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心理諮詢工作室

    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為何總是想著做這件事會失敗,害怕遭到別人嘲笑?

    答:

    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先有預設,這件事情會失敗,失敗的結果是被別人嘲笑。

    這是一種自動化思維。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你不是特例。

    但你很幸運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你已有了覺察,這很值得慶幸。你能感覺到這種想法對你的困擾,來這裡提問,解決問題就已經開始了。

    先要弄清一點,這種自動化思維不是你自己的意識所能控制的,它深埋在你的潛意識,所以不用自責。相反,特別好的是,你用自己敏銳的覺察力抓住了它的觸角,這樣的覺察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恭喜你哈!

    當出現這種想法時,你可以先把要做事情停下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件事是我的能力不能完成的嗎?如果我努力,是不是可以完成?

    2.想象一下,即使我不能完成的很好,失敗了,被別人嘲笑,那個嘲笑的聲音是誰的?這個嘲笑是真實存在還是你想象出來的?

    3.再多往深處覺察一下,你的父母或其他的養育人,在你做錯事或做事情失敗的時候,誰對你發出過嘲笑的聲音或表情?

    4.那些嘲笑的聲音或表情讓你有什麼感覺?

    5.對於那些不好的感覺,通常你是如何應對的?這種應對方式即使是現在對你來說都是熟悉的?成了你的舒服區。(不一定真的舒服)

    其實,你的這種自動化思維,造成了內心衝突,能量內耗大半,還沒做事,信心已不足,哪有那麼多的能量來應對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

    為了讓幼時的自己不那麼難受,就發展出自己的應對方法,把這些不好的外在聲音推出自己的意識之外。

    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這些聲音不會來打擾你,但它們是埋在你身體裡的扳機點,一旦被喚起,那些聲音就開始出現。令你很痛苦。

    所以,你學會了保護自己。當做事情失敗時,如果有人嘲笑,你發展了自己的一套應對方法,讓自己免受傷害。這便成了習慣。

    怎麼辦呢?

    除了自我覺察前面的那幾個問題,你還可以這樣做:

    改變認知。沒有人時刻在關注你,你做事情的成功與失敗,在別人那裡沒那麼重要,別人也不會長時間去關注這點。

    請相信,即使你做的再完美,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所以,即便有嘲笑,也不一定是你做的就真的不好。

    人們往往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你也是。你想做不好事情會被嘲笑你就會看到嘲笑;你想看到讚揚,你的能量就會聚集起來往受到讚揚那方面努力。

    不過,這需要突破你的舒適區,把自己從泥裡拔出來。這牽扯到成長的問題啦。

    你已不是小時候的你,也不是那個無力無助沒有分辨力的小孩。現在你有能力應對大部分事情,如果真的不能自己應對,還可以求助於人。

    再者,從容易成功的小事做起,一點點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慢慢積累自信。

    當再有失敗被嘲笑的情景出現時,你就想一隻有力的大手把這個想法推出你的腦海,然後有意識的讓肯定的想法來替換。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對熬丙說:“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你自己說了算……”

    我很欣賞這句話,你呢?

  • 2 # 江湖夜雨十年燈zzh

    還未做成一件事,甚至在做成一件事之前,總想著自己會失敗,說明你是一個極度不自信的人。

    這種不自信,可能和你幼年時的成長經歷有關關,受到了長期的過度的打壓。

    我覺得可以改變這種狀況,你在做成一件事之前,先不要聲張,默默地認真地做成。成功以後,高調一點,對所有人說一聲――我成功啦!

    慢慢地,長此以往,隨著時間的積累,經驗的豐富,你一定會越來越自信的!

    就算失飯了,從來再來就好,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現在就很自信――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這個世界還能相信誰?

  • 3 # 簡單實用心理學

    凡事沒做之前不要想著失敗,要想成功的人一心都想著該怎樣去奮鬥,美國精神教父愛默生說過一句話:一心想著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生命不息,奮鬥無止境。

    沒做之前不要想著失敗,不要怕人家嘲笑。抓住機遇,機遇偏愛有準備頭腦的人。不要害怕困難和挫折,要越戰越勇,不怕艱難險阻只怕自己無力面對。人生就像一壺茶,慢慢去品嚐。你才能嚐出其中的味道。抱怨的人生只會讓你走向黑暗。想要成功就要抓住每一次機會,不怕沒機會,就怕沒準備。做事要有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有去挑戰了你才會有成功的機會,不去挑戰你就失敗。越努力越幸運,真正的強者一生中都是在奮鬥的,不怕失敗,只有付出你才能有收穫。不付出是沒有收穫的。做事情講究效率,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你在做這件事時,不要害怕失敗,對自己有信心,信心做事,準備充分你才能走在社會的最前端。畏畏縮縮,對自己失去自信心你只能被社會淘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2019乒乓球亞洲盃樊振東4:2戰勝馬龍奪冠,這會是分水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