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首席人力資源官
-
2 # 5G碎碎念
因為人有多面性。
怎麼說呢?人是一種複雜又神奇的生物,你永遠猜不出他小小的腦子裡都隱藏著些什麼。
為什麼你會覺得網上的心理測試很準呢?就是因為無論哪種結果,都是你內心的一部分人格的真實寫照。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但是人都是有多面性的。
-
3 # 想想想仔
我的理解分為三部分,一是確實挺準二是心理作用,比如心理測試把我們貼上了標籤,而我們會不自覺的去為這個標籤找符合自身的證據,而只要去找這樣的證據總會有的,三是這些測試抓的是人的共性,誰測誰符合。
關注首席職場賦能官(ID:chief-cho),幫助提升職場競爭力。
當生活遇到困惑的時候,當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當無聊想解悶兒的時候,有時我們會做做心理測試。
有時心理測試會給你一個答案,覺得它說得不對,哈哈一笑就過去了,覺得它說得真對,這答案就在心裡盤旋著好些天,對照著過往經歷中的體驗反覆思量,覺得還真是回事。
好比說,測試說你這個人理性、剋制,不容易衝動。你覺得是。你平時就是這樣的,萬事都要考慮周全。
好比說,測試說你這個人行事果斷,有魄力。你覺得是。很多時候,你能快狠準地做出正確的決定,常常是團隊裡那個拿主意的人。
好比說,測試說你喜歡的型別應該是那種踏實穩重,能給人安全感的。你覺得是。你想像中的結婚物件,就是這個樣子。
……
條條說到心坎上。於是你就更加確信了,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但是在有些時候,你又會覺得自己好像也並不是這樣。
某一天,上司說的話有些難聽,為了工作熬了一夜的你,滿心委屈,剋制不住心裡的憤怒,直直地回敬了一句。可說出口你便後悔了,開始責怪自己,為什麼這樣不理智。
某一天,你也糾結了起來。儘管並不是完美主義,但卻無法選擇要在哪座城市生根發展。你感到著急,為什麼越是重要的事,越是無法下定決心去開始。
某一天,你遇到了一個年輕人,非常Sunny,充滿朝氣,你對 TA 怦然心動,但是 TA 離穩重踏實八竿子打不著。你開始迷惑,自己喜歡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你又在很多這樣的時候,懷疑自己。
" 我明明是這樣的,難道我並不是麼?"
為什麼做了很多性格測試覺得很準,但很多時候還是看不懂自己?
其實光憑性格測試本來就無法完全瞭解自己,因為性格測試的作用根本就有限。
至於為什麼有限,這得從測試的設計特性談起。
一、題項描述是統一的、固定的,而非個性化的,針對性難以保證。
為了滿足快速批次測試的要求,但凡心理測試,不管是網站上的,還是紙質的,都必須先設計好固定的題目,和固定的選項。
這也就意味著,在做測試的時候,即使不明白題目的意思,或者哪個選項都不想選,都沒有機會把出題的人找來問問,請他換一種問法,或者告訴 TA 說 " 我這幾個都不想選,還有別的選項麼?"
這些都沒辦法,只能自己默默地做下去。
但問題是,測試結果是根據測試者選擇的選項而得出的。
不合適的選項,如何確保得出適合的答案呢?
當這種情況發生在你的身上,那麼最終結果不能說明你的情況,也就不奇怪了。
題項描述的不可更改性,這一點幾乎是所有測試的硬傷。就連專業的心理量表都無法倖免,更不要說毫無專業性的娛樂測試了。
二、市面上的心理測試通常只能測量心理的外顯部分,也就是自己已經知道的那部分,而對內隱的那一部分(用精神分析的話說叫做潛意識),無可奈何。
為什麼只能測查外顯的那部分?因為測試的問題通常是問 " 你覺得自己……(如何、怎麼樣)",因為是測試玩家自己意識得到的自己,所以每個人只能根據對自己有限的瞭解來回答。
著名的周哈里之窗 ( Johari Window ) 提出,自我可以分為四塊:
我知道,別人也知道的我自己,也叫開放我(open self);
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隱藏我(hidden self);
我不知道,別人知道的我自己,也叫盲目我(blind self);
我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未知我(unknow self)。
因為在回答測試的問題時,每個人只能根據 " 我覺得的自己 " 來回答,因此測試只能問出開放我和隱藏我,沒法問出盲目我和未知我。
聰明的你也許已經發現,這兒有個悖論:想要了解自己,但瞭解來了解去,不過是瞭解了自己已經知道的那部分,然後對這些已知的部分進行歸總、反思之後,得到新的領悟,而原本不知道的……測完了還是不知道。
也許各型別的潛意識投射測驗可以倖免,但潛意識投射測驗的解答非常依賴測試者本人的感覺,施測師必須跟測試者反覆核對感覺是否吻合,否則還是容易不準。施測師不在場的線上測試,就丟失了這個最重要的核對的過程,所以神準很難,真神準那也多半是純屬巧合。
三、心理測試只能測量可量化的部分,但問題是人心的幽深微妙之處恰恰最難被量化。
想要了解人,卻不能憑空就瞭解,所以,要憑藉一些方法去了解。
人瞭解世間萬物的方法,是透過物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