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影視那些人和事

    這是毫無疑問的,閱讀的重要性在全世界都是公認的吧。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歐美人在地鐵上看書的照片。

    還有前幾年引發熱議的日本學生旅行團在機場候機時集體看書。

    世界各國的很多偉人都說過關於讀書的名言,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很好地說明此問題。權且羅列一些最有名的:

    英國的莎士比亞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Sunny;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法國的雨果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德國的歌德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美國的卡耐基

    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

    黎巴嫩的紀伯倫

    用心念書,是為了避免成為不中用的人。

    前蘇聯的高爾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

    書,要算要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造的一切奇蹟中最複雜最偉大的奇蹟。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書籍幫助我從一片爛泥塘裡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助,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阿根廷的博爾赫斯

    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這最後一句還是聽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說的,當時聽了很感動。

  • 2 # 艾利特醫療

    說真心話,外國的閱讀文化:人均閱讀量,閱讀氛圍,讀書重要性的普及程度都比中國好太多。(此處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

    有些地方我們比人家弱的,是得承認。

    只有能正視自己的短板的人,才能追的上別人的長板。

    暫不說歐洲地鐵沒有手機網路訊號無法玩手機的說法。只說,我們在地鐵車站等等需要等待的公眾場合基本都是玩手機遊戲,看影片的多吧,不可否認,因為我自己也如此。

    就說,我們對閱讀的重視程度和支援力度,也都比不上日本,南韓,更別提歐洲。

    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以來至今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圖書首都"的稱號,那些能排的國家都輪了個遍了,可就是沒有中國。

    英國、西班牙、南韓、墨西哥、牙買加、加泰隆尼亞、日本、法國、以色列等過都有政府頒佈的法令本國讀書紀念日。

    而中國,沒有!

    在中國的紀念日列表裡,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不是中國讀書日。

    只這一天還是商家用來大促銷噱頭宣傳的日子。

    國立的活動,我們沒有,中國目前還沒有政府支援的全國性閱讀活動。

    就算有些區域有,那也僅僅是地方行為,或者個體行為,比如北京閱讀季、上海讀書月、深圳讀書月、杭州西湖讀書節、蘇州讀書節、陝西三秦讀書月、湖南三湘讀書節、廣州嶺南讀書節、新疆天山讀書月、內蒙古草原讀書節等。

    都是以地方文化為背景的民間活動,同國外的讀書文化比是拿不出檯面的。

    歐洲國家,55%以上的人用業餘時間來閱讀,而中國,閱讀這種事情一直停留在精英層面,遠遠沒有形成全民閱讀的傳統,閱讀人口機率不超過20%。

    而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僅為4.3本,遠低於南韓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別提猶太人的64本了,中國是世界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之一,這與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非常非常不符的。

    根究主要原因,還是主流文化的引導,在中國學習的目的就是升學和就業。

    國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就是升學率,必然是導致學生有用的書就讀,無用的書不讀功利狀態。

    在這種環境的長期影響下,讀書已經不再興趣和愛好,而是功利手段。出了校門沒有了要求與約束自然閱讀就下降了。

    而國外文化,更注重創新和個體發展,閱讀是自發行為,是全面意識。

    日本,南韓,英國等國家都是從幼兒園時期,就在學校裡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他們以體驗式教育為主。而我們的幼兒園卻是以看護為主,或者以學習課本知識為主,為小學做前提準備。

    希望回答有用,感謝閱讀,祝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指使他人打人,應付什麼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