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lex世界說
-
2 # 秝盺童
元康九年(299)出為平北將軍,鎮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八王之亂”中,先與河間王司馬顒、齊王司馬冏共討趙王司馬倫,司馬倫敗死。與司馬顒討司馬冏;司馬冏敗,太安二年(303)又與司馬顒合謀攻長沙王司馬乂,致使混戰規模愈益擴大。承安元年(304年)拜丞相,尋還鎮鄴,自立為皇太弟,遙制朝政。七月,東海王司馬越傳檄四方,挾帝北征。兩軍在蕩陰激戰,司馬越大敗,逃回封國。司馬穎遣人迎晉惠帝入鄴城,改元建武。幽州刺史王浚與司馬穎有隙,聯合鮮卑段務勿塵,烏桓羯朱以及東嬴公司馬騰同起兵討司馬穎,大破之,鄴中大震,司馬穎與盧志率數十騎引惠帝奔洛陽。河間王司馬顒部將張方擁兵專政,十一月,張方挾惠帝、成都王司馬穎、豫章王司馬熾等遷往長安,復永安年號。十二月,司馬顒廢其皇太弟位,立司馬熾
為皇太弟,改元永興,令司馬穎歸藩。故將公孫藩起兵迎之,行至洛陽,會司馬越攻司馬顒,轉奔關中。八月,司馬顒表穎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光熙元年(306)五月,司馬越前鋒祁弘連敗司馬顒軍,司馬穎自武關奔新野,後奔朝歌,為頓丘太守馮嵩所擒,送於鄴城。十月,長史劉輿矯詔賜死司馬穎。
-
3 # 餘好古
西晉八王之亂起,宗室諸王爭權奪利,打得不可開交。永安元年(304年),東海王司馬越挾惠帝討伐成都王司馬穎,卻在蕩陰一戰莫名其妙地慘敗。司馬穎僥倖得勝,挾持惠帝到鄴城,自覺志得意滿,於是改元、置百官,生殺自專,不可一世。
其他勢力當然不會坐視不理,安北將軍王浚、寧北將軍東嬴公司馬騰殺掉司馬穎委任的幽州刺史和演,聯合烏丸部隊攻擊鄴城,打敗司馬穎所派的王斌、石超、李毅等將領,於是鄴城大為震動。司馬穎見勢不妙,只帶了幾十名親騎劫持惠帝跑到洛陽。河間王司馬顒派張方率二萬人救援,挾持惠帝並帶著司馬穎等人到長安。司馬顒將司馬穎廢掉,讓其歸藩。
此時司馬穎的舊部公師藩等人在河北起兵,要迎司馬穎回河北。司馬顒又拜司馬穎為鎮軍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撥兵五千。而此時司馬越倡義西迎惠帝回洛陽,一時軍勢頗盛。司馬穎不敢回河北,又退回關中。
司馬越搶得惠帝回到洛陽,下詔收捕司馬穎。司馬穎帶著兩個兒子,收攏舊部幾百人,想到河北與公師藩會合,途中被頓丘太守馮嵩抓獲,送至鄴城,被范陽王司馬虓幽禁。
本來司馬虓不打算對司馬穎怎麼樣,不料自己卻突然暴斃。由於鄴城原是司馬穎的老巢,忠於司馬穎的舊部比較多,司馬虓的長史劉輿擔心發生變亂,便將司馬虓的死秘而不宣,假稱詔令連夜將司馬穎及其二子縊死。司馬穎成為了八王之亂中被幹掉的第六個王爺。
司馬穎最初還表現的比較忠義、謙退,比較得人心。賈謐一黨專權時,敢於呵斥其與太子爭博的無禮行為。參與討伐篡位的趙王倫,事成之後面對封賞也並不居功。進位大將軍後,還能上表請米救濟因戰亂導致飢困的陽翟百姓,造棺材收葬黃橋戰死的八千將士。這些做法讓司馬穎贏得了不少名望。
齊王冏專權,司馬穎聯合司馬顒和長沙王司馬乂打敗齊王冏,在鄴城遙掌朝政。時間長了後恃功而驕,奢侈日甚,幹得卻比司馬冏還糟糕。為了爭奪權力,司馬穎又參與討伐司馬乂,得到了丞相和皇太弟的位子,野心越來越膨脹,招致司馬越等其他野心家的攻擊。
蕩陰一戰贏得僥倖,其後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權力鬥爭是殘酷的,被打敗以後大概也只有死路一條。在爭權奪利中死掉,也沒有什麼好同情的。
不過司馬穎臨死時還比較從容淡定,和看守田徽聊了幾句,還要求熱水洗了再死,沒有表現出畏懼,倒還算條漢子。死前嘆息 “我死之後,天下安乎不安乎”,倒是和嵇康臨刑前感慨的那句“廣陵散從此絕矣”,還頗有點相似的味道。
回覆列表
最後他和他的兩個兒子都被殺了。
在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篡位自立,司馬穎被封為徵北大將軍,司馬倫自立不得人心,諸王起兵欲逼司馬倫退位,此時的司馬穎趁機投靠諸王,在經歷第一次兵敗後,司馬穎改在晚上發兵攻打,率先進入京城,司馬穎讓晉惠帝復位後,便賜死司馬倫。
後來又協助司馬冏掃除殘餘,但司馬冏卻自居首功,實際上如果司馬穎不援助他,還真不一定能成功。司馬穎這次退讓了他,只是請求犒勞將士們。
司馬冏個性專橫,把持朝政,各位大臣十分不滿,之後晉惠帝召司馬穎入朝輔政,司馬穎因為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答應。
司馬穎不久後再次起兵,長沙王司馬乂殺了司馬冏後開始主政,由於凡事都是司馬穎指揮,司馬乂只是個傀儡。
司馬穎逐漸變的專橫強勢,變得司馬冏一樣,諸侯因此反叛。諸王感念其曾經的功勞,諸王放他回成都封地。
後來司馬越將其打敗,落荒而逃,在逃亡中,只是將他囚禁起來,但等他死後,他的部下擔心司馬穎日後報復,便將司馬穎和他兩個兒子縊殺。
只能說該來的終於還是回來的,司馬穎的結局也其實很讓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