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渠道創業錄
-
2 # 養豬人的第二空間
看看如何防控非瘟,你就會明白如何防控疾病,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生物安全,飼養管理,疾病防控,疫苗程式等等,都需要科學管理,使用科學手段,用資料說話才是真理。
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的防控重點主要是放在所有的通道上面,如豬場外圍公路、豬場的大門處,豬場內部道路和豬圈走廊。
防控非洲豬瘟如果不能夠在豬場外圍公路、大門口嚴防死守,豬場的內部消毒以及帶豬消毒就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在豬場的大門口,每天還用開水沖洗大門口,防控任務確實很重要,工人和外面是絕對隔絕的。
他們是怎麼賣豬的,所用車輛有兩種,場內專用車輛僅在場內使用,場外專用車輛把生豬運往屠宰場的,在豬場外圍保持-定距離。首先第一次要全面消毒,用豬場場內專用車輛往外面送。第二次場內專用車輛在裝豬之前要進行全面消毒。
第三次裝豬之後進行帶豬消毒再轉到場外專用車輛裝豬。把豬趕上去之後,回來在豬場大門口以外。第四次對場內專用車輛進行全面徹底清洗消毒。第五次有專人對場內外道路進行消毒。
第六次場內專用車輛到豬場的裝豬臺後穿防護服的工人還要進行徹底消毒。
飼料廠的送料車也是在外面等,由本廠車輛轉運並且經過嚴格消毒(同上運豬的消毒原則)
他們場內的豬欄使用3:1原則:三個豬欄裝豬,一個豬欄空圈。也就是三個豬欄有豬,一個豬欄沒有豬,以便於進行消毒工作(不進行帶豬消毒)。他們產房的產床是隔開的(產床需要用東西擋住隔開)
他們沒有加任何抗非洲豬瘟的藥物,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預防非洲豬瘟。增加生豬免疫力主要靠的還是飼料營養和養殖環境(養殖密度、空氣質量、空氣溼度、衛生條件等)。我們的散戶有可能一些條件做不到,但是有一箇中心思想就是:守住自己的大門,管好自己通道,豬群吃好睡好。
1、守住自己的大門,管好自己的通道:就是要我們場內場外做好生物安全,消毒工作必須到位。(消毒劑也需要 多使用幾類型別,不要單一=)
2、豬群吃好:吃好就是對營養的高要求,比如飼料需要營養均衡,消化吸收好,可能我們常用的飼料不能完全達到這個要求,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新增大富大貴(肥豬)或者種豬得樂(母豬),可以補充飼料當中不足的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粗蛋白,碳水化臺物,礦物質,氨基酸等,這樣能大大促進豬群的營養吸收,吸收好,免疫力肯定高。3、豬群睡好:這個就要求有一個舒適的環境,比如合理的養殖密度、良好空氣質量、空氣溼度適中、衛生條件優越等,這樣不利於細菌滋生、病毒傳播。
-
3 # 神秘湘西微記錄
上至天文下地理,每天說點有用的,大家好,我是湘西三農自媒體人“九曲黃河萬里沙”,江湖人稱“九哥”
題主的問題是:2020年,養殖業如何與時俱進地阻隔疫病?
在這裡,我來說說個人的觀點:阻隔疫病的重要性,無論是對養殖戶來說,還是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不信?大家看看現在的豬肉價就知道了。對於人們餐桌上的肉類主食,沒做好疫病阻隔,不但養殖戶賺不到錢,就連消費者也要跟著“僧多粥少”的市場買單。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來,隨著外來品種引進的增多,及畜禽市場流通的加大,疫病的發生,顯得越來越頻繁,並呈複雜趨勢。那麼,究竟養殖業如何與時俱進地阻隔疫病呢?個人認為,以下幾點,都不可忽視:
一、隨時具備疫病防範意識
思想決定行動,意識決定態度,養殖戶從思想上,從意識上,一定要有這個認識:搞養殖,防範疫病,是個位上的1,其它都是後面的0,沒守好這個1,後面再多的0,一切都是枉然。
二、必須嚴格執行疫病防範相關措施
1、設施、管理、生產方面,儘可能實行“三化”:現代化、規範化、準化。
2、儘可能實行封閉飼養,定期做好動物疫病免疫措施,提高動物的抗病力。
3、加強環境衛生消毒滅源工作,具體包括:養殖場和裝置要做到定期清洗消毒,運輸工具和員工在進出時,要做到隨時消毒。
三、要具備得當的應急措施
1、一旦發現疫病,及時用疫苗(或抗血清)實行緊迫接種,對病禽及時進行合理的醫治。
2、一旦發現疫病,應快速阻隔病禽,對汙染場舍進行緊迫消毒。
3、如果飼養的動物,有疑似病變或死亡的現象發現,要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
綜上,2020年,養殖業如何與時俱進地阻隔疫病?總結起來,無非是:加強防範意識、嚴格執行防範措施、應急措施得當。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要躬行。
回覆列表
從事養殖行業的農民朋友都知道,對於疫病我們七分靠防,三分靠治。採取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做好淨化,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