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淺笑67907751
-
2 # 一隻糖葫蘆
作為一個護理專業的學生,最近看了很多學校關於護士節做的晚會和各種比賽的準備,很多感慨。記得就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跟室友吐槽,人家的節日都是要放假,護士的節日就是各種禮儀大賽、技能大賽,還不如沒有這個節日呢,還沒這麼忙!
經過一年的學習,也見過了很多東西,我開始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慶祝護士節,個人認為這是讓很多人注意到護士這個群體,注重護理這個治療步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三分醫治,七分護理”這個說法,事實上護理一直都是預防疾病、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促進健康的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就在現在,還有很多人不重視護理,認為護理人員就只是打針發藥這麼簡單,而且更恐怖的是職業歧視!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會有人把護士和私生活不檢點聯絡在一起,在我身邊的同學每一個都重視自己的技能操作,也一直重視禮儀這部分,每一次專業課都是認認真真的上完,而且護理專業的課程是真的重!雖然生化、藥理那些專業課沒有臨床專業的同學學的那麼深,但在我看來也比較難(可能是因為我曾經是文科生的緣故)。所以在我身邊的、我所見過的護理人員以及未來的護理人員每一個都可敬,每一個都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慶祝護士節,可能也是為了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吧。在網上有很多關於醫患糾紛,護患糾紛的事件,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部分護理人員技能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也有剛進入臨床的小護士業務不熟練,造成了護患糾紛,這部分造成的糾紛醫院也一直在改進,一直在不斷的提高護士的素質、技能,不斷對護士的學歷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有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但是醫療知識不夠充分的患者與護理人員不能好好溝通造成的糾紛,一小部分人認為護士就應該圍著他一個人轉,否則他的醫療費用就是白繳了,可是有的醫院患者多,每個護士要負責的患者數量已經快要超過極限,護士的精力也有限,實在是分不出來精力做更多的事情,而由此生出的患者對護士不滿意的護患糾紛。護士節讓更多人開始瞭解護士這個群體,知道護士每天在做什麼,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降低護士這個職業的壓力,為護士減負。
說了這麼多,我也不知道自己表達清楚了沒有,其實我想說,護士其實跟醫生一樣,每天與死神作鬥爭,為了病人的健康每天奔波,忙碌。而且現在很多醫院對護士的要求很高,不管是技能還是素質,我希望大眾對護理這個職業不要抱著歧視的態度,有什麼事情可以跟護理人員好好溝通,相信不管什麼困難總會有比糾紛更好的解決辦法。
護士節的意義可能也在於此。
-
3 # 怨春淺2019
第一,讓大家知道,看病很貴!
第二,讓大家理解,世界上還有這麼辛苦的以女性為主的工作!
第三,告訴大家要注意身體健康。既不給自己經濟添麻煩,也不給護士工作添麻煩!
-
4 # 內心平安是永遠
意義在於:
一、崇高而歷史悠久。
5.12國際護士節,自1912年誕生以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千世界,儘管各國在禮教、信仰、體制等大有不同,但在護理事業方面都奉一個共同的目標一一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為人類健康服務,多麼崇高!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名醫務人員,也是曾經的護士,在護士節到來之際感到非常欣慰。
二、護士是醫療衛生戰線的主力軍。
1、嚴格管理,保證質量。護士擔負著大量的基礎護理工作,在不斷完善的高學歷畢業隊伍中,在規章制度和各種操作規程的要求下,人人都經過嚴格培訓上崗。
2、功能齊全,無處不在。比如在門診:從分診預檢,測試體溫、血壓,抽血,吸氧氣,打靜脈針等等,到處是護士的身影;在病房,嚴格按等級護理,乾淨的床單元,生命體徵監測,消毒隔離,手術前準備,面板、口腔護理,排藥發藥等等,呼叫鈴響起,第一反應的還是護士。
三、新時代賦予新的工作內涵。
1、注重人文關懷。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上,加入包括與病患思想溝通,健康教育 ,安撫情緒,糾偏答疑等內容。
2、走向更大的舞臺。應對老齡化社會,利用專業技術優勢,深入醫聯體傳、幫、帶,提高基層醫療護理水平,還積極探索網約護士模式,幫助政府解決居家養老的護理問題。將專業優勢擴大到社會社群,真不容易!
感想:
護士是醫療隊伍中最年輕的群體,充滿著青春活力,總是希望她們在和諧的環境下茁狀成長,為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加油給力!
以上就是自我感覺的意義所在。
回覆列表
護士節
感覺肯定多讓人留戀往返
但是
每一年都是各種技能操作結束這個所謂的護士節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我自己是很驕傲的
但是以後可不可以把這個節日過得也稍微重視一點? 作為一線的護士常年夜班,身體也應為長期夜班抵抗力也下降
我覺得這個群體應該被重視,醫護人員也應該被尊重,也應該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