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層城鵷雛
-
2 # 鴻哥iouyh福小鋪
詩詞歌賦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從先秦到近代,無數知識分子創作了大量的佳作,膾炙人口。
《唐詩三百首》是由橫塘退士整理成篇,因為這位老編認為詩當以唐朝的詩為最佳,足以代表華夏文明詩的完美成熟的階段,這一觀點獲得普遍認同。
其他朝代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詩,奈何老編有所好,且他編纂的《唐詩三百首》的確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獲得擁躉。
如果有不同的認識肯定是好事,畢竟再搞些詩的朝代專輯,或者什麼樣式的版本都是對深入研究我們文化的貢獻。
不過,橫塘退士的編纂手法的確獨特,個人稍微翻開便發現一個有趣特色。
拿官場失意的張九齡為開篇,後續接著大氣的李白。
非常有意思,這兩人的仕途志願均受挫,但張九齡屬於退出官場,李白卻是在官場受人寵愛卻無法得志,非常矛盾的處境。
老官宦的張九齡寫詩婉轉,表達含蓄,典型的官場做派,應該是那種深知為官之道的文人,老文人。
李白不同,受寵君王,奈何志向卻不被認同,只是純愛其詩而已,好比酒徒好酒卻不品酒,所以讀李白的詩便有這種缺憾但直爽的表達。
呵呵,寫著就寫多了,這兩人被橫塘退士拿來作為《唐詩三百首》的開篇,足以證明其老編的實力。
一家之見,僅供交流。
歷朝歷代都有名篇佳作,只不過唐詩達到了詩的頂峰,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大詩人,後世再難以超越。“詩必稱盛唐”只不過是一種說法,提起詩歌就說《唐詩三百首》,說明了《唐詩三百首》影響巨大,“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幾乎成為了一個諺語。
現代人學習詩歌,多以背誦為主,一般情況下,背誦的第一本詩集就是《唐詩三百首》,因為其太經典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首首皆為精品。一個人能夠全本背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對於熱愛詩詞的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唐詩三百首》不過是愛好者的啟蒙之作,要想系統地學習唐詩,還需要通讀一遍《唐詩鑑賞辭典》,有能力的話還可以研究一下《全唐詩》。
歷朝歷代皆有好詩,遠古時期有美麗的《詩經》,是天然的最美麗畫卷。還有《楚辭》,屈原是中國第一個浪漫主義大詩人,《離騷》成為了不朽之傑作,詩歌之絕唱。漢魏晉南北朝皆有好詩,曹操父子的詩歌水平很高,陶淵明成為了田園詩人的鼻祖,謝靈運的山水詩亦很有名。庾信,鮑照皆為大詩人。
唐朝星光璀璨,成為了詩歌的黃金時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人才輩出,熠熠生輝。到了宋代,詩歌依然興盛,據統計宋詩有27萬餘首,北宋的蘇軾,黃庭堅,南宋的陸游,楊萬里,皆是詩壇大家。唐詩寫情,宋詩說理,宋詩的水平仍然很高。
到了元明清,詩歌依然很盛行,但是漸漸地走向了衰落,元明清詩,數量依然十分龐大,但是不能同唐宋詩相提並論了。名篇佳作的比例大不如以前,但是名句依然不少。元明清的詩歌極其成熟,詩人們的水平也相當高。
唐詩的光環太大了,以致於蓋住了歷朝歷代的關輝。《唐詩三百首》又過於經典,以致於普通人提起詩歌就說“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其實,對於詩詞愛好者來說,只要是好詩,不論新舊,不論朝代,不論作者的名氣,都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