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熟精神病院楊主任

    曹操手裡的刀就是。漢獻帝作為一個傀儡皇帝有什麼資格和曹操談法理依據呢。魏王是曹操自己封的,漢獻帝就蓋個章而已,不存在逼迫。

  • 2 # 楊沐葦

    法理依據在實力面前就是一紙空文,早已有先例可循。

    據《資治通鑑》記載,漢惠帝劉盈駕崩之後,呂后稱制。漢高後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冬季,高太后呂雉在朝議時,提出準備冊封幾位呂氏外戚為諸侯王,徵詢右丞相王陵的意見。右丞相王陵以“白馬之盟”加以反對,但是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認為呂后此舉並無不可,並還提供了“當初高祖掌權,封劉氏為王沒錯。現在太后掌權,封呂氏為王也沒錯……”的理論依據,呂后大喜,當即大封呂氏,封呂產為呂王,呂通為燕王,呂祿為趙王,其他呂氏子弟也各有封賞。公元前180年七月,呂后因病去世。呂氏的諸侯王,害怕劉氏迫害,於是在同年九月,呂祿家中秘密討論造反之事,奪取劉漢政權。] 這次密謀的訊息傳到了劉氏宗室——齊王劉襄那裡,為了保衛劉氏的江山,他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氏集團徹底被消滅。

  • 3 # 知常容

    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後,調整戰略,先搞定西北的馬超,然後依蕭何故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實際上是人臣之頂峰了,再往上就沒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也就走到這一步就停止了,再往上走就是不臣了。

    此時幫助曹操迎接漢獻帝有大功的董昭提出了一個觀點:

    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今明公恥有慚德,樂保名節。然處大臣之勢,使人以大事疑己,誠不可不重慮也。——《資治通鑑·漢紀五十八》

    這句話的核心就是你的功勞已經超越了人臣,沒有一個臣子有像你立下這麼大的功績,言下之意就是臣子的封號顯然曹操不太合適,不能再當臣子了。不當臣子不是一定就當皇帝,還有公、王稱號。

    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於是曹操就讓手下大將和謀士商議這件事情怎麼辦?

    荀彧當時反對,曹操很不高興,但是荀彧並沒有阻止曹操的不臣之心。

    於是在公元213年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又加九錫。

    九錫之物是不可以給臣子用的,正常情況下皇帝要給臣子九錫,臣子要推辭以表忠心,因為九錫是最高賞賜和禮節,如果你將九錫都接受了,就意味著天子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賞你了,除了他坐的位置,顯然不臣之心天下人皆知。

    曹操封公的理由是他的功勞太大,超越所有臣子,不能再做臣子。

    曹操從丞相到魏公就意味著他與漢獻帝的關係從臣子與皇帝的關係變成諸侯與皇帝的關係。雖然諸侯也是皇帝的臣子,但諸侯和臣子的區別在於諸侯有自己的子民,而臣子是沒有的。

    那十郡之地的老百姓只認曹操不認漢獻帝。

    公元214年3月,將曹操列為諸侯王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這比公又上了一步。

    公元216年5月,曹操被封為魏王。

    公元217年4月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雖然不是皇帝,實際上以皇帝自居,並且設立太子。

    每過一年,曹操就升一級,這個速度很快,同時也反應曹操心中很急,想早一些篡位,手下人也不斷在拱。

    此時曹操進一步擴大自己封國的位置,不再只有十郡之地,將自己控制的好地盤都劃入自己的魏國之內,等於將漢獻帝架空。巴蜀之地,江東之地還屬於漢獻帝,可惜劉備和孫權怎麼可能真受漢獻帝控制呢。

    為什麼天下只知魏而不知漢就是這樣來的,因為這些魏國之地的老百姓只認曹操不認漢獻帝。

    孫權他即向漢獻帝稱臣,又向曹操稱臣,不過曹操當時看到這個舉動說了一句,這是孫權將他放在火上烤。曹操雖然已經在民心上架空漢獻帝,終究不敢真稱帝,當然他也明白孫權的用心。

    所以曹操讓漢獻帝封自己為王的依據很簡單,因為功勞太大,不能再當臣子,就這麼一個理由。這並無法理依據。

    這為後世權臣篡位提供了樣板,這也是曹操為什麼被儒家痛罵的真正原因,讀書人為什麼一定要醜化曹操的原因就是他開了這個很不好的先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怎麼老是說,我老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