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憤怒的混蛋
-
2 # 維度開拓者
自轉改變,原來一天24小時就變了,就不知道幾小時了。白天黑夜的時間長短也會改變。月亮轉動也跟著地球變了,海里的潮汐時間也變了 ,可能會看見月球的背面了。地球生態系統會不適應,生態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3 # 當兵的人69
當地球表面線速度達到7.9公里/秒時候,人的重力將和離心力抵消,人會失重飄起來,手變成趐膀,想飛那就飛那,當然必須空氣和地面同步一樣的速度,否則會刮大臺風。還有空氣跑掉的可能,現在地球線速度是0.463公里,
-
4 # 真南宮紫月
能量守恆是根據現有規律執行原理才成立的,一旦自傳改變,磁場原理和引力基礎全部都會發生未知變化,絕不僅僅只是單純反轉。
-
5 # 講科學堂
地球的自轉動量繼承於形成太陽系的星雲,這個星雲的名字也叫太陽星雲。
圖:在獵戶座大星雲中形成的行星盤
圖:正在成形的行星
地球的自轉是在不停的變慢的,目前的一個恆星日(地球相對於某個恆星連續兩次經過其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有別於太陽日的24小時)是23時56分2.1秒。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全世界的表進行調整,最近一次是在2005年12月31日,全球鐘錶統一加了一秒。
影響地球自轉週期的有如下原因:
潮汐力: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潮汐力使得地球自轉變慢。大約每100年使地球自轉週期變慢1.6毫秒。有證據顯示,4億年前的泥盆紀,地球的一年有400天。
圖:地-月系統的圖顯示潮汐隆起如何被地球的自轉推進。月球對這個隆起偏移量施加的淨力矩,造成地球自轉速度的減緩。
季節變化:有周年變化和半年變化。週年變化是季節導致的大氣流動(風)變化引起的,振幅20-25毫秒;半年變化是由潮汐力對大氣的潮汐作用引起,振幅約為9毫秒。
不規則變化:地外和地內的物質或能量交換。如隕星體對地球的撞擊等,根據撞擊的方向和速度會使地球轉速變快或變慢。地震通常會使地球自轉加速。例如2004年,發生在印度洋的9.0級地震,就使地球的轉速加快了大約3微秒。
如果向上面那樣緩慢的改變地球的自轉週期,是不會影響到地球的生態系統的。但假設有一個巨大的力快速的作用於地球,使得地球的自轉速度急劇發生變化(例如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光是由於大氣和海洋的慣性就會使得地球上颳起颶風和驚天海嘯。會對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太陽系剛形成的“重型轟炸期”,那時太陽系中各個天體的軌道還不穩定,碰撞是必然的。月球誕生的最大可能就是一顆火星般大小的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
-
6 # 地質說
要知道地球從形成之初到現在,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即便是生命體的出現,到現在也有幾十億年了,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都是日復一日的在地球上跟隨著地球這樣不斷的旋轉,這個過程也一直在不斷的持續下去。不過要真的是地球發生了翻轉的現象,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將會截然不同:
1、太陽不再是東昇西落,從西邊升起到東邊落下將成為現實
2、現今的沙漠綠洲互換,因為反向自傳後,氣候也會倒置,原來乾旱的地方變得溼潤,原來溼潤的地方變得乾旱。撒哈拉沙漠的中東地區或許就會出現大量的降水,這些地區,沙漠消失之後,並不是說地球上就再也沒有了這樣環境乾燥的大片沙漠。而在咱們國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南部,以及巴西阿根廷這些國家,本來環境非常的不錯,降水比較溼潤,但是由於地球自轉發生改變之後,很有可能這些地方就會變成大面積的沙漠地區。
3、全球的風力發生很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海洋東部的一些邊界地區不斷的升溫,但是在各個大洲西部的地區,溫度卻在不斷的降低,尤其是歐洲西北部地區,冬季將更加的寒冷
4、藍藻將更加的豐富,完全改變了海洋的生態系統平衡,很有可能會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的生物鏈缺失。
5、萬一地球上的海水不會跟著地球一起發生這樣的逆轉,那麼後果將更加的可怕,太平洋中的水有可能會直接穿越安第斯山脈,在五個小時之內就會將南美洲全部的淹沒,至於說北美洲也並不能夠倖存下來,或許只需要短短的七八個小時,也會被徹底的摧毀掉(噢,美國將不存在啦),到那個時候這兩個大洲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會徹底的消失掉
6、全球的河流不再自西向東流了,開始由東向西啦,西部的荒原將變成綠洲。
-
7 # 搖擺的地球
地球自轉方向不是永恆不變的,因為地軸位置隨地球重心位置改變而改變,地球重心位置因兩極冰川融化或小行星撞擊等而改變,導致地軸位置改變,地軸自轉發生翻轉。地球翻轉,地殼運動方向改變,地殼運動異常活躍,出現超級地震和大規模火山爆發,海陸重新分佈,全球環境和氣候鉅變,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滅絕性的災難。
回覆列表
你是說突然改變還是什麼?如果是突然改變,地球上會出現颶風,很大的颶風,所有的房屋都將不復存在。如果是緩慢的改變…太陽真的會從西邊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