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名爵」汽車可以用巨星隕落評價·上汽名爵不在有英倫氣質內容概述:名爵汽車品牌簡史,兩個重要階段的代表車型,通用技術背書與尷尬的定位。
Morris garages·MG:釋義為莫里斯車庫,這麼奇特的命名也許不太好理解吧。其命名的基礎是「威廉·莫里斯」這位善良的勳爵,這是位好善樂施的貴族;同時也是機械的愛好者,從簡單的腳踏車到汽車,莫里斯逐漸成為了汽車銷售商,其公司的名稱正是【莫里斯車庫】,這是MG命名的歷史。
威廉·莫里斯同時是汽車製造商,而且是跑車的狂熱愛好者。打造的第一臺汽車是「MG·4座跑車」,至此開啟了這家車企接近100年的歷史。
真正讓MG走向巔峰的是30年代,這一階段名爵跑車在各類賽事彙總均取得了理想的成績,以至於《大英百科全書》直接用MG來定義跑車;莫里斯也成立了全球最大的單一品牌汽車俱樂部【MG·carclub】,可以這一品牌絕對跑車領域的明珠。
英國汽車知名品牌有很多,比如勞斯萊斯、賓利、路虎、捷豹、羅浮、名爵與阿斯頓馬丁等等。這些品牌的汽車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全部都被海外車企收購了!
究其原因應當為不合理的產品定位脫離了消費主力市場,說白了就是這些品牌的汽車主要為規貴族服務;英國至今還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貴族文化或紳士文化是深入骨髓的。但是任何社會結構的支撐都是金字塔結構,作為支撐的一定是無數普遍人;定位過高的汽車無非被接受,高階使用者市場很容易飽和,所以英系汽車才會接近100%的淪為其他車企的子品牌。
階段:MG在整合之後屬於羅浮公司旗下,同時還有mini,路虎,羅浮三大品牌。
最終:南汽收購羅浮汽車全套生產裝置和車型模具,以及名爵汽車的全套資質。然而南汽並咩有從福特手中買下羅浮汽車的商標,所以理論上的羅浮品牌使用權也是沒有的,於是也才有了今天的榮威汽車,其車標與英文拼寫都在模仿羅浮。
然而南汽由於經營不善而被上汽合併,時間節點應為2007年。然而上汽是什麼角色?這是與德系大眾汽車和美系通用汽車兩大巨頭合作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能力那是真的相當一般;而大眾汽車又沒有什麼技術值得借鑑,於是通用汽車公司成為技術背書企業。
重點是跑車畢竟不是主流車型,所以在南汽階段生產的「MG-TF」之後,MG名爵的這個準百年跑車品牌就算落下帷幕了。後續車型以普通轎車和SUV為主,設計與技術都不再有什麼亮點,而且還有一些通病問題。
在上汽掌控名爵汽車之後,名爵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MG6」這臺前驅轎車。其亮點是採用了掀背式尾門,雖然沒有跑車的氣質但是在轎車中也算特立獨行;初期的名爵比較早的使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同期的轎車中的效能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這些車給人的印象很深刻,也基本作為普通車型名爵汽車文化的延續;只是後期陸續更新的版本越來越“不對味”了,尤其是使用了「SH25D7型七檔乾式雙離合」之後。
MG6這臺轎車裝備的發動機為「15E4E型1.5T」,說是自主研發不過基本與通用LFV發動機沒有什麼區別。124kw/250N·m(1700~4300rpm)的動力儲備還是不錯的,只是SH25D7(後升級為DCT250)這臺變速箱的極限也是250N·m。
變速箱沒有一點點的扭矩餘量,同時離合器又是完全沒有潤滑和主動散熱系統的低端機型;但是雙離合器又總是會高頻率的半聯動,這種滑動摩擦狀態會快速磨損離合器併產生高溫保護問題。所以名爵6的評價也就一落千丈了,MG作為英系血統汽車的人設也崩了;畢竟內燃機技術來自美國,變速箱是上汽與通用合作研發。
名爵汽車的評價就是這樣了,目前也是屬於標準的自主品牌。但是上汽似乎認為“英裔”的概念還能夠是支撐品牌溢價,所以品質不夠高的MG系列總有高於同級競品的定價,銷量表現自然是很好預測的。
至於MG-SUV系列真的是沒有什麼值得點評,因為運動型多用途汽車本就不在MG的企業文化中。上汽名爵打造的這些車已經失去了MG的精髓,在中置後驅的跑車TF停產之後,對於名爵就不用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了。
說明:榮威汽車的本質應該是羅浮,因為只有車標的不同而已。而羅浮才是以轎車為核心的品牌,然而為了控制研發與製造成本,榮威與名爵汽車的同級選項基本都是同平臺產物。
所以榮威名爵兩大品牌的優缺點都是相同的,如果對英系汽車有一定程度瞭解的話,對於其設計、動力與傳動系統可能都會有些難以接受吧。
「MG·名爵」汽車可以用巨星隕落評價·上汽名爵不在有英倫氣質內容概述:名爵汽車品牌簡史,兩個重要階段的代表車型,通用技術背書與尷尬的定位。
Morris garages·MG:釋義為莫里斯車庫,這麼奇特的命名也許不太好理解吧。其命名的基礎是「威廉·莫里斯」這位善良的勳爵,這是位好善樂施的貴族;同時也是機械的愛好者,從簡單的腳踏車到汽車,莫里斯逐漸成為了汽車銷售商,其公司的名稱正是【莫里斯車庫】,這是MG命名的歷史。
威廉·莫里斯同時是汽車製造商,而且是跑車的狂熱愛好者。打造的第一臺汽車是「MG·4座跑車」,至此開啟了這家車企接近100年的歷史。
真正讓MG走向巔峰的是30年代,這一階段名爵跑車在各類賽事彙總均取得了理想的成績,以至於《大英百科全書》直接用MG來定義跑車;莫里斯也成立了全球最大的單一品牌汽車俱樂部【MG·carclub】,可以這一品牌絕對跑車領域的明珠。
轉折英國汽車知名品牌有很多,比如勞斯萊斯、賓利、路虎、捷豹、羅浮、名爵與阿斯頓馬丁等等。這些品牌的汽車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全部都被海外車企收購了!
究其原因應當為不合理的產品定位脫離了消費主力市場,說白了就是這些品牌的汽車主要為規貴族服務;英國至今還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貴族文化或紳士文化是深入骨髓的。但是任何社會結構的支撐都是金字塔結構,作為支撐的一定是無數普遍人;定位過高的汽車無非被接受,高階使用者市場很容易飽和,所以英系汽車才會接近100%的淪為其他車企的子品牌。
階段:MG在整合之後屬於羅浮公司旗下,同時還有mini,路虎,羅浮三大品牌。
寶馬收購羅浮汽車寶馬出售路虎品牌福特收購路虎汽車路虎轉售印度塔塔福特收購羅浮汽車最終:南汽收購羅浮汽車全套生產裝置和車型模具,以及名爵汽車的全套資質。然而南汽並咩有從福特手中買下羅浮汽車的商標,所以理論上的羅浮品牌使用權也是沒有的,於是也才有了今天的榮威汽車,其車標與英文拼寫都在模仿羅浮。
然而南汽由於經營不善而被上汽合併,時間節點應為2007年。然而上汽是什麼角色?這是與德系大眾汽車和美系通用汽車兩大巨頭合作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能力那是真的相當一般;而大眾汽車又沒有什麼技術值得借鑑,於是通用汽車公司成為技術背書企業。
重點是跑車畢竟不是主流車型,所以在南汽階段生產的「MG-TF」之後,MG名爵的這個準百年跑車品牌就算落下帷幕了。後續車型以普通轎車和SUV為主,設計與技術都不再有什麼亮點,而且還有一些通病問題。
名爵·代表選項在上汽掌控名爵汽車之後,名爵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MG6」這臺前驅轎車。其亮點是採用了掀背式尾門,雖然沒有跑車的氣質但是在轎車中也算特立獨行;初期的名爵比較早的使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同期的轎車中的效能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這些車給人的印象很深刻,也基本作為普通車型名爵汽車文化的延續;只是後期陸續更新的版本越來越“不對味”了,尤其是使用了「SH25D7型七檔乾式雙離合」之後。
MG6這臺轎車裝備的發動機為「15E4E型1.5T」,說是自主研發不過基本與通用LFV發動機沒有什麼區別。124kw/250N·m(1700~4300rpm)的動力儲備還是不錯的,只是SH25D7(後升級為DCT250)這臺變速箱的極限也是250N·m。
變速箱沒有一點點的扭矩餘量,同時離合器又是完全沒有潤滑和主動散熱系統的低端機型;但是雙離合器又總是會高頻率的半聯動,這種滑動摩擦狀態會快速磨損離合器併產生高溫保護問題。所以名爵6的評價也就一落千丈了,MG作為英系血統汽車的人設也崩了;畢竟內燃機技術來自美國,變速箱是上汽與通用合作研發。
名爵汽車的評價就是這樣了,目前也是屬於標準的自主品牌。但是上汽似乎認為“英裔”的概念還能夠是支撐品牌溢價,所以品質不夠高的MG系列總有高於同級競品的定價,銷量表現自然是很好預測的。
至於MG-SUV系列真的是沒有什麼值得點評,因為運動型多用途汽車本就不在MG的企業文化中。上汽名爵打造的這些車已經失去了MG的精髓,在中置後驅的跑車TF停產之後,對於名爵就不用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了。
說明:榮威汽車的本質應該是羅浮,因為只有車標的不同而已。而羅浮才是以轎車為核心的品牌,然而為了控制研發與製造成本,榮威與名爵汽車的同級選項基本都是同平臺產物。
所以榮威名爵兩大品牌的優缺點都是相同的,如果對英系汽車有一定程度瞭解的話,對於其設計、動力與傳動系統可能都會有些難以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