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霍體清
-
2 # 雷起起的明天
作為80後的我,講一下自身及周邊同學的高中學習經歷。
今年算起從高中入校已經過了整整二十年,高中時期的事情仍然歷歷在目。如今的高中比我們那時候競爭會更加激烈。
99年的中考結束,英語是我的弱項,沒想到考的比我平時還差了20分,我沒有進入省重點高中,但是也超過市示範高中20多分。雖然家裡可以花幾千塊錢去省重點,但是被我拒絕了,人吶有點傲氣,結果成了我就學階段比較懊悔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幸運,我被分到了重點班,班上有十來個都是遠超省重點的學生,結果我的班級排名仍然只是中等偏上一點點。憑著初中的學習底子,學習依然玩玩打打的來,結果可想而知,第一次月考數學成績很不樂觀,班上那些學霸無情的打了我的臉,很多接近滿分,數學原本是我的強項,一知半解的學習讓我名落孫山。然而我依然抱著僥倖的心理,安慰自己,課餘活動依然如故,開始發展我的業餘愛好,打籃球,上網咖,暗戀女生,學唱歌,打遊戲機,久而久之,老本都吃完了,最差成績直接倒數五名。市示範高中的中等成績幾乎是上不了本科的,三年後的高考我連專科線都沒上。。爹媽氣的半死,最終家裡又花了不少錢讓我進了復讀學校,這一年,雖然也打籃球,但是學習態度端正了很多,這一年的高考難了很多,我依然沒有上本科線(三本都沒上),2003年是國家擴招大年,有很多三本大學花點錢可以上,結果陰差陽錯還是讀了個專科。
用這麼多廢話簡述了我的高中經歷,下面來分析厭學的問題,
1.可以說我跟不上學業以後已經厭學了,雖然曾經不斷的提醒自己,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趕起來,結果我高四努力了,仍然沒有趕上。高考前幾個月,都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狀態了。
2.雖然是超分數線進的市示範,甚至以當時的分數在省重點也能在班裡排到中等,但是這些都是過去式,高中跟初中的學習差異很大,初中能憑一時小聰明考個不錯的成績,到了高中是萬萬不行的,雖然我的智商一般,但也夠用,高中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更要系統的融合各科的知識點,才能保證穩步發展。成績跟不上,平時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到臨近高考的時候甚至會放棄學習。
3.其他業餘愛好過多。高中三年的時間其實很短,你有精力去玩各種愛好,哪裡還有精力去學習呢?但是,周邊同學裡也有那種既會玩又會學的,那種畢竟是少數,我這種大眾化的學生真玩不起,玩和學,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能兼顧一頭。
4.老師。初中那會從校長到普通老師都把你照顧著,因為家裡有點點關係,所以就特殊了,進了高中,老師都是把學生散養的。很多行為,老師甚至班主任都管不了你了,這裡就形成了落差。以前被逼著學,現在要主動學,這一下就產生了本質上的區別,一晃一年過去了,差距就拉開了。能不厭學嗎?
5.家人對你的期望。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父母只能用雙眼盯著你,其他都無能為力。思想不成熟的高中生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父母的疏導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這裡舉幾個反面例子,身邊有不少牛人同學,玩兩年學一年上重點的,連續一個多月包夜玩傳奇後來上211的,復讀的時候年級前三的人玩傳奇玩到30多級還是上了985的,同樣也有那種二本成績復讀結果連二本也沒上的,平時前幾名最後一次只考了個三本的,都已經成了過往。
最後,告誡那些剛上高中或者已經讀了一年高中的學弟學妹們,把握當下,一刻也不能鬆懈,如果學累了就去運動場上跑幾圈讓大腦放鬆,再好好睡一覺,第二天一定要跟上學習的節奏,真的不能放鬆,那些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
厭學,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平時要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隨時調整。明確自己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共勉,同時送給我未長大的孩子們……
回覆列表
高中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有哪些?
高中生的年齡幾乎都集中在15--18歲,這個年齡,接近成年人,肯定知道學習成績對自己意味著什麼。現在的高中教育環境,幾乎有一半的學生進不了高中學習,所以能上高中的學生,都相對是比較不錯的學生,但就是這些年齡比較大,以前比較優秀的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後,有一部分出現了厭學。
首先不是智力的問題,也不是不知學習的重要性。但高中課程難度提高,量增多,老師講課進度快,很多學生不適應,感覺聽不懂,成績下降,再繼續努力一段時間沒有效果,一些意志品質比較差的學生,堅持不住,出現消極狀態,成績繼續下降,就可能不去學校,休學輟學。
但更多是經歷困難之後形成的是潛意識條件性厭學情緒,即“想學學不進,想做做不到,想放放不下”,他們不是發自內心的不學習,而是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一學習就煩躁焦慮,分心走神,磨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嚴重的感覺大腦一片空白,有的還有胸悶氣短,心慌心悸,頭痛頭暈等等軀體症狀。這些問題,需要專業的人員消除焦慮情緒,讓學生透過體驗成功,看到自身優勢的前提下,達到自主高效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