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有書知道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編溫儒敏先生斷言:隨著新高考的持續改革,未來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語文試卷。

    於是社會上一些家長尤其是語文成績不大理想的學生的家長陷入焦慮和恐慌中,畢竟誰也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孩子做不完高考卷的事實呀。

    用的來說,目前中小學生語文學習狀況不大樂觀。

    要解決語文學習的問題,就要先弄清楚語文學習的“根”是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藥。

    語文要培養的能力有聽、說、讀、寫,其中又以讀寫為主。讀書少,就讀不快,吸收不好;讀書少,語言輸入不夠,寫不出來。

    所以說,要培養語文能力,離開大量閱讀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說所有的語文能力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大量閱讀之上的,所以說語文學習的“根”就是廣泛閱讀。

    目前的情況是,小學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可用於閱讀的課餘時間多,大城市學生的閱讀量一般要大於小城市和鄉村學生。

    而總的來說,中小學生的閱讀狀況並不樂觀。

    要擴大閱讀,就需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語文教師要注意精講,以勻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閱讀。

    其他學科要合作,控制作業量,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課餘時間用於閱讀。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所以閱讀不單是語文一科的任務,它對於所有科目的學習都有促進作用。

    擴大閱讀,不是盲目閱讀,要根據年齡特點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

    學齡前兒童以童話、故事的閱讀為主;兒童少年期閱讀以科幻、魔幻文學作品為主;青少年閱讀要有選擇地加入歷史、哲學讀本。

    擴大閱讀,還需要家長與教師形成合力。要著眼於培養孩子的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讓孩子們享受到滿足好奇心、擴充套件見識的樂趣,在閱讀中學會讀和寫。

    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閱讀中體會如何準確地運用語言,學習對寫作題材有意識地進行選擇,並採用富於個性的表達方式。

    抓住廣泛閱讀這個“根”,語文學習才能進入一個新天地。讀書多的孩子,有頭腦,見識廣,更不用擔心高考試卷做不完。

  • 2 # 一抹書香伴君行

    個人認為,語文學習的根是閱讀,而寫作則是參天大樹。

    閱讀和寫作比翼齊飛,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能夠生生不息、發揚光大的根。中華優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當然的認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事。然而,多年以來,我們也只是這樣的認為著,並沒有身體力行的去探究為什麼閱讀如此重要,閱讀又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至於閱讀為什麼重要?如何來進行高效率的閱讀,來更好的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儘快提升人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為加快推進知識型、創新型建設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我們國家年人均的閱讀水平還相對低下,與以色列、美國等一些國家國民人均年閱讀量還有一定的差距,全民族弘揚重視閱讀的氛圍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讓我們慶幸的是,現在我們的教育部門已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身體力行的去推進閱讀這一重大工程。

    從我們的小學、初中到高中,閱讀都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重視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姑且稱之為“閱讀的一次革命”吧!其中最重大的變化,莫過於文言文的比重大幅增加,這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不斷地縮減文言文的比例,以至於現在的學生,談文言文就色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可以說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文言文閱讀水平低下,至於文言文寫作的問題,更是聞所未聞的。

    其實,幾千年以來,我們流傳下來的各類著作,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現的。我們的文言文閱讀理解水平差,單是理解這些知識就是一個大問題,何談繼承、發展和創新呢?

    我們自古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弘揚的前提,當然就是重視閱讀,閱讀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我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當前來看,又是多麼的重要!我們要弘揚文化自信,要堅定地走我們自己的路!

    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需要立足好語文閱讀這個根本不動搖,紮紮實實做好基礎性的工作。引來閱讀的源頭活水,我們還怕沒有綠水青山嗎?

    重視閱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高新科學技術,科技的發展,在於教育的質量,教育的進步,在於閱讀的水平。

    一個熱愛閱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處於積極進取階段的民族,也是一個充滿著智慧和希望的民族,更是一個具備創新潛質的民族,她將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強林。

  • 3 #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很多學生會困惑:為什麼我上課聽課認真,課後作業認真,但是語文成績總是不理想?

    在老師教學過程當中,很多老師會困惑:課堂教學是唯一的教學手段嗎?什麼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呢?

    對學生來說,語文難學;對老師來說,語文難教。都是因為沒有找到語文學習的“根”,要想學好語文,要想教好語文,則必須抓住語文學習的“根”:閱讀,閱讀,還是閱讀。

    有專家說“:“閱讀之於語文,就好像樹根之於枝葉,源泉之於河流,基礎之於大廈。”語文學習的“根”沒有把握住,就會“百病叢生”。在學好語文的眾多因素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閱讀,應該讓學生們在書海中遨遊。

    1. 教材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書”。

    教材,也叫教科書,是教學過程中教師用來指導學生聽、說、讀、寫的“樣本”,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例子。而我們所提倡閱讀的“書”是指開啟茅塞,摒除淺見,獲得新知,增廣學識,開闊眼界,滋養心靈的書,和教材並不是同一概念。語文學習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把世界當做課本,而不是把課本當做世界。也就是說,教科書的教育與學習,只是語文教育海洋中的點滴水珠,而課外的大量閱讀才是遼闊的大海。

    2.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是一項週期漫長的“工程”。

    培養閱讀興趣一要引導,二要推薦,三才是自主閱讀。比如我們要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就要想給學生講《三國志》中的有關諸葛亮的記載,介紹魯迅的評價:“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講解歷史“傳說當中最失真的人物曹操”,這些問題會引起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從而進行有效閱讀。學生閱讀了大量老師推薦的書目之後,自然會有自己的閱讀喜好了,自主閱讀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3.讀寫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考查內容,正確的做法是: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

    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寫結合,只不過我們強調的“寫”不僅僅是二週一次的作文課,還包括每週一篇的讀書筆記或者美文、經典書籍的讀後感,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引導學生深入品讀,讀與寫相得益彰。

    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基礎教育12年,如果我們的學生依然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來他們離開校園之後,可想而知,就會把書遠遠地扔到一邊,這是最失敗的教育。相反,學生有濃厚的讀書興趣,就會形成閱讀乃至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 4 # 丸子媽媽育兒記

    我覺得語文學習的根是漢字。

    學習語文首先從認字開始,字都不認識何來讀,更談不上理解。

    在我看來,字是語文的起源,古有甲骨文,象形文,後有秦始皇統一文字,直到今天的漢字,正是在字的基礎上才出現了語文。語文是將字組合變化的產物。詞語,成語,都是由簡單的字組成,這些字單個來看意思不大,但若組合起來,就有很深的寓意。古詩,宋詞這些國學經典也是由簡單的字組成,一個字成不了詩,組不成詞。一首簡短的五言詩,讀起來朗朗上口,看似簡單,但把這幾十個字組在一起就難了。往往一個字就能帶動整句,堪稱傳神。

    文言文中,字又有不同於現在的解釋,更加突出了文字的博大精深。

    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作文通常要求800字,很多學生一到寫作文就抓耳撓腮,詞窮到家。若單獨讓寫800個不相連的字,我想學生們很快就能完成。但作文要求銜接度,即文章的銜接度,具體來講是: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的銜接,但歸根到底是字與字的銜接,繞來繞去,最終又回到字,就像是落葉歸根,語文題型也要回歸字的根。

    學語文就像是學英語,語文在字,英文在字母,兩者不論是考何種題型,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字的變化變形,字母的變化變形。

    因此,綜上所述,我覺得語文學習的根在漢字。詞,成語,句子,閱讀,作文都是在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由根開出的枝椏,若把根扎牢了,多加澆水,勤奮耕耘,總會有收穫,若根就不牢,耕耘再多也難成大樹。

  • 5 # 人間一趟看看太陽

    語文學習,我特別喜歡竇桂梅老師的主張,寫一手好字,能寫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這就夠了。現在花樣的改革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但是隻要高考這根指揮棒在,語文的學習就會屈從,就會從考綱出發,為了學習而學習,好的老師會思考會延伸,一般的教師會備教科書,備學生,所以,語文學習的根,說到底,逃脫不了應試,字詞句段篇章,如果你幸運,遇到了好老師,那麼你會開闢一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在洗澡的時候看手機麼?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