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南醫療律師

    老人權益保障法有明確規定

    第十八條 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 2 # 明月入懷618

    曾在報紙上看到《新老年法草案出爐子女“常回家看看”將入法》這篇新聞。心裡很不是滋味。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禮儀之邦,文明之邦,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公德,是做人的道德底線,是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卻納入了法律,道德變成了強制,硬是勉強讓他們去看望父母,連骨肉至親的人情味都變質,目前網上還流行著一種“父母禍害論”。“國將不國矣”。

    我們常常非議西方國家人情淡薄,父母子女兄弟之間都形同路人,孩子18歲父母都不管不問了、、、、、、可是“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都是西方國家發明的。美華人與人之間都非常熱情,他們對孩子嚴格教育是讓他們早早學會獨立。美國兒童幹家務活最多,時間也最長,平均每天1. 2小時以上,父母親們從小培養孩子勤勞和節儉的意識和品行,培養孩子獨立、自強的能力。而不是向我們這樣包辦,培養一個個高分低能的孩子。日本也很重視“勤勞與奉獻,熱愛家庭,孝敬父母,愛國心和園林藝術”等的教育。不少家長還經常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單位去,讓他們 親眼目睹家長們工作的艱辛。是教育觀念的不一樣,不是西方國家人情淡薄。

    孝敬父母是不需提醒、不需強迫的本能行為。試想一下,制訂法律要求子女回家看看,是否失去了意義。和發自內心的常想著父母,常回家幫父母涮涮筷子、洗洗碗,幫爸爸錘錘後背、揉揉肩,生活的煩惱和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談談,一樣嗎?這種勉強,孩子心裡不十分樂意,父母心裡有愧意。是“一舉兩不得”的行為。

    當然,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經濟上的困惑纏繞著年輕的人們。還有,單位的上班制度越來越嚴格,一年就沒有幾個假期,他們騰不出過多的時間去看望父母。還有的年輕人,工資低,自己小家庭吃吃花花,所剩無幾。這是有情可原的。可是,“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還是有的。”回家看父母不在錢多少。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小小的蛋糕,一件平平常常的衣服足使老人激動不已。平時少點朋友聚會、少點卡拉OK,少點假期旅遊,回家看看老人,給親爹、親孃帶去精神的振奮,去安撫他們那孤獨的心。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試想一下,自自己拉扯孩子的辛苦,就能將心比心了。“處富貴地要矜憐貧賤的痛癢;當少壯時須體念衰老的酸辛。”有一天你也會老。我們都還記得《喂兒歌》吧:“隔牆看見兒喂兒,想起當年我喂兒;今日我兒來餓我,來日我孫餓我兒。”因此,一個至孝的人,一定是一個可信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反之,則是一個禽獸不如的人。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範。這骨肉之情之間的靈犀,這最起碼的道德若納入法律,是有悖於我文明古國之聲譽的,是有悖於倫理道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競專業上課老師教學生什麼?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