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垂釣者
-
2 # 外賣小廚神
1.黃豆300克泡一個,八九個小時左右,至黃豆徹底泡發(這些豆子做出的豆腐兩大約1斤左右,夠三口之家吃一頓)
2.黃豆加水用料理機或豆漿機(冷飲功能)磨成豆漿
3.找一塊乾淨的大棉布,放在大一點的盆上,將豆漿隔篩網倒入棉布中
4.過濾出豆渣,儘量擠的幹一些
5.豆漿放入鍋中,用中小火燒熱,用勺子將表面的浮沫撇去
6.小火慢慢熬煮,邊煮邊用大勺劃圈攪拌,以免糊鍋
7.直到豆漿煮沸騰後關火
8.此時將內酯4克與25克溫水混合,使其溶化
9.將豆漿離火,自然降溫至八九十度,可以用溫度計,這樣更準確些,沒有溫度計也沒關係,像這種天氣,大約一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10.將內酯液倒入,迅速攪拌開,動作一定要迅速,大約三四秒的時間,就要立馬蓋上鍋蓋開始燜
11.將豆漿蓋蓋燜15分鐘左右,開啟鍋蓋你會發現都將已經凝固,這時就是我們平時吃的豆腐腦了,可以取出一點來做豆腐腦
12.將鍋中的豆腐快速的攪碎,攪的越碎出水越多
13.將六寸心形模具取下底墊,放在有孔的篦子上,上面放一塊紗布,一層就可以
14.將豆腐舀到模具中,可以用勺子稍微攪拌下模具裡的豆腐,濾去多餘的水分,否則六寸的模具是裝不下的
15.全部放入後,將紗布覆蓋上,再放上拿下來的底墊
16.將一盆水壓在上面,如果盆底部太大,可以找個中介勿,我就用了一個低不小,口大的碗做了箇中介
17.壓30分鐘,豆腐就做好了。燉來吃,炒來吃,或涼拌吃都可以,
-
3 # 順其自然33
第一次做豆腐師傅讓我衝漿沒出豆腐全是豆漿,問師傅是什麼原因師傅說我也講不清這個要慢慢悟,後來就不敢衝漿了怕老闆責怪。記得那是過年放假老闆和師傅都回家過年我留守看廠,可是客戶急要貨老闆就打電話給我讓我做一下豆腐給客戶送過去,我說我也不會做啊?老闆說你看了那麼久不試試怎麼知道不會做放心做壞了不要你賠大膽做,我也很珍惜這次鍛鍊的機會,好了言歸正傳講講怎麼做豆腐提高產量絕對的乾貨!看了我的文章比你交多少學費學來的都靠譜。
1 :泡黃豆 別小看泡黃豆,泡黃豆是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至關重要不能亂來,溫度水量和時間都要控制得剛剛好才能做出高產量高品質的好豆腐,建議夏天泡黃豆時間在45分鐘-90分鐘根據不同的黃豆品種而定,不能超過90分鐘超過就不行,冬天建議泡黃豆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不能超過。泡黃豆的水不能用加熱過的水必須用常溫水,水量只要高出黃豆線15釐米就可以不要太多水,水太多黃豆容易泡過頭,泡過頭的黃豆做豆腐產量低品質差。
2:磨漿 豆腐產量高不高質量好不好跟磨漿也是直接關聯,不管你是什麼牌子的磨漿機多大負荷的電機最好用黑磨盤不要用白磨盤,黑磨盤產量高不燒漿,磨漿的操作流程是先放水再開機然後調磨盤,調到聽見磨盤掛著響的時候放黃豆進去然後再稍微緊一下磨讓磨盤吃得更緊一點,這樣磨漿效果最佳產量能達最高,調磨盤的時候要看出渣口的渣細不細?要達到用挒一下不嗝手沒有明顯的顆粒感最好!有些師傅幹活不細緻以為第一遍粗一點沒事還有第二遍細就可以了,這樣是大錯特錯第二遍的渣是再細也出不來第一遍的效果的往往要差2板豆腐的產量。
3:衝漿 衝漿是最考驗一個師傅手藝的活,也是做豆腐最難掌握的關鍵技術,得很長一段時間來磨鍊熟悉和掌握,衝漿和點漿是兩種不同的工藝出來的品質和產量也不一樣 ,我熟悉的衝漿手法所以著重講一下衝漿,衝漿要先預留冷漿在衝漿桶裡然後倒入石膏攪拌均勻,要想產量高衝漿得低衝不能高衝,低衝是桶的邊緣剛好接觸漿面緩慢倒入石膏水,第二桶接著挖一桶熱漿急倒讓漿翻滾起來,然後拿挖豆腐腦的瓢跟著翻滾的方向推過去要推5下以上讓石膏水和豆漿充分攪拌均勻,然後停手觀察來豆腐了沒有?沒來就再加一兩下,來了就不要動了再動就會老,這個有點考驗人需要長時間練習手法和力度,先開始在一缸水裡練衝漿手法熟練後再上崗實操,練習的時候要注意衝下去水有沒有起泡,沒起泡能翻滾過來就合格了。
回覆列表
冷水衝漿,土法制作豆腐,一般每公斤黃豆可製成2.5公斤左右豆腐,用冷水衝漿,豆子出品率則可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加鹼面,一般大豆中,不溶性蛋白質佔蛋白質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不溶於水的蛋白質存在於豆漿中,點豆腐時不能形成豆腐。在浸豆時,按豆子與鹼面500比2的用量加入鹼面,可將部分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從而提高產量。不產豆渣,先將大豆反覆沖洗除雜,然後浸泡大豆使其增重2.2到2.5倍,除去大豆皮,再將大豆凍結。先取油後加工,首先將大豆冷榨,為此應先將大豆篩去塵砂,除去蟲蛀粒,用清水選淨。然後冷榨兩次,分離出油和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