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除了油菜花之外還有清涼消暑的很多景點,例如天然氧吧臥龍谷、大自然空調城靈巖洞等非常涼爽的地方,秋天的石城賞楓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冬季的古鎮江灣、李坑過大年也是最有年味的地方,春賞江嶺萬畝梯田花海、夏戲臥龍谷天然山泉水、秋觀石城漫山紅葉、冬享鄉村民俗過大年,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四季各具特色,每一個季節都是度假休閒的絕好去處!
回覆列表
-
1 # 懶遊的故事
說起婺源的玩法,我有話要說。根據我最近的婺源之行,提點建議吧,我覺得在遊玩婺源北線和東線景區景點後,應該找一個古村古鎮之下來,慢慢感受古徽州的魅力。比如我選擇在李坑村舒舒服服住了兩天,這才是婺源玩法的正確方式。
本日的婺源東線一日遊,重頭戲是篁嶺曬秋,返程時,順路參觀了距離婺源縣城僅12公里的李坑村。這名字“李坑”,莫非要“進坑”?李坑村建於北宋祥符年間庚戊年(公元1010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國家4A 級旅遊景區。早就風聞,古村青山環抱,綠水纏繞,玲瓏秀美。
當日到李坑村時,已是傍晚,除了找好客棧,安排晚餐,逛逛夜景,還沒來得及好好逛逛古村的客流很有規律,村子裡住宿的遊客不多,訪客一般是東線一日遊返程時來訪的跟團遊客,也就是下午3點是個訪客高峰,其他時間段遊客不多。這不,清早就拿起相機跑出來,古鎮的清晨別具魅力。
村口處。村口,一棵古香樟枝繁葉茂,獨木成林。樹下,一條小河綠意深沉,碧波盪漾。岸上寫著最美鄉村。
村內所有房屋都依山而立,沿溪而建,隔水相對。水中整齊擺放著一列烏篷船。
貫通街巷、九曲迴環的碧水上,屋舍隔水相對,有溪橋將兩岸人家緊密相連。小溪兩側是典型的徽派建築群。時間上早,大多商鋪還沒有開門。
這裡有兩個李坑村的重要古宅,一是本圖的大夫第,二是下圖的李瑞才故居。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內部裝修極其講究。
清初儒商李瑞材的故居就在大夫第的對面,一溪之隔。故居面積並不大,也沒有人們想象中徽商住宅的奢華氣息,不過氣質高雅、木雕精緻。關於這兩幢古宅的故事,後面再詳述吧。
村子共有十幾座溪橋,石橋、木橋、磚橋,甚或一塊尺把寬的木板,立刻使兩岸變得親近又貼心。
這些橋中,最古老、最著名的是通濟橋,位於村中兩溪交匯處,橋身是厚重的青石板,橋下是半圓的橋拱。經過上千年風吹雨打,風雕雨琢,橋面光潔青亮,橋身青苔斑駁,橋拱倒映水中,彷彿一顆夜明珠。
申明亭古時作為村裡聚會的場所,每週對村民進行賞善罰惡,頗有點現今議事廳的味道。凡是村中經審查有過錯的人,不許從亭中走過,而必須從亭邊的石頭小徑低頭繞過,以思悔改。
走過申明亭和通濟橋,小溪在此分成了兩支,繼續沿著左手邊的小橋流水繼續前行。已經有勤勞的村民早起勞作了。
小溪中清洗衣服的大媽
第一家開啟門板的商家
小溪到這裡戛然而止,步入小巷子,直行就出村了,小村子真的不大。按照路標右轉,走向了狀元府。
李坑是個人傑地靈的所在,歷代人才輩出,最為有名的當屬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6年)的武狀元李知誠。白天裡,可以參觀一下狀元府,據說裡面有個800年的“癢癢樹”很有名氣,一定要去看看。
走過狀元府,就開始拾階而上,登上一個小小的山坡——茹山。
一派靜謐的田園風光,不忍打擾她的寧靜。
茹山亭。這裡是個品茶的所在,白天的時候,點上一杯婺源特有的綠茶,懶懶地度過一個完美的下午,想來不錯。
最高點俯瞰下李坑村的全景,注意下照片中的高鐵高架。2015年婺源通了高鐵,高鐵高架剛好橫穿李坑村的村口,高鐵給婺源旅遊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李坑村原來的村落格局稍顯得不和諧。其中利弊,不知你怎麼看?
下山後,穿過小街,這裡不似村頭小溪兩旁的相對規整的老宅,這裡住宅相對寬敞,更有韻味。
老人在採摘新鮮的蔬菜,應該是為家人準備早餐吧。
古戲臺的長廊
清清的小溪
這裡是“銅綠坊”。有著350年的“銅綠坊”是這徽派建築的代表,“銅綠第”宅子的主人寫的一手好字,牆上還貼著主人很很多名人握手的照片以及簽名。“銅綠”是啥?這裡還有什麼稀奇好玩的?咱們後文會詳述。
恬淡秀美的古村清晨裡,前方小街上有了些許的人聲,這場面也太震撼了,幾位村民當街在殺豬,也好奇地問了下,古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節日,就是一家人殺豬吃肉。
走過小街,就又回到了村子的中心。申明亭和通濟橋,是李坑的絕對中心。
最搞笑的“溜達雞”,主人為了防止它亂跑,用一個裝滿水的塑膠瓶繫到了雞的腳上,讓公雞“舉步維艱”,也就別指望跑到遠處去了。
早上的李坑“環村”徒步結束了,走回客棧。小溪裡,有人已經開始預備“大餐”了,早上就殺雞了。小溪裡的籠子裡,應該是李坑很有名的“紅鯉魚”了,晚上要不要吃一條?
我的客棧老闆和大廚正吃著早餐。怎可錯過李坑的清晨,去感受溪水的輕盈飄逸,去欣賞房屋建築的古樸典雅,去品味古村落端莊而不失靈動的別樣風采。
在婺源,找一個特色小村子住幾天,才是最有意思的玩法,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