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n同學

    《歌聲》作於1921年11月,是朱自清最早時期的散文。雖然是五百多字的小品,但他抒情散文的特點已顯示在這裡。

    當時,朱自清在上海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教書。不久,中國公學鬧起風潮,他被學校保守派攆走了。但僅僅幾個月的上海生活,對他來說,很有意義。他在中國公學結識到一直敬愛的葉聖陶,兩人意氣相投,以後來往非常密切。中國公學還有一位詩人、朱自清的好友劉延陵。他們三人一起商量,並和在北京的俞平伯聯絡,籌備創辦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新詩雜誌《詩》月刊(1922年1月創刊)。那時,朱自清是剛剛走上社會的二十三歲青年。他一方面確實感覺到反動派對他們的精神上的重壓,一方面又因為遇到新文學運動上的知己朋友,心裡洋溢著青春的熱情。

    《歌聲》描寫的印象風光就是他嚮往的一個理想鄉。到“中西音樂歌舞大會”去聽“三曲清歌”的朱自清,暫時忘掉學校風潮等煩瑣世事,心滿意足地沈湎於幻想世界。他從“歌聲”聯想起“一個暮春的早晨”。同時,音樂變成雨點灑落到詩人的臉上,“引起潤澤,輕鬆的感覺”。接著,他的手感覺到“新鮮的微風”,他的腳感覺到“滑膩可愛的甬道”。這一段文章都是訴諸觸覺的。下一段描述,給人的視覺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人在“花園”看到五彩繽紛的“群花”。朱自清對顏色的感受能力極其豐富,與眾不同。“恬靜的紅”“冷落的紫”“苦笑的白與綠”是什麼樣的顏色?讀者不發揮詩的想象力,是不能瞭解這句話的含義的。最後是依靠嗅覺的一段描述。詩人聞到“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潮溼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還有“清新的蒸氣”。從聽覺開始,依次喚起觸覺、視覺、嗅覺,最後回到聽覺,《歌聲》的結構可以說是非常巧妙的。

    另外,還有三個技巧上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卓越的比喻。把“新鮮的微風”比作“愛人的鼻息”,“把“白礬石的甬道”喻為“正如塗了一層薄薄的乳油”,這是直喻。上面已提到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苦笑的白與綠”,可以說是一種隱喻。這些喻言有力地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了良好的藝術效果。第二個特點是擬人法,“花園”裡的“群花”做著“清夢”,她們像是“愁著芳春的銷歇”“感著芳春的睏倦”似的。這幾句話使人感到她們“甜軟的光澤”中的生命,並且給我們留下了非常親切的印象。第三個特點是精巧的措詞。意思差不多一樣的“像~一樣”“正如~”“~般”“~似的”等詞語,他故意分別使用。“霏霏的”“薄薄的”“濛濛的”“涓涓的”等疊詞,故意多用。陳述句裡,有時穿插著一些推測句和疑問句。這些修辭上的工夫,把這個小品接近於一篇詩。讀起來,有節奏感,又和諧,又流暢。

    對朱自清早期散文,葉聖陶曾經給以嚴厲的批評,說:“都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見得不怎麼自然”(《朱佩弦先生》)。但這可能是因為關係親密而敢說的苛刻話。《歌聲》給人的印象是“樸素”“淡雅”,絕不是“浮華”“造作”。它是一篇富有朝氣的青年詩人流露出自己心象世界的好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巴斯對胡明軒惡意犯規,蘇群直接怒斥阿巴斯:“是我們聯賽養育了你”,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