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乙丙都是路過
-
2 # 吾評武願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有趣。我們必須按照想定的方式來解答。一般作戰想定規定的首先是背景,在背景中,首先登場的是各種情報組成的戰場態勢。這樣,最先出場的一定是軍用偵察衛星、衛星地面接收裝置、通訊光纜、指揮自動化終端這類武器裝備。 進入到具體戰術背景之時,第二齣現的是各種空中偵察武器裝備,比如偵察機、預警機、地面雷達等等,因為咱們要隨時知道敵方的兵力部署、陣地編成、障礙物設定等情況嘛。 合成軍隊師旅團進攻或防禦戰鬥打響之後,第三齣場的應該火炮,我軍的就是122榴彈炮、152加榴炮、130火箭炮,等等。如果是敵方的火力準備,可能還會出現A-10攻擊機、AH-64武裝直升機等等。 第一梯隊衝擊時,出現的武器是坦克、裝甲車、火箭排雷車、通訊指揮車、救護車、輪式偵察車(穿插迂迴分隊用的)、反坦克導彈(反坦克預備隊)。 前沿戰鬥時,手榴彈、81槓、刺刀、擔架最後出場。
-
3 # 戰火觀察室
現代戰爭中,各類武器的協調發揮,可以說是影響整個戰局走向的關鍵了。不管單個的武器裝備有多麼的先進,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作戰體系為支撐,那麼其能發揮出來的作戰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戰爭開始時,受敵方攻擊的影響,作戰體系的受損自然是不可避免發生的事情了。
所以在戰爭開始的這一段時間內,最大限度的發揮武器裝備的實力,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關鍵,尤其是武器出場的順序的問題,顯得尤為的重要。一般在現代戰爭中,敵方的防空火力網和機場等設施,都應該是最先被打擊的物件,在海灣戰爭中,多國聯軍就是利用戰機和導彈對伊拉克的防空火力網進行優先打擊,成功為後續發起大規模空襲行動創造了條件,因此戰機和各類遠端精確制導武器,可以說是戰爭開始時,較先出場的武器了。
但如果是大國之間的軍事較量,那麼太空中執行的衛星,才是彼此真正優先打擊的物件。現在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或多或少的具備了反衛星的技術,而一旦在太空中部署的衛星報廢,那麼將會對整個戰局的情報收集、制導武器打擊精度等方面,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如果是大國之間的交戰,反衛星武器也會是最先亮相的一批武器裝備中的成員。
一般當制空權的爭奪進入完畢的狀態時,基本上就是坦克、裝甲車這類武器發揮作用的時刻了。在現代戰爭中,陸軍部隊更多的承擔的是一種國土防衛和消滅敵方殘餘力量的任務,真正決定戰場局勢走向的,還要看制空權和制海權,因此可以說在現代戰爭中飛機、軍艦、導彈是專門用來打頭陣的,等輪到陸軍機械化部隊上戰場時,就基本可以宣告戰爭的結束了。
-
4 # 飛豬漲姿勢
武器在戰場上的出場是沒有一個固定的順序的,一般都是根據戰爭情況的不同而制定具體的作戰方案。正所謂兵者詭道也,只有不斷地進行調整,才能打贏戰鬥。根據戰爭種類的不同,武器出場的順序肯定是不同的,如果是打海灣國家的話,那肯定是出動航母編隊,而航母編隊一般都是先飛預警機對周圍空域進行警戒,以防敵軍戰機對航母編隊展開奇襲,然後在到達指定作戰區域後,航母上的各型艦載機便會相繼起飛,首先是電子戰飛機前往戰區癱瘓敵方雷達,斷掉敵人的防空系統,然後攻擊機或者戰鬥轟炸機會負責對地攻擊,而戰鬥機則負責艦隊防空與攻擊機的護航任務,保證作戰區域內製空權的掌控以及對敵作戰戰機的安全。如果是進攻一個內陸國家的話,那一般就是以陸軍或者海軍陸戰隊這些陸地作戰兵種為主,必要時候由空軍進行輔助。這樣一來登場的就會是各型戰車,轟炸機,電子戰戰機以及武裝直升機等武器。但有一點不變的是,電子戰戰機肯定是第一個飛起來的,只有端掉對方的防空系統,才能保證己方戰機的安全性,畢竟這些天上飛的傢伙火力傾斜能力是很高的,不管是轟炸也好還是反坦克也好,那打起來就跟屠殺一樣,如果能夠加入戰場,那對戰爭的走向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當然了,根據每個指揮官的習慣不同,具體的戰術方法上也會有所調整,畢竟指揮藝術是多變的,只要最終結果是贏得戰爭的勝利,那任何一種戰術都是可行的,正所謂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那就是好貓!
回覆列表
現代戰爭那個國家敢按部就班的排兵佈陣啊,從二戰中的炮兵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接著轟到海灣戰爭的空軍主導進攻方式,武器的跟新換代也多少影響著各軍種參與戰鬥的順序,就按武器的發揮作用來排兵佈陣。第一齣場的是情報部隊,人員分散進行滲透偵查,確認有價值目標,第二齣場的就是戰術空軍或者導彈部隊進行清場,掃除對方防空火力為後面來的戰略空軍開啟大門,戰略空軍打擊目標都是高價值的行政目標和民用設施,包括機場、電廠、水廠等,海軍的陸戰隊和陸軍會等到對方部隊被打散無法有效集結時才進行地面清繳作戰任務!這基本上就是現代戰爭的作戰順序,但是戰爭沒有劇本,跟俄羅斯打的話說不定人家上來就扔核彈呢。那就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