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鮮少老師
-
2 # 淶淶媽媽
拔罐只能作為今後的預防和調理作用。如果溼痰伴有咳嗽,還是及時就醫,謹遵醫囑,以免病情加重,例如肺炎、支氣管炎等等。得不償失。
-
3 # 韓醫生健康說
痰溼體質一般由先天遺傳或者飲食習慣失衡造成,如攝入肥肉、蛋類、糕點、糖水飲料等脂肪和含糖量比較高的東西、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原因造成。
痰溼體質的人看起來體型肥胖、腹部肥大鬆軟、面色黃胖、油脂較多、容易睏乏,多汗且痰黏黃、舌體胖大、舌苔白膩。
調理原則建議以健脾利溼、化痰降濁為主。
痰溼體質採用拔火罐、艾灸進行治療都是很好的方式,具體操作方法是:一次將火罐吸拔於背部,直至背部拔滿為止,留罐15分鐘左右,在以走罐法分別沿著背部的膀胱經和下肢的膀胱經拔罐,重點在脾俞和三焦俞處走罐(建議找專業醫生治療)。
在飲食方面以清淡為主,適當吃點姜,少吃油膩、油炸和含糖量高(巧克力、蛋糕、年糕、飲料糖水等)的食品,少吃酸味食物如梅子、山楂。
採用食療+運動的方式化痰。喝薏米冬瓜仁茶——薏米、冬瓜仁各30可,冰糖適量,薏洗淨,涼水浸泡8小時,米冬瓜仁洗淨,瀝乾備用,把水燒開,將薏米冬瓜仁放入,待薏米煮爛後,加入適量冰糖稍煮片刻,過濾飲用即可。運動方面建議透過慢跑的方式出汗來排痰溼。
若痰溼患者常常感覺胸悶,咳嗽痰多,關節疼痛,可以考慮一些化痰的藥物,如山藥、陳皮、薏米、茯苓、白朮、雞內金、半夏、冬瓜皮等,除此之外,一些中成藥如資生丸、陳夏六君丸都可以(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4 # 使用者83896654753
對於體內溼氣很重,痰成泡沬狀,原則上講是除去體內溼氣,用茯苓,白朮,米仁等燥溼健脾,用車前子利尿,使溼氣透過尿道排出去。
-
5 # 弘揚中醫為了百姓健康
痰溼可以拔火罐嗎?如何治療?
答曰:
津停為飲,飲聚成痰,飲痰互結淤阻體內為溼。所以“百病皆有痰作祟”!痰溼皆為陰邪,易傷人體的陽炁,陽炁所傷,諸病瘋起。所以“病痰溼飲者,當以溫藥療之”。
前後四十餘年的抗生素的使用,在起到了正常的治病保健康的同時,也出現瞭如今許多的虛寒痰溼飲體質的群體,由此而中醫的“扶陽派”得到了許多中醫學者的重視!在針灸,火療,蠟療,拔罐,溫熱化溼去痰化淤藥物等等方面的使用上,都有了明顯的發展,促進了中醫理論在臨床工作中的指導作用。
拔火罐屬於其中的一種治療方法,有拔罐,走罐,閃火罐等等多種方法,大都是透過罐內的溫熱負壓之氣吸住肌體面板,透過負壓把體內的氣門開啟,使寒冷溼水氣之邪有出路,從而達到疏通經絡氣血,去寒止痛等等的作用。
臨床還可以配合其它的方法一起應用,效果更好,具體的治療可以到當地的醫院或者中醫診所都可以的。
-
6 # 老胡醫師
謝謝相邀!痰溼停留在肺可表現為咳嗽、痰多,痰溼停留在脾可表現為不思飲食、腹脹、腹瀉等,痰溼停留在腎可表現為腰痠腰痛等,痰溼停留在全身可表現為肥胖、全身困重、乏力等!不管中醫還是西醫,每個醫生根據他的知識水平、經驗的不同對疾病的認知、治療都會有不同,不過還有一類是經過短期培訓的“醫生”,就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養生師,痰溼主要是由先天不足、飲食生活習慣導致的肺、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拔火罐是可以的,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主要目的是要調理內臟功能!
生活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不吃油膩、甜食飲料,少吃寒涼屬性的水果(梨、火龍果、獼猴桃、栆等)、根據年齡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減少使用空調,注意保暖(不要為了顯露完美身材冬天還穿絲襪),平時在家可用艾灸神闕、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及中醫中藥的調理!
-
7 # 李神奇123
小孩子都知道:在天上是風熱溼燥寒,在地上是木火土金水,在人體是肝心脾肺腎。做人要懂一點中醫,莫說是開方子嘛,自己按摩也好啊
-
8 # 點穴推拿
痰溼需要化痰祛溼,可以拔罐,在祛溼的穴位上拔罐效果最好。化溼祛痰的常用穴位有豐隆、陰陵泉、承山、足三里
豐隆穴主要是化痰祛溼,和胃降逆
穴位在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也就是兩橫指,在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可以健脾祛溼,通經活絡穴位在小腿內側膝蓋下方,用拇指沿小腿內側由下往上推,在脛骨向內彎曲處可觸及一凹陷處就是陰陵泉穴按壓有酸脹感。
承山穴舒筋解痙祛溼氣,在小腿後面,下肢伸直或足跟上提,其腓腸肌部出現人字紋,其下可觸及一凹陷處就是承山穴。
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也是一個減肥的穴位,在犢鼻下3寸。
痰溼體質的人適宜吃的食物:冬瓜、荷葉、山楂、赤小豆、山藥、大棗、紅豆、薏米、羊肉。
痰溼體質的人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會加重體內溼氣,一定不要吃宵夜!!切記切記切記!
回覆列表
拔火罐有一定的祛溼作用,但效果不是太好,而且溼氣也非常頑固,很難去除,可以考慮用中藥調理,中藥有很多方劑可以祛溼化痰,但是要由中醫辯證調理,不能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