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挺真
-
2 # 山石道人評紅樓
紅樓夢作者用分身,替身是不寫之寫的幻筆之法
分身是以小見大的張冠李戴筆法
將真史的事件,放到一個小環境小故事裡去說明
比如寫黛玉身世之謎,用小老鼠的分身術寫香玉之名
而替身法則是為了隱去書中人物的真實身份
比如妙玉的替身兒為了隱去其前遺明公主的身份
賈敬的替身隱去其順治帝的身份
賈代善早死,化身賈敬,用了一個清虛觀張道士的名號
替身有假借,揹負之意
終於有人重視這個問題了,令人欣慰。這兩個概念對解讀《紅樓夢》至關重要,是忽視不得的,更是繞不過去的。
雖然曹雪芹有意識地借鑑了《西遊記》的一些表現手法,但也是不得己而為之,原因眾所周知。《紅樓夢》隱寓的真事,很多涉及到皇族與時世,高度敏感,一不小心就要踩到紅線,即文字獄,所以必須採用曲筆來寫,這個曲筆就包括分身和替身,藉以規避血腥的文字獄。
例如,雍正的死因和死相,其醜態萬不能直接說是“當今",那如何記錄下來告諸世人呢?這就是找一個替身,書中這個替身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賈敬。再如,迎春原型A的死是王子的正福晉害死的,也不能直接表述,尤二姐就是迎春替身,鳳姐就是正福晉替身。分身也如此,例如妙玉的原型叫張金哥,她的故事涉及到時政,所以作者將她分成三個形象描述,即張金哥、妙玉、智慧,曹雪芹也將自己一分為二,即甄、賈寶玉,恰如《西遊記》中的真假美猴王。其他例子還有很多,不再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