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57946224082

    放養雞經常發生堆壓死亡現象,實際生產中必須解決好這個問題,不然可能引起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一、原因分析

      (1) 溫度不當

      雞舍溫度過高或過低,舍內供溫不均,尤其是潮溼低溫等原因最容易出現雞群堆壓死亡現象。

      (2) 疫病影響

      雞群發生疾病時,可能出現扎堆現象,尤其是受寒感冒,誘發支氣管炎,禽流感,法氏囊炎等疾病。

      (3) 空氣汙染

      部分養雞戶為了防寒保暖,尤其在育雛期大多關閉門窗,甚至生火取暖,空氣汙濁,引起氨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因缺氧而導致雞群堆壓死亡。

      (4) 突然應激

      雞隻膽小,遇有突如其來的刺激,聽到導常聲音,都會驚慌失措,尤其是遇到鼠、貓、狗、鷹等獸害侵襲,就會受驚扎堆引起窒息死亡。

      二、防治措施

      (1) 創造適宜環境

      一是溫度。飼養放養雞(30日齡以上)的適宜溫度為 18~20 ℃。1~7日齡雛雞剛從孵化溫度 (37~38 ℃) 出來,要保溫,1周齡內的育雛溫度應控制在 34~36 ℃,以後每週下降 2~3 ℃,到 6 周齡時降至 18~20 ℃。溫度過高過低都可能引起堆壓。二是溼度。飼養放養雞的適宜溼度為 60%~65%。雛雞剛從高溼度的出雛器轉到育雛舍,要有一個過渡期。育雛第 1 周要求溼度為 70%~75%,第 2 周為 65%~70%,以後保持在 60%~65%。三是通風。通風的目的是排除舍內汙濁空氣,換入新鮮空氣,且可有效降低舍內溼度。自然通風主要靠開閉窗戶來完成,機械通風則利用風機來完成。生產中要特別注意冬季舍內的通風換氣。四是光照。放養雞大多采用自然光照。育雛期的前 3天,應採用 24小時的連續光照制度,光線強度為 50 勒克斯 (相當於 1 平方米 15~20 瓦白熾燈光線),便於雛雞熟悉環境,採食、飲水和有利於保溫。4~7日齡,每天光照 20小時;8~14日齡,每天光照 16小時;以後採用自然光照,光照強度可逐漸減弱。

      (2) 控制飼養密度

      0~2 周齡雛雞平面育雛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 30 羽,3~4 周齡為 25羽,5~6周齡為 15羽左右。在合理的飼養密度下,雛雞採食正常,生長均勻。密度過大,影響生長,且易發生啄癖,死亡率較高。密度過少,體溫難以保證。實際生產中應防止因密度不均造成的扎堆現象。

      (3)適宜放養時間

      雛雞脫溫後,一般於4周齡後,白天溫度在15 ℃以上則可開始第一次放養。氣溫較低季節,宜適當延遲到40~50日齡開始放養。每天放養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4) 設立棲架設施

      雞有高棲過夜的習性,每到天黑前,總想尋找高處棲息,如無棲息架,多數雞隻則擁擠一角棲伏地面,容易造成扎堆,對健康不利。因此舍內應設有棲架。棲架有兩種:一種是將棲架做成梯子形靠立雞舍內,為收立式棲架;另一種是將棲架釘在牆上,為固定式棲架。據筆者試驗,設有棲架的試驗雞 30至50日齡組扎堆雞 245羽,佔 6.9%,比無棲架的對照組扎堆雞 694羽,佔 15.3%,減少 8.4個百分點;試驗組 50 日齡以上扎堆雞 228 羽,佔3.2%;無棲架的對照組扎堆雞778羽,佔14. 9%, 減少 11.7個百分點。因此,設立棲架可有效防止扎堆,減少雞群損失。

      (5) 預防雞群疫病

      防控放養雞疫病應以預防為主。7 日齡應滴眼或滴鼻免疫預防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14日齡飲水免疫預防法氏囊炎;21日齡滴眼或滴鼻預防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28 日齡飲水免疫預防法氏囊炎。對腸道細菌性感染(如白痢、霍亂等)要定期進行藥物預防。特別是 20日齡前後,一定要預防球蟲病,尤其是地面墊料散養雞群。1~4 日齡,應預防雞白痢和大腸桿菌,可用氧氟沙星等藥。6~9 日齡,預防呼吸道疾病,可用酒石酸泰樂菌素等藥。12~15 日齡,再次預防雞白痢和大腸桿菌,可用硫酸新黴素等藥。18~20 日齡,再次預防球蟲病,可用三字球蟲粉,或飼料中新增尼卡巴嗪,或乙氧醯胺苯甲酯預混劑。26~29日齡,應預防腸道和呼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可用氟苯尼考等藥。

      (6) 防止受驚應激

      放養雞群,要隨時注意天氣預報,如遇暴雨或大風,應及時趕回雞舍,防止在野外淋雨扎堆死亡。還要注意野獸傷雞,特別是蛇、黃鼠狼、老鷹等。開始放養時,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適量維生素 C或複合維生素B等,以預防各種應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我20個優點和20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