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長的栗鼠
-
2 # 清音驛站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兩位女作家的作品對我影響至深。現在推薦給你,和你分享。
亦舒,梁鳳儀。這兩位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反覆咀嚼。作為女性,精神上的自尊自立自強非常重要。這兩位的作品,文筆細膩,情節或跌宕起伏,或只是娓娓道來,但每每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總是要一口氣看完才罷休。值得一提的是,看完後往往仍然會沉迷其中。久而久之書中的觀點,滲透了我的三觀中。
希望你可以看看,祝週末快樂
-
3 # 擁抱一夏天風
1.《月亮與六便士》(傅惟慈譯版)
毛姆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如果可以我想推他的所有書,挑一本最喜歡的就是《月亮與六便士(初戀情結。
如果喜歡文壇八卦,那麼他的讀書隨筆也值得一看(推薦三聯版
毛姆引人注目的特點是他的犀利(或者說刻薄),要多讀幾次才能發現他其實是個傲嬌,口嫌體正直地愛著這個世界。
他的作品不適合太幸福的時候看,比如《月亮與六便士》就很適合失戀後睡不著的時候。
2.《權利與特權——社會分層的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這是我2018年讀過最有收穫的一本書,在此之前我對社會學毫無瞭解,對於階級的認知也僅僅停留在高中和大學的政治課上,這本書算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讓我修正了很多之前比較片面的觀點,看待新聞事件也不再那麼偏激了。
3.《戰爭中沒有女性》,新版譯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關於蘇聯衛國戰爭中女性的紀實文學,作者也是一位女性。
女性觀察戰爭的角度和男性不太一樣,我個人覺得無論男女都適合讀讀看,我小學讀書筆記就預言了作者阿列克茜葉維契必獲諾獎(挺胸
蘇聯金曲除了歌頌祖國也特別擅長歌頌姑娘,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4.《冰與火之歌的盛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一本教你怎麼做出權力的遊戲裡中世紀“美食”的菜譜。
-
4 # 是瘋還是風
推薦朗讀者 很棒的電影,演員自不必多言.電影看完的時候就覺得看書會有更多的內容和感受出來,果斷買來,一口氣讀完。內心如同今日的天氣沉悶的透不過氣來。 總覺得有很多話說,卻又無從說起。但是和眾多讀者的感受一樣,無論是電影還是原著都令人感受到一種發自靈魂的震撼和一種內心深處的迷惘。很多人,甚至包括作者本人都不知道女主是什麼特殊的角色,她的確是一個平常的人,但又那麼的高傲。我不知道怎麼評判這個人。我想了很久都無法找出任何一句話一個詞語來形容她。 但我能感受到因為二戰她一定經歷了太多了苦,所以她堅韌,堅韌的超乎常人。她冷靜,冷靜的冷漠。她堅定,果斷,有屬於自己的信仰。也許正如她說的,如果沒有任何人可以理解,那麼任何人也沒有權利要求她說清楚。 我想我明白這句話…… 所謂一千個觀眾有一個哈姆雷特,很多人認為漢娜在法庭上的妥協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隱藏唯一的缺陷。而我則不贊同,我認為除此以外漢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一直以來都在保護著麥克,如果承認自己是文盲,一定要有證人,那麼唯一的證人也就是麥克了。漢娜一定不想再把麥克捲入另一種生活中去,她早就在內心贖罪了。這個可以在漢娜死後留下的一張舊報紙中證明,這一點電影並沒有表現出來,漢娜走後並沒有表現的像她一直呈現的那樣,她說:“讓我不愉快,你還不夠格。可是離開以後漢娜目不識丁,想要看到這張照片並且搞到它,一定曾經大費周折。 其次這個故事讓我體會的是關於沉默。故事的悲劇,其實正是因為男主角麥克的三次沉默:第一次,麥克看到游泳池邊的漢娜,他選擇了沉默,他內心也明白,這一次不承認其實意味著背叛。第二次,麥克知道了漢娜是文盲,卻沒有告知法庭這一事實,而選擇了沉默;這意味著逃避。第三次,漢娜在監獄裡學會了讀寫,並給麥克寫來了字型蹩腳但飽含希望的書信,但麥克卻選擇了沉默,沒有給出漢娜最需要的迴應,這意味著拒絕。馬丁•路德金說過:“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為了保住漢娜的尊嚴,實則是一種逃避現實,當一個人無法直麵人生的慘淡和心中的真實感情時,悲劇也就自然產生了。有的時候成人的世界,不在於說出來的,而恰恰在於沉默背後所展現的意義。 好在我認為麥克最後在幾十年後的漢娜的屍身旁終於找到了幾乎糾纏了他終身的疑問:“我一邊在想,一般在老年夫妻之間才會發生。對於女方來說,跟前的老頭子永遠是英俊少年;對於男方來說,老妻也永葆少女的嬌美嫵媚”這一切,我為什麼在一個禮拜前居然沒有看出來呢……至於為什麼直到此才發現,那麼那三次沉默依然很好的詮釋了這一切。
注:人可以活的平庸,但至少要高貴的活著……
回覆列表
不知道您是想看哪方面的書籍?如果是感情方面的,個人覺得渡邊淳一的小說還是蠻好看的。不過渡邊淳一的作品關於兩性方面的描寫會比較露骨一點。但是關於愛啊,性啊,寫得還是蠻深刻的。比如《失樂園》《紫陽花日記》《男人這東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