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寶攝影小屋

    目前還不能真實的說哪個好哪個壞。因為手機拍照經常是營銷概念大於實際拍攝意義。所有等有了這兩個手機實際拍攝後才能知道。僅憑廠家的宣傳不能說明拍照實力。

  • 2 # PM宋先生

    如果沒有猜錯,題主所說的應該是oppo即將在4月10日釋出的全新子品牌Reno系列,其責任毫無疑問是衝擊高階手機市場,與華為和蘋果等廠商一絕高低。

    我們今天不談配置、工業設計、UI,只說手機拍照的事情,因為oppo的這款新機會搭載全新的“三攝”解決方案:潛望式鏡頭。

    三攝的探索之路

    17年開始,雙攝就開始全面在智慧手機上普及開來。從最初的“黑白+彩色”解決方案,到最終的“主攝像+大光圈人像”解決方案,從高階的旗艦機配置,到如今的千元機起步,雙攝已經成為了智慧手機的標配。

    而手機相機從雙攝到三攝,也同樣經歷了相同的摸索階段。

    18年3月,華為P20系列釋出,帶來了更加激進的“三攝”解決方案,採用了兩顆等效27mm焦距的攝像頭,一顆4000萬畫素,一顆2000萬畫素,再加上一顆800萬等效58mm焦距的人像攝像頭。其本質無非就是把雙攝的“黑白+彩色”再配上了“主攝像+大光圈人像”兩個方案相整合,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三攝”方案。當然,P20的成像質量有目共睹。

    18年10月,華為再次推出了搭載“三攝”鏡頭的Mate 20系列,這部機器奠定了“三攝”的標準解決方案:超廣角+廣角+人像鏡頭。自此以後,小米、三星、VIVO等廠商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三攝”旗艦機型。

    變焦,手機拍照永遠的核心

    當我們談論多攝像頭時,究竟在談論什麼?兩個字:變焦。

    稍微瞭解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的區別,簡單來講就是:“光學變焦”採用改變鏡頭的焦段來達到畫面拉近拉遠的效果,這樣的好處是不會損傷畫質,比如目前所有的單反相機;“數碼變焦”採用切割照片並強行拉大,來實現遠處景物拉大的效果,這樣的好處是鏡頭可以不做變化,也就能夠放到手機這樣狹小的空間中,但是畫面被強行拉伸,每一個畫素點都被放大,造成了顆粒感,嚴重影響了畫質。

    所以雙攝時代,手機品牌方採用了“廣角+人像”兩顆主攝像頭,也就是常見的27mm和58mm,這樣至少確保從27mm到58mm這兩個焦段裡面,不用再切割畫面,只需要換鏡頭就可以得到類似光學變焦的效果,如果想拍得更遠,那麼又只能再次對畫面進行切割了。

    而OPPO提出的“潛望式鏡頭”,就良好的解決了手機鏡頭無法伸縮實現光學變焦的問題,從潛艇的潛望鏡演變而來,手機鏡頭不是豎直而是橫放在手機內部,這樣就可以讓鏡頭模組“左右移動”實現光學變焦,再透過一面“五稜鏡”將光線匯入鏡頭模組中,這樣就能夠成功實現其它廠商無法做到的10倍光學變焦鏡頭。

    這樣的核心,就是能夠在不影響畫質的情況下,相比起其他廠商能夠將畫面拉得更近,增加手機拍照的實用性。

    不得不說,oppo近幾年對於拍照技術的不斷投入,終於要看見曙光了。

    三攝+潛望式鏡頭,目前手機拍照最優解決方案

    很多人會說,照這樣發展,未來是不是還會有“四攝”“五攝”出現?

    很遺憾,我個人斷定,基本上不會有了,除了美學等等因素以外,我從攝影的角度講一下。

    一般攝影面對的場景無非是三類:風景、人文、人像,其中又以風景和人像最為普遍。拍風景,一般使用24mm以上的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畫面最震撼,視野足夠廣,這也是目前的三攝方案中,會選配一顆18mm超廣角鏡頭;人文焦段是最玄學的,主要用於拍物,記錄生活,比如35mm焦段,但是手機通常都會選用一顆27mm的鏡頭作為主攝,因為27mm是最接近人眼看到的視角;50mm以上的焦段,拍攝就可以用於人像攝影,比如經常使用的50mm或85mm定焦鏡頭,所以三攝方案中,再配置一顆58mm焦段的大光圈人像鏡頭。至於100mm以上的焦段,其實很多時候是不常用的,你可以想想一下為了拍一張臉退後好幾米的感覺。

    所以目前三攝的解決方案:18mm+27mm+58mm,就約定於一部相機附帶了三顆定焦鏡頭,足夠覆蓋大多數應用場景。不出意外的話,oppo Reno系列會將58mm的這顆鏡頭替換成潛望式鏡頭,以實現更長的光學變焦,而不是變成“四攝”“五攝”,這也是未來手機鏡頭的發展趨勢:如何將光學變焦鏡頭放到手機當中去。

    在新機未釋出,評測機構沒有出資料的情況下,潛望式鏡頭能否實現很好的效果還不得而知,但是oppo這一次的嘗試,毫無疑問是具有推動力的。

    畢竟,這個世界已經夠千瘡百孔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用熱水滅火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