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613319203724
-
2 # 戴著眼鏡看世界
1、戰爭的政治性因素:戰爭的正義性質,進行戰爭的目的,高度的政治組織力和適應戰爭需要的政治制度,內部的團結和政治穩定,國家或集團間的政治軍事同盟形成,卓越的政治軍事領導者組織者的出現,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統一性、平衡性、先進性程度等。
2、戰爭的經濟性因素:適應戰爭需要的經濟制度,滿足戰爭需要的物質生產力和軍事供給力,滿足戰爭所需要的物質能源(含財政)及其戰略性儲備和潛在能力等。
3、戰爭的軍事性因素:適應戰爭需要的軍事制度,作戰任務,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的正確性和先進性,傑出的軍事統帥的產生,優秀的作戰指揮員團隊的形成,官兵崇高的作戰信念(作戰目的、作戰信心、生死觀)的養成,嚴格軍紀的遵守,軍隊的作戰經驗、作戰教育、作戰訓練和實際作戰能力,軍事武器和裝備的先進性及其由此產生的作戰方式對作戰時空的改變能力,消滅敵人的能力,正確戰略戰術指導下的戰役特別是具有轉折意義重大戰役的勝利等。
4、戰爭的文化性因素:適應戰爭需要的文化制度,戰爭宣傳(戰爭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強軍民的戰爭意識和對敵人的憎惡意識,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及其軍事化程度等。
5、戰爭的人力性因素:滿足戰爭需要的兵力和民力資源,軍民的團結和作戰積極性,民眾的軍事素質及其組織軍事化程度,人民戰爭的開展及其在正確戰略戰術指導下作戰勝利等。
6、戰爭的時空性因素:戰爭時間因素(戰爭發動時機和戰爭進行的時間長短變化)對戰爭雙方戰力產生的影響及其改變,戰爭空間(指戰爭的空域和地域即戰爭雙方所統治地區的大小、作戰地形、作戰氣候、作戰補給線長短、軍事戰略要地的控制等方面的變化)對戰爭雙方戰力產生的影響及其改變等。
7、戰爭的突發性因素:傑出的政治領導人或優秀軍事統帥的出現或喪失、重大政治經濟軍事事件的發生,重特大嚴重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毀滅性打擊能力的新式武器出現、武裝暴動、反統治壓迫的政治風潮、集團內訌或武裝力量倒戈等。
8、戰爭的對方性因素:敵方的戰爭目的和作戰任務,敵方政治上的不統一性、經濟上的不平衡性、文化上的腐朽沒落性程度,敵方內部(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及其內部、民族和種族之間及其內部、不同地區之間及其內部、不同軍隊之間及其內部)的不團結程度,在敵方內部的我們的同情者和支持者的組織力、戰鬥力程度,敵佔區民眾對敵人反抗的強烈程度和我軍敵後部隊對敵人的打擊力程度,敵軍的軍事作戰理論和戰略戰術的正確性和應用性程度,敵方軍隊的作戰訓練和作戰能力狀況,敵方民眾的戰爭意識和組織軍事化程度,敵方政治軍事領導人在民眾和軍隊中的威信力和支援力程度,敵軍統帥和指揮官團隊的作戰指揮能力,敵方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和滿足戰爭需要的程度,敵方滿足戰爭需要的物質生產能力、軍事供給能力及其物質能源供的潛在能力,敵方滿足戰爭需要的人力性資源和時空性資源的能力及其潛力,敵方進行戰爭的野蠻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我方軍民的更大反對等。
9、戰爭的他方性因素:敵方盟友對敵人的不支援或反對,非戰第三方參加對敵作戰等。 綜而言之,構成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有:戰爭的正義性,戰爭目的和作戰任務,政治上的統一性、經濟文化上的先進性和平衡性,國家或集團間的軍事政治結盟,民眾的組織軍事化,武器的先進性和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先進的軍事理論和正確的戰略戰術,卓越的政治領袖、傑出的軍事統帥、優秀的作戰指揮員隊伍和積極作戰的兵民,戰爭的時空因素等。 應該指出的,戰爭是動態的,千變萬化的,戰爭因素的不斷變化影響著敵對雙方戰力的變化,從而使戰爭的發展情況變幻莫測。可是,戰爭的變化亦是有一定規律的,這就要看戰爭領導者對戰爭規律的認知程度和組織領導戰爭的水平高低。毛澤東說:“戰爭的勝負,固然決定於雙方軍事、政治、經濟、地理、戰爭性質、國際援助諸條件,然而不僅僅決定於這些;僅有這些,還只是有了勝負的可能性,它本身沒有分勝負。要分勝負,還須加上主觀的努力,這就是指導戰爭和實行戰爭,這就是戰爭中的自覺的能動性”。 當然,“指導戰爭的人們不能超越客觀條件許可的限度期求戰爭的勝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須在客觀條件的限度之內,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 毛主席還說:“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兵民是勝利之本”。“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回覆列表
決定戰爭的最終勝負的主要因素,概括起來有,參戰雙方的軍事、經濟、政治、自然環境條件、戰爭性質、外交及國際援助、以及主觀指導能力等7大因素,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高層次的因素。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