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8591602437

    1.三皇五帝都有名義上的陵墓,但都是後世追建的紀念性陵墓。

    2.夏代因爭議很多而難考。如果認為二里頭是夏都,那麼其2號宮殿遺址中的大墓不知是不是當時政治或者宗教領袖的墳墓?該墓已被盜。

    3.商、周兩代,全國各地的商王陵、周王陵基本上不是後世追建,就是張冠李戴。

    考古能證實的商王陵在殷墟,不過要麼被盜掘,要麼無法證明具體歸屬,不過唯一一座未被盜且能認定歸屬的大墓就是婦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其他文物。西周王陵在周公廟一帶,這個出了初步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東周王陵在洛陽周山、金村、王城三個區域,出土的王作寶尊彝大鼎、周“天子”石圭、天子駕六車馬坑都耳熟能詳了。

    4.秦始皇陵在臨潼,陪葬的兵馬俑世界知名,陵墓應未被盜。

    5.西漢陵寢在咸陽塬有9陵,長安東南白鹿塬和少陵塬各1陵,可惜被赤眉、呂布和長安饑民盜空,傳說漢文帝陵因簡葬倖免,但根據《漢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討》(《考古》2015-8)的論斷,漢文帝霸陵已於不晚於2001年即被盜掘,據盜掘者述,霸陵具有三重回廊,當時被盜出文物300餘件。東漢陵寢在孟津有5陵、在偃師有6陵、漢獻帝陵在修武、劉懿、劉辨陵墓不可考,基本也被盜空。

    5.5 曹操墓在安陽西高穴村,其實早已多次被盜,不過孑遺仍很可觀,曹丕陵傳在偃師南蔡莊、曹睿陵傳在汝陽茹店村,但都未證實,後三廢帝都未以皇帝規格起陵;劉備陵傳在成都武侯祠,未證實,劉禪墓傳在孟津翟泉村,不可考;孫堅、孫策墓傳在蘇州盤門外,宋代之前就已被盜,孫權陵傳在南京市鐘山明孝陵內,未證實,孫皓墓疑似在江寧孫家山或洛陽某地,未證實,孫休陵傳在當塗龍華村,未證實。

    6.西晉4帝唯武帝、惠帝有陵,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都追封有陵,皆被盜,剩餘多是塗朱陶器、塗彩蚌殼之類,偶有金葉和串珠。東晉在南京雞籠山有4陵、富貴山到紫金山有5陵、晉穆帝陵在幕府山,基本都被盜,晉穆帝永平陵剩餘的隨葬品略多,有金銀飾物和玻璃器。

    7.南朝19陵都被盜,隋代甚至有為報仇掘陵洩憤的情況(如陳霸先陵),出土的著名器物有竹林七賢磚畫。北朝諸陵也大都被盜,出土著名器物的多為俑陣及壁畫。

    8.隋文帝陵在扶風三畤塬,未考古發掘,推測應不能倖免於被盜;隋煬帝陵在揚州西湖鎮,出土以隋煬帝牙齒、墓誌銘和十三環蹀躞帶最有名,可能未被盜,但是塌陷已久。

    9.唐陵在關中有18陵,昭宗陵在偃師、哀帝陵在菏澤。安史之亂之後就逐漸被盜,以唐末黃巢、五代溫韜、上個世紀90年代盜掘尤烈,除乾陵因山而建積沙防護之外,其餘19陵悉數被盜。

    10.五代諸帝大半未能以皇帝形制起陵,儲存最完整的後周陵墓在新鄭,民國時期和上個世紀90年代曾被盜,南唐帝陵在江寧東善橋,歷史上多次被盜,只餘陶俑等物。

    11.北宋帝陵在鞏義,被偽齊劉豫盜空,南宋帝陵在紹興,被元代僧人楊璉真伽和允澤破壞殆盡,甚至辱及屍體,宋理宗的頭骨剝下被作為飲器,直到明代才入土為安。

    12.遼陵分散在巴林左旗林東鎮(耶律阿保機)、巴林右旗金溝(2陵)和王墳溝(3陵)。阿保機陵完好,金溝、王墳溝諸陵金初即被盜,日據時期又被盜掘,僅有哀冊存於遼博,餘物應都在日本。

    13.西夏陵都位於賀蘭山下,曾被元軍毀滅性破壞,孑餘也幾乎都被盜掘。

    14.金太祖原葬於黑龍江阿城金上京,後改葬在山河鄉,熙宗陵在峨眉谷,最後與後代諸帝都葬在北京房山,明代明熹宗認為與後金作戰不力是金陵王氣太盛,下令盡毀金陵,後來經考古發掘出土有金絲冠、銅柄鐵劍等物。

    15.元代諸帝皆葬起輦谷,傳沒有陪葬,不起陵墓。

    16.朱元璋陵在南京鐘山、其餘明代諸帝葬今北京市十三陵,除定陵考古發掘之外其餘都完好。定陵出土了金冠、鳳冠、袞服、絲織品、霞帔墜子等3000餘件文物,但是也暴露出文物保護技術落後等問題,文革之中更是有焚燒屍骨等慘劇發生。

    17.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葬瀋陽,與追封的先祖皇陵共稱盛京三陵;遵化鳳台嶺有5陵,俗稱清東陵;易縣太平峪有4陵,俗稱清西陵。1928年孫殿英盜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1931年光緒崇陵被盜,1945年當地土匪將東陵除順治孝陵之外其餘陵墓盡數盜掘。

    ======================================================================

    至於可能丟失了什麼就只是推測了,待我搜集一些靠譜的資料看看能不能解答吧。

    注:以上所述“完好”指地宮完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中薩滿在部落是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