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城YOU教育小貼士
-
2 # 師者新說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上事半功倍,如果在低年級養成了壞的學習習慣,以後再改過來就較難了。
那麼,從哪些方面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第一,要培養孩子認真、專心的習慣。很多孩子做題慢的原因就是不專心,做題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玩具,有的孩子是愛發愣,寫一個字在那裡愣半天神。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如果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在一旁看電視、打麻將或者大聲談話,孩子能安心寫作業嗎?所以,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應該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最好的是也拿出一本書看書,給孩子做出榜樣。其次,就是觀察孩子是不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玩具,這種情況是要堅決制止的,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做完作業可以隨便玩玩具。最後,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孩子還是做作業很慢,坐在那裡發愣或者寫幾個字站起來跑一下。這時就要採取些措施了。家長可以採取那些措施呢?可以把作業分成小段,給孩子指定這一段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做完,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適當表揚一下,讓孩子放鬆幾分鐘,再進入下一段的學習中。這個每一段時間的長短要根據孩子的情況而定,看他能堅持幾分鐘,這樣訓練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每一段的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了。
第二,要培養孩子工整書寫的習慣。工整書寫非常重要,從低年級養成這個習慣,對於以後的學習和人生都很有好處,總有人認為,長大了,字自然就寫好了,這是不對的。如果低年級書寫習慣不好,高年級再改過來就很難了。這裡的工整書寫,並不是要達到書法家的要求。寫字的基本要求是橫平豎直,然後是大小適當,最後能做到排版整齊就已經很好了。孩子總是認為,把字寫好就寫的很慢,一寫的快字就差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先堅持把字寫好,時間長了,就會寫的又快又好的。
第三,要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孩子遇到不會的題,要先思考,而不是先問。如果思考之後還是不會,可以問老師或者家長。家長給孩子講的時候,也不要只告訴答案,而是要把思路告訴孩子,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另外,如果透過查課本或者工具書能解決的問題,鼓勵孩子自己去透過這些方法解決,家長不要包辦。
-
3 # 數學思維課堂
低年級就是習慣。一般老師都不會佈置太多作業,做完作業才能出去玩。書寫要認真,不認真就撕掉。每天都閱讀書籍。
-
4 # 說實在的4
習慣也好,不習慣也罷。熱愛,是自己最好的老師。那麼,1.2..3年級小孩子如何讓他熱愛知識又能改變不習慣做題?一是從興趣入手,興趣來自哪裡?那就看你的教學或指導幽默程度。二是要想讓他熱愛寫作業,記住兩個字就可以了,那就是——誇獎!因為我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無一例外,有誰不愛聽得到誇獎?又有誰聽到誇獎後不去接受呢?(誇獎這東西對於小孩和大人是一樣的感受)只有做到講課不呆板,誇獎不中斷不良習慣就會改掉!
回覆列表
首先,我回答一下,如何讓孩子學習不吃力。對於這一點,家長不需要找各種深奧的教育方法,其實,兩千多年前偉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經給出答案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利用晚上閒暇時間,輔導孩子對第二天將要學習的新課程進行預習,這樣在老師講新課程時,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老師的講課內容,孩子就會感到很自信,會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很有成就感,就會越願意去學習。所以我們只要真正的利用孔聖人的這句話去認真的執行,就會有效果。
下面再來回答另一個問題,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做題習慣。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句話“會做的一定要全做對,不會的找出沒有掌握的原因點”。這句話看起來容易,但是實際做起來家長們要下點功夫。輔導方式,透過下面幾點,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下?
1、 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因為低年級的孩子自律性還不穩定,任何外間干擾容易使孩子分心。
2、 家長制定一個學習光榮榜,以一個星期為週期。如果孩子把自己會做的題目全作對了,就在光榮榜上貼上一個小紅花,如果會做得題目做錯了就貼上一顆五角星。週末光榮榜上全是小紅花,就獎勵孩子一個小禮品(例如買一本孩子喜歡的玩具、書籍或者獎勵孩子去他想去的地方遊玩)。
3、 對於很難的題目,要鼓勵孩子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然後進行溝通交流,逐步的引導孩子得出正確答案,孩子才能對不會的題目徹底的理解和領悟,也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解答出正確答案的成就感。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能夠自己悟出解決辦法來,獎勵孩子可以把一個小五星換成小紅花。
低年級的孩子都是有榮譽感的,很期望光榮榜上全是小紅花。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上進心,而且也能夠鍛鍊孩子對簡單題目的嚴謹性和對困難的獨立思考能力。最後,希望我們祖國的花朵茁壯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