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唯二歷史筆記

    在明朝流傳著一句俗語“一兩黃金百條命”,意思是開採出一兩黃金要付出上百條生命的代價。這句話應該是形容黃金開採的困難程度,再加上明朝政治上的原因導致的。在科技非常落後的古代,開採黃金是一件相當艱苦危險的事情,沒有機械,沒有技術,全靠人力去開山碎石,這種情況下每一兩黃金的開採都伴隨著大量的鮮血和傷亡。

    而據明史記載,明神宗年間,因為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導致了國庫空虛,財政相當吃緊,為了補充巨大的軍費開支,萬曆皇帝下詔全國開採金銀。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遂昌礦難。而這個礦難就是在著名文人湯顯祖任遂昌縣令的期間發生的,該礦難導致死亡礦工上百人!

    在這裡不能不提全國礦難頻發的直接原因明神宗寵信的宦官擔任的臭名昭著“礦監稅使”,在萬曆皇帝的支援下,這些礦監稅使在全國各地欺壓百姓,大肆搜刮,誣陷忠臣。強令各地百姓挖礦採金,無視礦工的生命安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沒有安全保障措施的生產方式勢必帶來的是大量的傷亡!所以“一兩黃金百條命”的俗語並不是空穴來風了!

  • 2 # 摯守靜篤

    明朝時“一兩黃金百條命”的說法是可信的。具體原因聽我給你慢慢道來。

    明朝重啟開礦的原因是國庫空虛,國家嚴重缺錢,急於挖礦彌補國庫虧空

    明朝萬曆年間,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征戰。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之外,還有明緬戰爭和薩爾許戰爭。這些戰爭雖然對於鞏固國防,提升明朝威望起了很大作用,但卻導致軍費增加,國庫吃緊。據統計在萬曆三大徵的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屋漏偏逢連綿雨,萬曆二十四年三月,一場大火又把皇帝的家給燒了。

    三月乙亥,乾清、坤寧兩宮災,敕修省。(《明史 本紀卷二十 神宗》)

    乾清宮與坤寧宮都被燒了,要重修,更需要錢啊。萬曆皇帝於是不顧張居正等大臣反對,重啟自宋代以來就停挖的礦洞,大量開採黃金來彌補國庫虧空。

    礦監稅使的肆意妄為,壓榨民脂民膏,視礦工生命如草芥,導致挖礦過程礦難不斷,傷亡極多

    為了加快挖礦的速度和更多地搜刮各地的金銀,萬曆皇帝向全國陸續派出最信任的內廷宦官,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財富大掠奪,這些太監就被稱作“礦監”或者“稅使“。

    我們知道,現代採礦在高科技的幫助下,速度和安全相較古代都有較大改進。可是古代的技術較落後,基本是靠人工完成整個過程,這個過程成本高、時間也很緩慢的。比如當時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主持重啟的“遂昌金礦”開挖時排水就排了三年,這樣即使開採後也要很多年才能收回成本。△湯顯祖

    礦監們採取了一些手段來加快開採速度。《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五·礦稅之弊》中有這樣的記載:

    招礦盜開採,仍編富民為礦頭,從太監王虎請也。錦衣衛百戶汪文通言沂州礦,指揮郝承爵言費縣礦,指揮劉鑑言棲霞、招遠等礦,指揮馬清言文登縣礦,千戶趙良將言沂水、蒙陰、臨朐礦。命太監陳增同府軍指揮曾守約開採。九月,巡撫山西魏允貞請停開礦。不報。太監王虎論保定巡撫李盛春阻撓開採,下旨切責。

    這段話大意是說,礦監們招收原來從事盜採的人來挖礦,把其中富有的人任命為礦頭,還把阻撓開採的何定巡撫李盛春等告到皇帝那兒,致使其受嚴厲的責罰。

    礦監們與當地的那些盜礦者狼狽為奸,極力奴役百姓,有官員為百姓申訴,就橫加責罰。這樣的方法,導致礦難頻發。我們透過湯顯祖所在的遂昌發生的“遂昌礦難”來深入瞭解一下當時礦工的處境。

    △遂昌礦難遺址

    當時派到遂昌的礦監是太監曹金。我們前面說了“遂昌金礦”重新開啟裡積水較多,曹金到來後就逼迫著時任縣令的湯顯祖加快進度。湯顯祖不得不動員了幾百青壯年勞動力日夜排水,而當時的遂昌僅有13000餘人,青壯年不足5000人。由於全靠人力,礦洞中積水又深,三年都未曾排完。礦監曹金卻虛報礦產資料,徵收礦稅。這樣,遂昌人礦沒挖到,人力又浪費了,還有交礦稅,負擔日益加重。湯顯祖氣不過,聯絡了一批人上書皇帝卻沒有效果,不得不憤然辭職。

    礦工們在曹金的逼迫下,水一時又抽不幹,只好去開採支撐礦洞的礦脈。因為在早期形成的採空區和礦洞的頂板之間有一條小的礦脈,小的礦脈和頂板之間存在一條裂縫,這組小的礦脈在早期唐代、宋代開採過程中,古人為了保護礦區安全不敢開採。礦柱和穩定的頂板是安全的重要保證,如果敲打它們,隨時會引起礦洞的崩塌。但在太監的威逼下,礦工們已經顧不了自身的安全。

    隨著礦柱被開採,終於引發了礦洞的彤塌,100多個礦工被巨大的石塊奪去了生命。而之僅發生在湯顯祖離職後1年。

    礦監們的暴虐行為以及各地礦難的不斷髮生,終於導致了全國大規模的“反礦監稅使”活動,甚至於爆發了礦工們的起義。這“一兩黃金百條命”的說法也就源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12時辰劇情介紹4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