有意義。
反問自己是什麼,可以使自己不違心。不違心,就無憾。反問就是隨心,隨心才能隨性。
其實,反問就是求證。求證自己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修正一下問題本身。人不能用是什麼來問,因為什麼一般情況下都是指的物,人不是物,雖然人可以成為人物。人是人,物是物,如果思考自己是什麼,那就是好像是在思考自己是什麼東西。所以,正確的問法應該是:我是誰?
我是誰呢?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但人們忽略的往往正是此類的大問題。我在從學校步入社會的那一年,曾經在無所事事的迷茫中開始思考我是誰的問題。父母親沒有告訴我誰,學校的課本中沒有告訴我是誰,到了社會上依然沒有人告訴我是誰,在我最彷徨無助的時刻裡,我仍舊不知道我是誰!但那時候有一句話一直在我的心裡和日記本上,那句話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雖然對這句話不是全懂,但支撐我度過了青年時期最漫長的一年。那時候,我只確定天生我材必有用,但還不確定我是誰。因為這個問題思考起來太累腦筋,就像一個在襁褓中就丟失的孤兒一樣整天思考自己的身世一樣,了無頭緒。
雖然如此,但至今我還認為,思考我是誰的問題仍是無比重要的事。因為每一次思考的結果,都能再一次定位自己。如今我知道了我是誰,但這不是我思考的結果,而是被找到的結果。就像上面說的孤兒一樣被父母找到了,然後父母親自告訴了他的身世,他才知道了自己的來龍去脈。當我被創造天地萬物和我的那位上帝找到時,祂親自把我的身世告訴了我。我才知道了我到底是誰,我才對自己有了精準的定位,才開始了參透萬事的釋然,才開始了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才確定了生命和生活的終極目的和目標。我的靈魂拴上了一根堅固的錨,使我這個一葉小舟在茫茫的大海中可以永遠穩固。
上帝一直在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親自降世為人就是耶穌基督,為了拯救罪人甘願捨棄生命被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祂的流血犧牲成就了罪得赦免浪子回家的大功,他第三天又從死裡復活,用生命勝過死亡的拘禁,給所有信他的人帶來了永生。並且回答了世人最困惑的疑問:我是誰?!我感恩耶穌基督的拯救,若不是祂來拯救,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是誰。雖然很多人對此並不以為然,但我實實在在經歷了這一切,我知道沒有什麼比這更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