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答小王子kasal
-
2 # 李暘看球
蘇炳添輸在了最後20米的技戰術處理環節上。如果不下雨他真的可能奪冠。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首先蘇炳添不怯場,典型的大賽選手。倫敦世錦賽冠軍加特林、里約奧運會銅牌得主德格拉塞,是百米奪金第一梯隊陣容,蘇炳添從2015年就沒有怕過他們,這是非常非常強悍的心理狀態。
所以蘇炳添有了進入第一梯隊的完整實力。
日本選手桐生祥秀和蘇炳添實力相當,我覺得他比蘇炳添弱,特別是60米之後維持最高速的能力上。但是,桐生祥秀有著巨大的技術成長性,主要原因就是他年輕(1995年,蘇炳添1989年),還比蘇炳添高了3cm,175對172,哪怕高1cm步長優勢其實都會很明顯。
100米跑,技術環節的精密程度,和身體特點絲絲入扣,這個是一點水分都沒有的。
其次,蘇炳添這兩年對後半程能力的提升非常明顯。對於他來說,這樣的改變太難了。要知道身高和步長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要麼提升步頻,要麼把跑道的“段落”劃分得更細,採用更嚴密的戰術發揮技術優勢。已經不能用特別籠統的起跑段、直身加速段、維持最高速段、衝刺段來概括,有可能起跑段縮短2-3米,有可能直身加速段延長2-3米,這些都要透過大量的訓練來確定。
特別是100米這樣的完全無氧耐力運動,每個“段落”的距離縮短或者延長,都會導致技術發揮的巨大改變。
蘇炳添在60米之後的維持最高速段,提升明顯,但最後20米的衝刺段,第一是前面爆發太兇,第二的確是吃了身高不夠的虧。這個不知道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從後天改變。
這場決賽,加特林和德格拉塞的狀態比較一般,蘇炳添的起跑反應是0.150秒,比普雷斯科德稍慢,但15米到60米的中程爆發讓他處在第一位。亞洲選手不搶開局,基本沒法在40米之後和其他選手特別是非洲選手抗衡。上面有一張照片,很直觀地顯示蘇炳添和其他對手的差距在哪裡(比左右兩位抬腳騰空都要高),過分明顯的身材劣勢讓他輸掉了步長,戰術方面是已經運用到極限了。
-
3 # 擅先生
作為去年上海站冠軍,蘇炳添這次上海站的成績比去年大概提高了0.04秒,但由於後半程嘗試新技術影響了節奏,最終以0.01秒之差屈居亞軍。按照蘇炳添自己定的預定計劃實際上等於達成目標,只不過這次的對手比去年發揮更加強勁。
知情人透露蘇炳添這次是帶傷作戰的,賽事期間還在接受治療,前期適應場地的時候都不怎麼能發力,這個小細節也為他在比賽中後30米被英國選手漸漸追上埋下了伏筆。比賽前半程蘇炳添都是處於領先的,到了最後20米的樣子,他一方面受累腳傷,另外一方面嘗試新技術影響了自己速度節奏變化,給了對手可乘之機。即使這樣,他也只是落後0.01秒,由此可見他目前在這個專案上處在絕對世界頂尖位置。
蘇炳添已經29歲,還能在賽場上和歐美飛人們爭金奪銀,確實不容易。很多歐美同齡天才選手到了這個年齡已經開始明顯狀態下滑,但我們的蘇炳添依靠個人天賦以及努力和自律,競技狀態不但沒有下滑反而不斷提升,這一點值得我們所有華人驕傲。我們都能明顯感覺到他一次次的進步,當他在這個歐美選手長期把持的專案上一次次重新整理由他自己創造的紀錄時,我們自豪的不僅是他取得的一系列打破老外壟斷的競技成績,還有他身上那種真正追求不斷提高的競技精神和完全正能量的職業素養。
-
4 # 沙灘碧水藍天
一、蘇炳添曾多次在世界大賽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世人目睹。蘇炳添以自己的實力,打破了此專案長期歐美人壟斷的歷史。他的行動告訴世界,歐美人能做到的,亞裔人(即黃種人)同樣可以做到。蘇炳添的成績不僅僅是華人的驕傲,也是整個亞裔人種的驕傲。
二、僅僅是0,01秒的差距,那是科技進步才能標定的結果。歐美人人高馬大,亞裔人種相對較小。裁判不是根據腳步,而是身體某個部位先達到即為判勝。亞裔人不佔優勢,要想打破這種優勢只能靠實力。
蘇炳添,不要氣餒。你已經靠實力告訴了全世界,你是亞裔人(黃種人)的驕傲。歐美人壟斷的格局已經被黃種人打破,未來的勝利應屬於中國。屬於亞洲!
回覆列表
雖然是以0.01秒之差錯失冠軍,但是蘇炳添已經是勝者。
蘇炳添本次比賽可謂是本土作戰,在上海8萬人的體育場上,100米決賽放在了比賽的最後,足以顯示本場比賽的重要性,但是天空不做美,比賽以前下起了小雨而且颳起了風,讓本場比賽在賽前就充滿了許多變速。
本場比賽,蘇炳添在賽前的最大對手是世錦賽冠軍加特林,在比賽之前媒體就已經把本場比賽的對決看成了這兩個人的對決戰。
比賽的起跑,前50米都是蘇炳添領先,就像獵豹一樣,全力向前。但是,半路殺出英國高手,在後50米和衝刺階段,和蘇炳添並駕齊驅,幾乎是和蘇炳添一起衝過終點,最後透過技術裁判,蘇炳添屈屈亞軍。
可以說,蘇炳添是輸給了技術裁判,實力毋庸置疑,期待他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