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6.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9.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10.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1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14.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5.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1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2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2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4.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2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2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2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29.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30.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6.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9.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10.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11.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1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14.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5.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1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劉備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2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2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4.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2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2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2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29.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30.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