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的“國語”其實是滿語,大清帝國與歐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條約就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的正式文字是用拉丁文、滿文、俄文書寫的,並不是用漢字書寫的。根據留存下來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我們可以知道,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有大部分的奏摺是用滿文書寫的,這一時期的奏摺,一般分為單獨漢文奏摺、單獨滿文奏摺與漢文滿文同時書寫的奏摺,順治朝的奏摺以單獨滿文居多,康熙、雍正以後的奏摺,以漢文滿文同時書寫的奏摺居多,說明滿文在乾隆朝以前的使用頻率還是相當高的。
漢族士大夫在清朝中期以前,若想得到皇帝的重用,也必須學習滿語,如雍正皇帝曾規定八旗漢軍“如不能以清語(滿語)奏對履歷者,凡遇升轉俱扣名不用”,年羹堯給雍正皇帝寫的奏摺有一部分是用滿文書寫的,從年羹堯留下來的滿文奏摺中,我們可以看出年羹堯的滿文水平相當的高。
但是到了乾隆年間的時候,盛京將軍琳寧在給乾隆皇帝寫奏摺的時候竟然不會用滿文,全用漢文。琳寧的全名是愛新覺羅·琳寧,琳寧姓愛新覺羅,與清朝皇室同姓,且來自清朝的龍興之地——盛京,但他卻不會說滿語,因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嚴厲批評。乾隆皇帝雖一再強調“國語騎射”,但卻無法挽回滿語的頹勢。
作為大清帝國“國語”的滿語,為什麼到了乾隆中後期迅速走向衰微呢?這就不得不從漢字的特點和中國古代的識字率說起。
秦始皇實行了“書同文”,但卻沒有實行“語同音”。漢字是表意文字,漢語內部有各種各樣的方言,但並不影響大家學習漢字,東亞各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日本人說日語、越南人說越南語、北韓人說北韓語,但在中國古代,漢字卻是東亞各國的通用文字,這就是說漢字可以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作為一種通用文字而使用。
清朝定滿語為“國語”,實際上是以滿文為“國語”,滿文在清朝中期以前,只是在上層人士之中使用,並沒有推向全國,惟一推向全國的可能就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這些銅錢上的滿文,這也是當時的老百姓最經常接觸到的滿文,由於這些銅錢上的文字是滿漢文字同時書寫的,因此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在根本就不需要懂滿文。
中國古代並沒有現代社會如此發達的學校教育體系,老百姓中的大多數人不僅不認識滿文,甚至也不認識漢字。所以中國古代識字率低的現象,嚴重限制了滿文在全國的推廣。當時的朝廷也沒有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普及義務教育,讀書識字是少數人的專利,清朝統治者連推廣漢字教育的能力都沒有,何談推廣滿文教育呢?
漢字是表意文字,不需要統一語音,在中國近代社會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華人的口語一直以來都是“南腔北調”,漢語的“官話”尚且無法推廣,想想看,滿語的口語如何在全國推廣開來?
廣東、福建等地的官員上朝時,清朝皇帝常常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有感於此,乾隆皇帝曾經在廣東省和福建省推廣漢語的官話,設定了正音書院,讓讀書人學習北京官話,但是收效甚微,在廣東、福建推廣北京官話難度如此之大,滿語又如何在全國普及開來呢?
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統治者無法放棄使用漢字,漢字在古代的東亞是通用文字,漢字是文明的象徵,承載著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放棄使用漢字,等同於失去接觸先進文明的機會,日本人、越南人、北韓人尚且不敢輕易放棄漢字,何況清朝皇帝呢?
清朝皇帝一方面定滿語為“國語”,但卻又不得不學習漢字,實際上造成了清朝中期以前,在上流社會出現過“雙語現象”,滿洲貴族需要學習漢字,漢族士大夫若想得到皇帝的重用,又需通曉滿文,這種“雙語現象”使得滿語獲得了發展的空間,但卻絲毫沒有動搖漢語的地位。
科舉制度考的是儒家經典,儒家經典都是漢字書寫的,全國的讀書人讀書認字必須學習漢字,漢語的地位更加無法動搖。
清朝定滿語為“國語”,只是比較重要的官方文書中使用滿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經常接觸到滿語,一種語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廣泛使用,顯然是無法推廣開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來,連盛京將軍愛新覺羅·琳寧都不會說滿語了,以致於乾隆皇帝不得不在八旗中實行“國語騎射”的政策。
清朝時期的“國語”其實是滿語,大清帝國與歐洲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條約就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的正式文字是用拉丁文、滿文、俄文書寫的,並不是用漢字書寫的。根據留存下來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我們可以知道,在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有大部分的奏摺是用滿文書寫的,這一時期的奏摺,一般分為單獨漢文奏摺、單獨滿文奏摺與漢文滿文同時書寫的奏摺,順治朝的奏摺以單獨滿文居多,康熙、雍正以後的奏摺,以漢文滿文同時書寫的奏摺居多,說明滿文在乾隆朝以前的使用頻率還是相當高的。
漢族士大夫在清朝中期以前,若想得到皇帝的重用,也必須學習滿語,如雍正皇帝曾規定八旗漢軍“如不能以清語(滿語)奏對履歷者,凡遇升轉俱扣名不用”,年羹堯給雍正皇帝寫的奏摺有一部分是用滿文書寫的,從年羹堯留下來的滿文奏摺中,我們可以看出年羹堯的滿文水平相當的高。
但是到了乾隆年間的時候,盛京將軍琳寧在給乾隆皇帝寫奏摺的時候竟然不會用滿文,全用漢文。琳寧的全名是愛新覺羅·琳寧,琳寧姓愛新覺羅,與清朝皇室同姓,且來自清朝的龍興之地——盛京,但他卻不會說滿語,因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嚴厲批評。乾隆皇帝雖一再強調“國語騎射”,但卻無法挽回滿語的頹勢。
作為大清帝國“國語”的滿語,為什麼到了乾隆中後期迅速走向衰微呢?這就不得不從漢字的特點和中國古代的識字率說起。
秦始皇實行了“書同文”,但卻沒有實行“語同音”。漢字是表意文字,漢語內部有各種各樣的方言,但並不影響大家學習漢字,東亞各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日本人說日語、越南人說越南語、北韓人說北韓語,但在中國古代,漢字卻是東亞各國的通用文字,這就是說漢字可以被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作為一種通用文字而使用。
清朝定滿語為“國語”,實際上是以滿文為“國語”,滿文在清朝中期以前,只是在上層人士之中使用,並沒有推向全國,惟一推向全國的可能就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這些銅錢上的滿文,這也是當時的老百姓最經常接觸到的滿文,由於這些銅錢上的文字是滿漢文字同時書寫的,因此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在根本就不需要懂滿文。
中國古代並沒有現代社會如此發達的學校教育體系,老百姓中的大多數人不僅不認識滿文,甚至也不認識漢字。所以中國古代識字率低的現象,嚴重限制了滿文在全國的推廣。當時的朝廷也沒有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普及義務教育,讀書識字是少數人的專利,清朝統治者連推廣漢字教育的能力都沒有,何談推廣滿文教育呢?
漢字是表意文字,不需要統一語音,在中國近代社會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華人的口語一直以來都是“南腔北調”,漢語的“官話”尚且無法推廣,想想看,滿語的口語如何在全國推廣開來?
廣東、福建等地的官員上朝時,清朝皇帝常常聽不懂他們的方言,有感於此,乾隆皇帝曾經在廣東省和福建省推廣漢語的官話,設定了正音書院,讓讀書人學習北京官話,但是收效甚微,在廣東、福建推廣北京官話難度如此之大,滿語又如何在全國普及開來呢?
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統治者無法放棄使用漢字,漢字在古代的東亞是通用文字,漢字是文明的象徵,承載著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科學技術,放棄使用漢字,等同於失去接觸先進文明的機會,日本人、越南人、北韓人尚且不敢輕易放棄漢字,何況清朝皇帝呢?
清朝皇帝一方面定滿語為“國語”,但卻又不得不學習漢字,實際上造成了清朝中期以前,在上流社會出現過“雙語現象”,滿洲貴族需要學習漢字,漢族士大夫若想得到皇帝的重用,又需通曉滿文,這種“雙語現象”使得滿語獲得了發展的空間,但卻絲毫沒有動搖漢語的地位。
科舉制度考的是儒家經典,儒家經典都是漢字書寫的,全國的讀書人讀書認字必須學習漢字,漢語的地位更加無法動搖。
清朝定滿語為“國語”,只是比較重要的官方文書中使用滿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經常接觸到滿語,一種語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廣泛使用,顯然是無法推廣開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後來,連盛京將軍愛新覺羅·琳寧都不會說滿語了,以致於乾隆皇帝不得不在八旗中實行“國語騎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