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蘇打

    這種方法比較類似於生酮飲食,但也有一些不同。

    這種方法的優勢是:減肥效果確實明顯。但是副作用同樣明顯,包括頭暈心慌等低血糖反應、口臭、便秘等情況,甚至也可能帶來長期的健康隱患。

    如果你只吃肉類、蔬菜、維生素,當然大機率是可以減肥的,應該前期會瘦的比較快,但是會碰到以下問題:

    2 低血糖。不吃糖類,前兩週可能都會持續處於低血糖、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可能會撐不下來。

    3 飢餓感。只吃肉和蔬菜,是很難保證足夠的能量供應的。

    4 長期來看,會損害腎臟。肉類的消化,會大幅度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

    5 還有其他一些問題,比如膚色變差、脫髮、經期不調等,都是可能會遭遇的問題。

  • 2 # 小N健身

    這種飲食方法即不能稱之為低碳飲食,因為這比低碳還要再低;

    也不能稱之為生酮飲食,因為看不到高比例的優質脂肪;

    因為肉類的熱量本身也不高且飽腹感較強,可以暫時理解為一種低熱量的飲食手段吧。

    這種方法可不可行,可以進行分析。

    人體內每天的基礎代謝中,有20%的能量都被用於合成蛋白質。透過攝入膳食蛋白質獲得的氨基酸、透過自體蛋白質分解產生的氨基酸以及體內自行合成的氨基酸,是人體內氨基酸的三大主要來源,所有這些氨基酸分佈於身體各處參與代謝,被統稱為體內的“氨基酸代謝庫”。

    除了動物性蛋白質之外,還有植物性蛋白質,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氨基酸。人體內有9種特定的氨基酸,人類必須規律地、以恰當的比例透過食物來獲取,這才被稱為必需氨基酸。

    評估膳食蛋白質質量的常用方法是確定它的生物學價值,也就是生物價。

    透過食物生物價表可以看得出來,生物價最高的食物並不是某一種單一的食物,比如牛肉為80、牛奶為91等;而往往是一些食物組合,並且是穀物/澱粉+優質蛋白的組合,比如全蛋+土豆為136,小麥粉+牛奶為125,牛奶+土豆為114。

    可以總結為:有針對性地搭配膳食可以使食物的生物價高於單一動物性蛋白質。

    分析點二:蛋白質要攝入多少?

    如果吃肉類吃到飽,在烹飪方式恰當的前提下,是可以減肥的。其中涉及到兩個問題:

    其一,你到底需要不需要這麼多蛋白質?

    如果你平時不進行鍛鍊,那麼每公斤體重在0.8-1g蛋白質攝入足夠;

    如果有規律性鍛鍊,那麼可以增到至每公斤體重1.2-1.5g左右的蛋白質。

    蛋白質過量,雖然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不會帶來太大的危害,但是會導致過剩的蛋白質在體內會有一部分被直接燃燒掉。

    其二,過多的肉類蛋白質集聚在腸道中會有一部分殘條的腐化物,長期會影響到腸道的健康,而一些澱粉/穀物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急劇膨脹使胃腸道加劇蠕動,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縮短了食物和排洩物中的毒素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

    雖然蔬菜中也有水溶性膳食纖維,但是相比較穀物來說,並沒有它們的氨基酸、飽腹感、與蛋白質的相互配合、相互吸收這樣更加合適,並且水溶性纖維,如果烹飪方式不合適,營養會大幅度的流失,比如水煮。

    長期的過量碳水化合物或者說過剩的熱量才是導致發胖的原因,骯髒每天會儲存一部分碳水化合物來為身體和大腦供能,沒那麼容易儲存脂肪,所以選擇大於逃避。

    以一些穀類或者澱粉類的食物作為主食,即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吸收、也平衡了血糖波動幅度、同時也補充了更加全面的營養、增強了飽腹感,可以戒掉一些升糖指數高的碳水化合物,而一些基本的五穀雜糖不應該從生活中除掉;

  • 3 # 註冊營養師Bowie

    無論你的目標是減脂、增肌還是維持體重,碳水化合物(就是你說的糖類)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就算是現在很火的“生酮飲食”也不能完全阻斷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只能把它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攝入量。在減脂期間建議碳水化合物可以控制在總熱量的35%左右,因為如果完全不攝入碳水,當人體需要能量時沒有碳水的供應,只能動用儲存能量的脂肪和肌肉蛋白來供能。所以適量碳水有保護肌肉的作用。體重的增減主要受到攝入熱量和消耗熱量的影響,當攝入熱量高於消耗熱量,長期以往,體重就會往上長;當攝入的熱量低於消耗熱量,並且在一段時間內有500卡路里以上的熱量缺口,體重就會往下降。所以,減重最重要還是要控制每天的總熱量,就算不吃任何碳水,但每天都是高熱量攝入,體重也不見得會往下走。減脂期間的飲食還是要均衡攝取,碳水可以選擇天然高纖食物,避免人造加工食物。蛋白質可以選擇魚,瘦肉、蛋、脫脂奶等優質蛋白。脂肪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地性質變更六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