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北第一美男

    皂基(Soap base)是指含水分約35%的純質熔融皂,又稱淨皂(Good soap)。它是製造肥皂的半製品,制皂工藝先將油脂製成皂基,然後再經配料調和、擠壓、切割、成型等工序得到肥皂成品。

    一、油脂皂化法制備皂基

    (一) 皂基製備的基本原理

    皂化法是將油脂與鹼直接進行皂化反應而製取皂基,可用以下化學反應式表示:

    CH2OOCR1 CH2OH R1COONa

    │ │

    CH2OOCR2 + 3NaOH CH2OH + R2 COONa

    │ │

    CH2OOCR3 CH2OH R3 COONa

    皂化法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生產工藝。間歇式生產是在有攪拌裝置的開口皂化鍋中完成,因此又稱大鍋皂化法。這種方法裝置投資少,目前仍廣泛使用,但生產週期長、效率低。連續皂化法是現代化的生產方式,連續化的裝置能使油脂與鹼充分接觸,在短時間內完成皂化反應,不僅生產效率高而且產品質量穩定。

    (二)大鍋皂化法

    大鍋皂化法是將油脂與鹼在大鍋中皂化,然後再鹽析,因此也稱鹽析法。鹽析法制皂基的步驟如下:

    1.皂化

    皂化過程是將油脂與鹼液在皂化鍋中用蒸汽加熱使之充分發生皂化反應。開始時先在空鍋中加入配方中易皂化的油脂(如椰子油),首先被皂化的油脂可起到乳化劑的作用,使油、水兩相充分接觸而加速整個皂化過程。NaOH溶液要分段加入,濃度也要由稀到濃逐步增加。若鹼加入得過快、過多,會破壞乳化,皂基離析,且廢液中鹼含量過高,不易分離甘油;反之,鹼加入過慢,則增加皂基的稠度,易結瘤成膠體。通常,開始時只加入5%~7%的稀鹼液,使尚未皂化的油脂分散成乳液;第二階段加濃度為15%的鹼液,在此階段皂化反應速度較快,主要的皂化過程在此時完成;第三階段可加入24%左右的濃鹼液,促使皂化反應完全,此階段需要較長的時間。當皂化率達到95%~98%,遊離鹼小於0.5%時皂化反應即告完成。皂化後的產物稱為皂膠。皂化反應中還應注意加熱蒸汽的量,皂化開始蒸汽量要大,充分加熱,但由於皂化是放熱反應,當反應進入急速反應期,應及時調整蒸汽,或通入少量冷水,否則大量熱會造成溢鍋。

    2.鹽析

    皂化後的皂膠中除了肥皂外,還有大量的水分和甘油,以及色素、磷脂等原來油脂中的雜質。為此需在皂膠中加入電解質,使肥皂與水、甘油、雜質分離,這個過程就是鹽析。一般用NaCl鹽析,由於NaCl的同離子作用,使肥皂(脂肪酸鈉)溶解度降低而析出。鹽析時,皂膠中可能析出皂基(淨皂)、粒皂(含電解質較多的肥皂)、皂腳(濃度低於40%的皂液,其中含有較多雜質)、廢液(主要是甘油和水)等相。在實際操作中,究竟析出哪些相將取決於溫度,肥皂濃度及食鹽濃度等相分離的條件。加鹽過多,皂膠中皂粒粗,皂膠夾水量大,廢液含皂量大,故鹽析時須控制食鹽的投入量,旨在獲得較多的淨皂。為使肥皂與甘油、雜質分離乾淨,可以多次進行鹽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調整冷藏櫃的溫度夏季冷藏櫃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