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下酒仙
-
2 # 三禾日72
“傳統文化丟失的表現”這個帽子扣得有點重。不能一概而論。
貼春聯和寫春聯雖然同屬一個活動的兩個環節,卻屬兩個不同領域的文化現象。貼春聯是傳統習俗,寫春聯主要涉及書法藝術。貼春聯這個春節標誌性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熱度有盛無減,無任何流失跡象,不管這對聯是手寫還是印刷的。
可是,手寫春聯講究的是文化底蘊,對書寫者的要求較高,要求書寫者具有一定的品德聲望、文化水平、藝術素養和書法功底。這樣的書寫者常常是百裡挑一,千里挑一,自然滿足不了萬千群眾在同一時間的不同需求。但這並非意味著傳統文化的丟失。
正因如此,各地書協、工會、關協及民間書法愛好者下鄉義務寫春聯、送祝福活動,就是傳承傳統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應大力提倡。
如果文化部門、各級各類大學、中小學校專門設立書法楹聯課程作國學必修課,那麼將來的傳統節日文化肯定更加繁榮,年味更加濃厚!
-
3 # 乾安2018
買印刷春聯,而不是請人手寫,這主要是文化傳統遺失的結果,也有商品經濟發達的原因。
春節貼對聯,辭舊迎新,喜慶祥和,趨吉避凶,這是幾千年歷久彌新的傳統。
有貼,就有寫。古人從小到大都用毛筆,從放棄刀刻甲骨文開始,至解放以後全民掃盲識字以後,一直如此。我母親小時候上課就是用毛筆寫字(母親今年七十有餘)。華人奉“筆墨紙硯”為“文房四寶”。《弟子規》曰:“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說的就是古人對小孩子的日常基本要求。
也就是說:古人寫對聯,只要家裡有個讀書人就不是問題。當然,有沒有讀書人,都可以請人寫,而能請到德高望重的人給自己家寫對聯是一種榮耀。現在,自己寫對聯,這個技術活,對一般人來說,基本失傳了。
春聯年年貼是傳統,春聯年年寫是傳統,年年請人寫也是傳統。
這一習俗代表著文化的傳承,蘊含著美好的祝願。
中國文化是一個天人合一、敬天法祖的文化。華人崇尚自然,研究天人感應,對鬼神敬而遠之,對祖宗禮敬效法,講道德,遵倫理,重傳承,這個體系就是“天地君親師”。中國素稱“禮儀之邦”,強調禮儀尊卑,重視程式儀軌。中國文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詩情畫意,詩書傳家,這個特色幾乎伴隨著中國文字誕生之初,有《韶》、《武》、《詩經》、《楚辭》為證。
這些傳統的最好繼承方式,就是:寫對聯並把對聯貼在家門、鄉門、國門上。“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件事從第一幅對聯誕生之前至今,從未間斷。君不見名勝古蹟中牌坊林立,現代農村裡拱門成風。
今人貼對聯,是隻知其形,不知其義,延續了動作,忘卻了內涵。原因很明顯,就是傳統文化的斷代。斷代的原因,比較複雜,在此不作深究。只說明一個結論:文化傳統的遺失,讓習俗產生了很大變化,失去了這個文化原有的魂魄和味道。
當然,印刷春聯大行其道,也跟城市化、商品化、資訊化、快節奏有關。這種現象也不能說就是退步,嚴格來說,還是一種與時俱進。
問題的核心是:文化的傳承需要我們把握這個偉大文化的核心,繼承其靈魂,創新其形式,從而再接再厲,發揚光大。
希望中國當代精英,能夠站在文化復興的角度,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從中國現實出發,光復文化魂魄,做出中國味道,為全世界的未來找一條路。
回覆列表
其實你已誤解了,三十年前在城市、農村請老者(老師、有知識的人)寫一幅春聯,討一個吉利、財旺內容,且字也有風格;都是喜慶連連。
記得城市三十年前的老街,有文人、等舊科老先生(民間文人),寫一手好毛筆字,那才是游龍走鳳,龍飛鳳舞格格正正,真是一件真正的藝術品;可以說比現在的“某某書”、“某某畫”強百倍了,可那時一幅才賣0.2元,店面大聯才0.8元一幅;他們一字只值毫釐,卻比現在“大師”一平方尺上多少萬乾淨多了,而且這些老“舊人”很謙卑,總說字湊合,不感稱“家”。
記得農村最常用的對聯內容是:
七十年代
以:聽黨的話、人民公社好,為人民服務、建設新農村,還有批私鬥修等一些內容,符合當時的社會形勢。
八十年代
以建設四個現代化,計劃生育政策好,搞好農業生產等內容為主
九十年代
內容以改革開放等為主,這時新華書店有大量的印刷品供應,含影視年畫。
以後就隨心所欲了……
現在春節貼對聯的,很少有人看內容;基本內容都是祝賀的美詞,也有書香門第的楹聯,商家發發發,老人壽壽壽;年青人奮鬥鬥鬥……
今天臘月廿一,我地社會書法愛好者,及義工聯合會志願者,紛紛在各機關、銀行、社群門前義務寫對聯,免費送到千家萬戶;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
請放心,傳統還沒流失;最起碼你要會寫毛筆字,靠電腦打字將來你會字認得你,你卻不會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