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才十一個月。

15
回覆列表
  • 1 # 理樂育才

    我女兒3歲剛上幼兒園一個月的時候,有個家長因小孩哭鬧,留在了班上,同時也在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在家長群上發了一些日常視訊,其中有一個是我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

    這個視訊中,有兩個小男孩在“打架”,其中一個淘氣點的打完後,又用手打了一下我女兒的手,令我非常意外的是,我女兒立刻還手,伴隨著有點生氣,而且是“連續普通拳”的那種。我看到此時的情景,第一感覺是很欣慰,感覺女兒脫離父母的陪伴下,開始能自己照顧自己了。我有教過她不能打架,但我從來沒有教過她被打的時候應該要還手。後來她回家的時候我問她,是不是上課的時候有人打他,想當然的她也承認了,也跟我說是小男孩先動手的。接著我直接跟她說,別人打你的時候你還手是對的,並且在後面的日子,我也會經常拿這個例子跟她表明,爸媽是非常支援她還手的,還會不斷地鼓勵她應該這樣子做。但我也會跟她表明,如果別人打她的時候,她第一時間應該跟老師反映,老師一定會為她主持公道的,同時她也可以還手,這是爸爸媽媽是支援的。

  • 2 # ST泡泡

    孩子們之間打鬧或者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不管是對於孩子、父母還是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很常見的情況,所以我們作為家長來說,在碰上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過於主觀的去處理此類事情。分享一下我處理此類事情的方式。

    1、讓自己(家長)冷靜下來

    很多家長碰到孩子被欺負的事情,瞬間就“暴怒”了,要麼就參與到孩子的“戰爭”中去,要麼就迅速教唆孩子以暴制暴。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方式不可取。作為家長和長輩,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先看明白這個事情的緣由,切勿瞬間做出不冷靜的行為。因為,第一,很可能我們並沒有看懂發生了什麼。第二,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冷靜、冷靜、冷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對孩子進行安撫

    孩子在被欺負後,哭哭啼啼的跑向你。我們會想一下這個場景,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這個行為背後的第一心理訴求是什麼?第一心理訴求是想讓爸爸/媽媽抱抱,聽兩句溫暖的話。這個時候孩子要的不是聽家長訓話,更不是家長帶著去“報仇”。做過服務行業的人都知道,當一個客戶氣沖沖的找你理論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處理步驟是“解決心理問題”,然後再處理客戶要投訴的問題。因為客戶在氣憤的時候根本就沒辦法把內心訴求說明白。這個策略同樣適合孩子。先讓孩子安靜下來,安全感得到滿足,然後再說其他的問題。

    3、幫助、引導孩子說清楚過程

    雖然孩子心情已經平復,但孩子內心還是充滿委屈。“心理療傷”最佳的辦法是傾訴,但是如果孩子小,語言表述能力沒有那麼強,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學會引導了。

    比如,有的家長會問“剛才壯壯怎麼欺負你了?”這樣的問題孩子就不太容易回答。可以換一種方式:家:“你剛才為什麼哭了?”孩:“因為壯壯打我了。”家:“壯壯打你哪了?”孩:“他打我頭了。”家:“寶貝兒,現在頭還疼嗎?你平時和壯壯是最好的朋友,怎麼壯壯突然打你頭了呢?”孩:“………………”

    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案例,家長可以採用倒退的方式引導孩子還原當時的場景和問題,並且把問題問的更具體一些,因為太“大”或者太“長”的問題不利於孩子回顧和表述。

    4、鼓勵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問題搞清楚了,我們就該處理問題了。可能會有這幾種情況:

    (1)自己孩子主動“挑釁”但“技不如人”。跟孩子講清楚挑事是完全不正確的相處之道。跟孩子說明如果因為主動惹事被欺負,家長處理安慰你,別的地方無法幫助到你,而且主動挑事被收拾根本也不算是被欺負。跟孩子講清楚再出現主動挑事的行為,家裡的“處分”策略。

    (2)對方孩子喜歡“尋釁滋事”。明確告訴孩子,對方挑起戰爭一定要給予一定的還擊,並且幫助孩子建立起還擊的勇氣。當然,適當教孩子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招式還是有必要的。

    (3)被“以大欺小”“以強欺弱”。這種情況務必別教育孩子“打回去”,因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讓孩子“更受傷”的。建議,引導孩子碰上這樣的情況首先脫離“危險”,然後迅速找到可以制約那個“壞孩子”的人或組織,並且用最清晰和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說清楚問題來尋求幫助。孩子告狀也是需要有技巧的。

    5、事後總結

    “紛亂”的一天總算過去了,在晚上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再回顧一下發生的“不愉快”,作為家長還是要再幫孩子總結總結,同時也要表達對孩子的愛。

    注意:1、家長一定要冷靜處理;2、因為孩子還小,內心很脆弱,所以保證孩子內心不受傷,然後再解決其他問題;3、事後總結必不可少。

  • 3 # 果寶飛俠

    說這個觀點之前,先講一個真實的事情:發生在我孩子的幼兒園,去年孩子班裡來了一個男孩子,這孩子長得虎頭虎腦,看著很可愛。但就是喜歡打別的孩子,要麼用衣服架子打,要麼脫了自己的鞋子打。班裡的孩子有很多都被他打過,老師一開始跟他的家長溝通,他爸媽,爺爺奶奶都是一句話“我們孩子還小呢。”一副滿不在乎地樣子,更可氣地是,有一次這孩子又撓了好幾個小朋友的臉,老師跟他爺爺說的時候,他爺爺竟然笑嘻嘻地說“我的孫子是霸王,誰也不怕。”聽的我心發冷,這家長也太奇葩了。因此晚上我們群裡好幾位家長就想跟他父母溝通一下,畢竟孩子是小,可家長都是成年人。該管一定得管吧,你的孩子是寶貝,別人的孩子也很金貴。結果呢?他的爸爸更過分,竟然說“我兒子要是把誰打傷了,我領著東西去醫院看去。”這話一出,我所有的耐心都沒有了。是,你的孩子是比我們小几個月,可入了幼兒園就得守規矩,不想守規矩行呀,別讓跟別人家的孩子待在一起。你條件那麼好,請私教唄!後來我們就跟老師說“他這孩子再這樣,要麼他轉班,要麼我們轉班。”結果,第二天,他爸爸來幼兒園跟被打的孩子家長道歉,而他的孩子還是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孤立,因為誰也不想跟他玩。如今,他收斂了許多。

    後來見了男孩子的奶奶幾次,他奶奶每次都是臉上帶著傷,全是孫子撓破的。爺爺奶奶剛想管,他媽媽就是不讓,每次都縱容。我這才明白了:根本不是孩子的錯,完全是父母的錯,將一個孩子嬌慣的沒有孩子的樣子,該天真地指望所有的孩子都遷就他,這多可笑。

    我就跟我的孩子說了,在幼兒園要是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就算打不過,也得打回去。別以為孩子小就什麼都可以原諒,因為也許他的父母就是個惡魔。若是實在打不過,就告訴老師。老師要是公平對待,當然沒問題,若是不能,還有父母。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最不濟,也得讓孩子有骨氣,別跟打他的那個孩子玩。不管怎麼做,總得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孩子的世界也有遊戲規則。若是一味的退讓,縱容,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變本加厲。

    所以,雖然不提倡以暴制暴,但打回去其實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

  • 4 # 快樂成長聯盟

    嬰幼兒的拍打是一種交流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攻擊行為。

    他們相互之間“打”或“推”的行為,大多是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下手不分輕重所致。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想善意地打個招呼或抱抱,並不是存心要欺負人。

    那我們該怎麼分辨對方的拍打是善意還是惡意呢?

    留意對方的面部表情是關鍵!如果對方笑得特別開心,跑過來推了孩子一把,那他很可能只是想來打個招呼。如果表情不太友善,八成兒就是欺負人了。

    如果孩子確實已經被打、被欺負了,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家長千萬不要將氣憤甚至“恨鐵不成鋼”等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也不要不分青紅皁白地就鼓勵孩子以暴制暴,或者嘲諷孩子。要知道,此時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慰與共情,家長要理解孩子此刻難過的情緒。

    我們可以這麼做:

    1 孩子跑到家長身邊尋求安慰,家長要及時給予關愛,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支援。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才會有底氣和勇氣面對欺負他的孩子;

    2 告訴孩子那些欺負他的人做錯了,教他如何避免這類行為,例如通過嚴肅的言辭反抗別人,比如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不許打人”等,也可以推開對方作為自我防衛;

    3 必要時,建議孩子遠離總欺負他的人,轉而和友好的人交往;

    4 如果孩子因為被欺負,對與人交往產生了抗拒,家長仍要繼續鼓勵他積極與人交往,否則過度保護會使孩子在封閉的環境下長大,對外界缺乏認知,將來可能會更難面對挫折和困境。

    一般情況下,寶寶與其他小朋友有衝突時,在確認寶寶處境安全的前提下,原則上還是建議大人不予干預,只是進行情緒安撫、共情,這樣寶寶會更快的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真的遇到很激烈地打鬥,家長要及時把雙方分開,避免寶寶受傷之後,讓他們各自冷靜,一般寶寶們會很快和好。

  • 5 # 豫章爸爸

    絕大多數孩子孩子之間是沒有惡意的,如果幼兒被打,家長不要太過激動,對孩子應該循循善誘,不能給孩子留下陰影。千萬不要打回去,這樣只會讓孩子效仿變得和家長一樣的暴力,也不要當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不吭聲,這樣會給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但家長還是要把這件事給重視起來,這樣孩子才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聽到或看到小孩被打,很多家長都會瞬間情緒激動,甚至大打出手。其實作為家長應該冷靜的問為什麼要打自家的孩子,然後再進行教育其他小孩。

    假如小孩被欺負,應該多多安慰小孩。因為孩子的心理都比較脆弱,不懂得自我安慰,需要家長的安撫;

    假如小孩真的受到其他人欺負,除了心理安慰之外,更要陪同孩子加強身體鍛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讓小孩在同齡人面前不會顯得弱小。

  • 6 # 蛋糕207955046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首先了解對方是用什麼打的?是徒手還是拿了其他東西。孩子沒輕沒重如果用了東西打,比如石子、木棍等,要先檢查一下孩子的受傷部位,看是否需要就醫。如果有腫塊淤血,一定要先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並開具診斷報告。嚴重的情況可以考慮對對方提出民事賠償的要求或啟動訴訟程式。

    與此同時,和孩子平和地交流了解衝突的起因和經過。看看對方的孩子是玩瘋了的無心之過,還是一貫欺負人的霸凌之舉。若是前者,就順著孩子說幾句,讓他了解這樣做的危險性,藉機教給孩子如何控制好自己和小夥伴們玩兒的度,避免傷害事故,事後要向幼兒園或學校老師提出加強普及型教育及安全措施的要求。

    如果真的是霸凌,需要教孩子如何遠離危險,對孩子進行安慰,保持孩子的身心健康,然後與校方核實後和對方家長進行正式地約談,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我兒子小學時和另外兩個同學一起包車上下學,其中另一個男孩仗著發育早長得壯經常欺負他和另一個女孩,還威脅他們不讓告訴家長和老師。

    孩子一開始不敢說,有一次臉上被抓破了我才問出來,直接就去找了司機,問他為什麼不管?司機說那個孩子確實經常動手,他一邊要開車,顧不上,同時也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有孩子不坐車了影響收入,所以一般只是吼一句,不讓出大事就行了。

    我立即決定不再和這個孩子拼車,一邊去找其他的拼車同伴,一邊拿著司機陳述的錄音到學校找了自己孩子和那個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老師很重視,出面約談了對方家長。

    好在這對家長還算講道理,一個勁兒道歉,又帶著孩子買了水果來慰問,讓孩子當面道了歉,我們也就順水推舟讓兩個孩子和好沒再深究。但是為了防止孩子再受欺負,不久之後我還是給他換個一個車,這以後孩子和兩個新車友一直快樂地度過了六年小學時光。

  • 7 # 霓媽剁手不敗家

    初為人父人母,難免會遇到本人的兒子女兒會被其他小朋友打了,當我們碰到這種狀況,我們作為家長該怎樣辦呢?在這裡有這麼幾點心得與各位家長交流,請各位給予指正:

    一、我們先要讓本人的孩子靜下心來,那我們要怎樣做才幹讓孩子的心能靜下來呢?首先是給孩子點時間讓他獨處,其次,等孩子心境緩和,找點孩子十分感興味的話題與他聊聊,完整讓孩子的心靜下來;

    二、平和地問孩子今天發作了什麼? 為什麼會發作這種事情,讓孩子縱情講,儘可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理解分明;

    三、在弄清事情的原委後,有針對性的與孩子交談,讓孩子明白以後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處置;

    四、個人以為,我們能夠應用孩子被打的這一契機,通知孩子:(一)我們要不想被他人欺負,就只要強大自我,在身體素質層面和學問層面來強大自我,讓他人不敢欺負;(二)學會避讓,當遇到比本人強大很多倍的,而本人一時半會超越不了的時,我們該怎樣辦,我們要學會避開其矛頭,學會維護好本人。

  • 8 # 伴兒媽媽

    孩子才十一個月,連一歲都沒有,他可能對打人和被打都沒有概念吧。

    鑑於題目中孩子還比較小,有些孩子十一個月應該還不會利索地獨立走路,說話也只能咿咿呀呀一些簡單詞彙,我覺得家長最好加入干預一下。

    有些孩子會哇哇哭,建議家長將孩子抱離被打地方,溫柔抱抱溫柔安慰,讓孩子感覺溫暖、有所依靠,適時利用周圍事物轉移孩子注意力。

    其次,在孩子被打後和他溝通一下,就算孩子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問問他疼不疼,表達一下心疼,孩子會感覺好很多,轉眼就忘了這事。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正向樂觀地向孩子解釋他為什麼被打,比如“剛才小哥哥是想跟你一起玩。”“剛才別人是不小心碰到了寶寶。”“剛才小哥哥不小心。”“剛才小哥哥打了寶寶,打人不對,我們原諒他好不好?”......既要讓他知道打人不對,也要讓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相信善良。

    如果一味讓孩子去以暴制暴,以後他會很容易變成那個“打人”的人。

  • 9 # 漫漫姐

    3點建議供你參考:

    1、孩子一旦步入群體,他們最大的願望是成為團體裡合格的一員。

    一旦孩子進入學習,許多家長會抱怨,為啥我的孩子會“表裡不一”呢?有的孩子在家乖巧,可是在校就霸道;有的孩子在家是個小大人,可在學校就會變的安靜。這些都是因為孩子們在嘗試學著融入群體的表現,在家裡學習的技能不能運用到群體中,一旦失控,就會引起矛盾。

    2、比起父母的愛,與同伴和諧相處才是孩子所追求的。

    許多家長會想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到孩子幫助,恨不得大事小事全攬了。這種不想讓孩子收到傷害的心理,自然回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但其實,對於一些小矛盾,孩子們之間會有自己的解決方式。即使出現霸凌現象,成年人也要把握好“度”。

    3、未成年人之間的“多數裁定原則”

    多數裁定原則:當某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的行為不一致時,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孩子需要融入集體,但並不代表不能獨立思考,與人相處,獲取認同感,產生分歧,握手言和這些都是孩子形成人格的一個重要過程。

    所以做父母的,應該多觀察,把握好“度”,給予鼓勵和支援,幫助孩子融入集體,而不是單純現在自己的立場去發洩情緒。

  • 10 # 浮雲塵囂

    你教導他打回去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能教壞孩子。

    幼兒園老師的話當然是批評打孩子的小朋友讓他跟孩子道歉,然後孩子原諒他,讓他們和好。 那我們自己就跟孩子說,那你被人打就是挑食不好好吃飯的結果,你要是人高馬大那別人敢欺負你?這樣讓孩子擺脫被欺負後的鬱悶,引導孩子自強的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進化為什麼沒把對鹽的需求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