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起學論語
-
2 # 師太73362816
聖人對道的喜悅就如渾身通透酣暢淋漓亦心醉了脫的醍醐灌頂,最高境界無慾無求,隨心而暢遊,靈魂享受最高階的法喜沐浴,洗去了所有的塵埃,如珠如玉如七寶光華璀璨,遍照自己,如此境界的到達了脫了聖心之追求,萬般放下夫復何求?
-
3 # 保險大家庭歡迎每個人
一,道就是路
二,道就是頭腦中清晰的路
三,清晰的路:
1,就是明白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2,就是明白的知道用什麼實現自己想要的!
3,知道了覺知是真我的路,而想要的是念頭的路
4,走在真我的路上是活在當下
5,走在唸頭的路上是活在凡世中
四,人生最高境界的路:活在覺知中的愛
(注:如果您看到這個資訊,請細心品味)
-
4 # 資料完善度低
”朝聞道、夕死足矣”,這個“道”就是弄明白一件事,死了也就沒遺憾了。
這個“道”,是指一切事物的“抽象概念”。就像現在“物質”的概念一樣,“物質”並不具體指某物,如“花草、樹木、動物、人、分子丶原子、粒子”等等,而是指一切物質所具有的共性、一般性。如:客觀存在性、差異性(特殊性)、可感知性、運動變化的規律性等等。
而“道”的概念更抽象丶更寬泛,既包含有可見、可感知的物質世界,也包含可感知卻看不見丶摸不著的微觀世界。如“磁場、電場、電波、聲波”;徽生物、原子丶分子、細胞等等,這些東東莫說在”老子”,”孔子”時代看不見,在咱中國,顯微鏡未傳入中國前都是看不見的。
”道”除了物質世界,還抱括非物質的“精神世界”,如“鬼神”、”玄學”、“思想”、“信仰”丶“文化”等等。
我這樣解釋不知你明白否?搞懂了那你也“夕死足矣”,如果還不明白,那你學學佛祖,菩提樹下盤腿悟去。
-
5 # 竹林吟曉1
這個道就是周朝的禮制。孔子他老人家是隻要恢復了那一套,他既就使早上聽說了,下午死掉也是高興的。說明了孔聖人的堅定和執著。
出處
《論語·里仁第四》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
早上懂得(仁)道,晚上就算死也可以了。
參考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志士仁 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引言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理解為:“早晨知“道”,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但仔細推敲,始終覺得這句古訓,意猶未盡,道底什麼樣的道,值得一個讓一個人甚至聖人去死亦無憾呢?
解析
語出孔聖人之口,必適用於聖人自身
古人重生而輕死,聖人亦不會輕言自身之死,更不會言眾生之死,探尋“道”為何意,應從孔子的人生經歷入手,參考孔子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再從孔子經歷
公元前496年,時局動盪,孔子55歲,遭魯棄用,開始周遊列國,四處遊說,期間更被人稱為“喪家犬”。但是他仍然堅持宣傳仁政思想,道德理念,與弟子在外遊歷十多年。
孔子的道就是“仁”與“德”。但是孔子早已明白仁為何,德為何,但是讓他,晚上,或者不久就死去,他會甘心嗎?結合十多年的堅持宣傳仁德思想,顯然有些講不通。
曰道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來的,
«老子»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釋義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它即變化之本, 不生不滅,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過而變之、亙古不變。其始無名,“老子”強名曰:“道”。
再參考《道德經》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將時間萬事萬物的執行軌道或選擇稱謂“道”。
傳言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二人亦師亦友,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師說》問禮詳情已不可考,但我們可以推測,問禮過程中,老子必然向孔子講述道,何者為道,道存於何處,孔子受到啟迪,世間存道,仁德醫院亦為道,以老子之言,佐證自身信仰的仁,德,禮,樂。讓他更加堅定,仁德固存,謂為道,道之可行,此刻他是興奮的。
在領悟過程中,他感嘆道:朝聞(吾)道(存),夕死可矣!所以在遊歷的路上他堅持仁道,並將他對仁道的領悟,傳給弟子,他相信仁,德固存,必會綻放!
人發現自己的理想與堅持,是真的能實現的,才會真的認為死而無憾吧!原文即可理解為“朝聞(吾)道(存),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