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龍馭天下
-
2 # 蘇耿仁蘇氏資訊平臺
唐詩宋詞,詞者蘇軾,蘇軾多才,詩詞食遊…無不落後,我就推薦一下蘇軾的《題西林壁》這首與大家共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軾的名句,其中的“廬山真面目",鑄成了中國成語。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說得好,蘇軾站得高,手眼身法步,步步充智勇,未為眼前亂象所囿,看出了廬山、泰山之外,於是,視野變得更加廣闊。人生是否也如此呢?我們是否能像先祖蘇武、蘇軾那般,從他們的經歷中去感受,來成就我們的人生經歷呢?只有經歷了他人所未曾有過的風雨磨礪,思想才能變得更睿智而曠達。這其中體現著一種蘇洵“仁智勇"的意志。
山頂有山頂的風景,沿途有沿途的美麗,風景不在別處,風景在路上。若只想著山頂的風光,忽略了沿途的風景,那麼,換來的是一場辛苦和疲憊。若懂得欣賞沿途的風景,那麼,收穫的是一路的愉悅和歡喜。同一個風景,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會看出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感受。千人一面,一面千人,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同是蘇氏宗脈,各方水土,各省人等,各有千秋,一蘇難盡,全在人心。
風景無處不在,風景到處都有。盡收慧眼人的目中,從長白山到五指山,從泰山到黃山,從丹霞山到阿里山,潛入了會思考人的腦海中,藏在了有心人的靈中,調節著人們的生活情趣。
風景在路上,人生又何嘗不是在路上?人生短暫,是一趟沒有往復的旅行。從懵懂開啟到暮暮垂老,我們收穫的是什麼?不是名利的多寡,政治的扭曲,宗族的紛爭,名利的積累,地位的高低,抑或還是慈善場中的巧作秀,(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思想的錘鍊和提升,才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人生風景路上,既有春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暴風雨陰霾與泥石流黑暗的兼程,它不是筆直的坦途,必會經歷曲折和坎坷,無論逆境順境,我們都在各種坎坷和挫折中礪煉,當用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革命前輩、前國家領導人華國鋒主席,顏魯雄風親筆傾書:"淡泊風清月朗,雅量海闊天空"。
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其實不然,不管你是熟悉還是陌生,蘇武牧羊十九載,北海哪一途是他熟悉的?蘇軾一路遭貶哪一途又是他熟悉的?風景,就在那裡,不離不棄,不動不搖,之所以看不到風景,是因為我們的心遠離了這片風景。倘從積極的心態出發,只要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人生處處都是風景。那麼,風景既在山頂,也在路上,更在心中。於是,我們在蘇姓文化的風景中有了蘇武、蘇軾……的沿途景緻,沁人心扉,凡我在處,即是中國。
人生處處是風景,人生處處有風景。蘇姓一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視覺與感悟。蘇門後輩新秀,蘇炳添不就是時代青年的楷模嗎?厚道、勤奮、吃苦、磨礪、低調、沉著、悟性高,反映快,身心協調效能好。狗熊短跑最快,但是掌形;獵豹長跑最快,但是爪形;麋鹿馬拉松最快,但是蹄形。問君蘇炳添是什麼形?蘇炳添心中明瞭。啊!原來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天眼與喜樂,在熱愛生活人的眼中,生活無處不是美好。
生命就是這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它的綻放與凋零,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幸福也好,不快樂也罷,日子都在繼續,只是我們要在蘇軾所言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中,去順其自然地接受,坦然地面對,那些聚與散、退與去,既然揮之不去,不如順其自然,心無罣礙,知罪感恩,去分享這一路的人生景緻。
配圖: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陳仲文館長(右)來訪時合照
回覆列表
古代誰的詞最有名,都有哪些經典之作?我認為這種說法有點兒欠妥。因為詞始於南宋,盛行極至。其中湧現了眾多有名的詞作家,和精典的詞作品及代表作。下面簡略舉證:比如蘇東坡的《赤壁懷古》《水調歌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岳飛的《滿江紅》,李清照的《一剪梅》,《如夢令》,秦觀的《纖雲弄巧》,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鈴》,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還有唐朝李白的《將進酒》,等等。名人名詞聚多,數不勝數。以上這些詞人及作品,都是千古留名,為後人敬仰與傳誦,很難說誰的最有名,因為他們的詞各有千秋,反映的背景內容各有不同,但都是精品,膾炙人口,歷久而彌新。
假如真要從古至今,比誰的詞最有名,論比高低。我認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那麼當屬一代偉人毛主席的詞,尤其是他的《沁園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亞子贊為千古絕唱。《沁園春雪》是真正的神來之筆,毛主席用激揚的文字指點江山,捨我其誰的精神來主沉浮,把對中國革命的高尚情懷,結合文采飛揚的靈感,噴薄而發,欲與天公試比高,大氣磅礴。令人震撼。如果問詩詞的巔峰在哪裡?把李白的《將進酒》比作崑崙,把蘇軾的《水調歌頭》比作太行,那麼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就是當之無愧的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