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跑者阿飛

    同學,你想多了。馬拉松就是跑個步而已,不要指望跑步能帶來多少職業發展。

    跑步能帶給我們“健康快樂”和“精神面貌”已經很多了。不要太奢望其他了。

    1. 一萬小時定律

     你有沒有算過,你在跑步上已經投入多少時間了?有個《一萬小時定律》,可以瞭解一下。

     累計這麼多年的時間,如果都拿來做知識儲備,職業發展的話,你將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為了跑馬拉松,月跑量200-300km都不算多,按照600配速來計算,剛好1小時10公里,那麼一個月需要200-300個小時,如果再算上拉伸,放鬆,洗澡,更衣的時間,還要多。

     

     1年3000個小時,3-4年就10000小時了。如果是那些月跑量更大的大神,花費的時間還要恐怖。

    2.馬拉松人口分配

     再說了,跑馬拉松的人群本來就少。

     根據馬拉松年會的資料,跑全程馬拉松的才26.89人次,其中不凡一個人多次參賽的,所以國內跑全馬的都不足20萬人。

     而馬拉松大軍中,主力軍是中年人,中年人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一般都定型了。能發展的早就發展了,不能發展的事業上也就那樣了。

     雖然有各種大公司老總跑步的,但不是跑步了就能做老總,就能有多大的發展。

     

    3.我的經歷

     我跑馬拉松8年,累計近10000公里,投入的時間不止10000小時,因為除了跑步還業餘看了很多跑步的書籍/雜誌/文章。

     也成為了多家媒體的作者。可以混點零花錢,但對本職工作上沒有什麼直接提升的。除了體力上精力上更加充沛之外。

    我是喜歡健身,熱愛跑步的程式猿—阿飛

  • 2 # 跑步天涯

    這個話題探討起來有點意思。

    先看馬拉松跑最快的三個華人:

    任龍雲 2007北馬 2:08:15(中國田協網站資料是2:08:16,國家紀錄);

    韓剛 2007北馬 2:08:56;

    胡剛軍 1997北馬 2:09:18。

    網上搜索到的一種說法稱,任龍雲在某大學當體育老師。

    後兩者均來自內蒙古。胡剛軍在1997年北京馬拉松暨第八屆全運會馬拉松,以2:09:18打破全國紀錄並奪冠;韓剛2007年在北馬跑出中國曆年第二好成績2:08:56。

    去年筆者採訪內蒙著名女將何引麗時,她說兩人自己都見過,只是沒接受過他們的指導——因為她有自己的教練。

    韓剛曾在內蒙古體工隊當教練,後來不知怎麼跑到四川當教練;胡剛軍剛退役時當過中長跑教練,現在是內蒙古體育局球類管理中心的一個領導。

    馬拉松PB 2:10:46的甘肅名將李柱宏,曾獲2002北馬和2007廈馬冠軍,而且是廈馬唯一的中國男子冠軍。

    據目前體制外第三高手、邱旺東告訴筆者,李柱宏於2010年退役當教練,現在在蘭州城市學院當老師;“估計大學老師比體工隊教練好一點吧”——因為後者壓力很大。

    中國另一位馬拉松名將,是來自雲南的1980年代第一長跑高手張國偉。

    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張國偉創下囊括5000、10000米和馬拉松長跑三金的奇蹟,而且是第一次跑馬拉松!(2小時12分17秒)

    這位萬米破29分、5000米破14分、3000米8分大關的中國第一人(18次打破這三個專案全國紀錄)的“長跑王子”,曾創下國內長跑十年不敗的傳奇,也是第一個在亞洲獲得5000、10000米冠軍的華人。

    1993年底因傷退役後,他出任雲南省體工隊長跑及馬拉松主教練。

    作為教練,他培養出不少馬拉松高手,包括PB比李柱宏更快——2:10:43(2008廈馬季軍)的鄧海洋。

    去年張國偉在接受筆者專訪時提到鄧海洋:“他和陳明付(第十屆全運會萬米冠軍)是以前我們最好的兩個運動員,很遺憾運動壽命太短了。像鄧海洋按說可以幹到現在,但是他吊兒郎當的,沒辦法,自己把自己廢了。

    “他管不住自己,貪玩,沒把心思用在訓練上。我們都管不住他,有時候出去一個星期都找不到人,手機也關了,(何況)他還是興奮劑監測的重點運動員之一。”

    據他透露,鄧海洋退役後去了工商局。

    不過,張國偉的努力最終還是得到回報:他的愛徒董國建2016年在重馬跑出近10年中國最好成績2:11:41,2017年又在天津為雲南收復久違30年的全運會馬拉松金牌。

    至於當今“中國馬拉松一哥”董國建,年滿30歲的他也將步張國偉的後塵。

    他目前的身份是運動員兼助理教練,俟2019年底等張國偉年滿60歲退休,應該就會接棒擔任雲南隊主教練。

    也許這就是一個馬拉松高手的最好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董卓為什麼不敢殺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