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山寶樹堂xys
-
2 # 星星手機剪輯解說影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
可以說對於精神力量解釋的很好
他把人格分為 本我 自我 超我
本我就是最原始的人,最基本的人性的慾望 對於生存 對於性 對於安全等等
也可以說是生物本性+潛意識作用
超我是在社會文化教育之下建立起來的人格,對於人的種種規範 或者說是一種共同的嚮往
自我就是我們展現出來的人格,中和了本我和超我的力量,使人維持社會交際和發展,但它是一個動態的變化 容易受種種問題的影響...大多數人需要外界的力量+超我=本我 有的人超我力量可以戰勝本我 表現出很好的社會示範性,而且為常人之不能為
超我對抗於本我,兩方廝殺 人會產生痛苦焦慮,甚至於抑鬱分裂
人的精神力量來自於哪裡
人是動物 不可能沒有慾望,人在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思維方式受多方面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超越本我的力量,超我佔據上峰
我們可以為愛付出一切
為了信仰 宗教可以付出生命
可以為了革命忍受飢寒困苦
可以為了事業 為了成功受苦受累...
這種精神力量戰勝了本我的慾望,實現了華麗的逆轉
雖然說生物性的大腦基礎在這,我們總是會不自主尋求刺激,但是幾千年人類的演化 大腦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可以轉化為認知意識的連結突觸原來越多
當我們接受足夠多的教育引導 以及思考記憶,大腦的思維連結數量壓倒性態勢的時候,我們的精神力量不多擴大
想我們如果學習足夠多的法律條文 人文科學,就越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
其控制的主要手段,也就是作用力是“恐懼” 恐懼是一個萬物都逃不開的力量,人一旦發現一些自己大腦無法解釋的東西時,大腦就會基本崩潰 無法運作
一些我們可以預見的恐懼,我們會用各種手段防止它們發生.
另外我們大腦各種機制也因人而異,如同身體素質一樣...遺傳因素影響很大 包括我們大腦形成的時間 感受刺激的能力.等等也會影響每個人的精神動力,從而影響行為 迴圈不息...
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的發展都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控制自我的能力也不單單看看知乎 讀讀書就能改變 ,所以...
好自為之吧
回覆列表
從動力學的觀點來研究人格的結構系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的一個重要特點。
19世紀中葉,德國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提出了能量守恆定理。這個定理說明,“能”實際上是一個量,它可以轉換形式,但不可以被消滅;當能在一個系統的某部分裡消失時,它就一定會在該系統的其它地方出現。能量守恆定理的提出,使科學家們對人的看法有了改變,出現了所謂動力生理學。這種學說認為,生命機體也是一個動力系統,同樣服從化學和物理的規律。弗洛伊德接受了這種新的觀念,並把它引入心理學,認為動力學規律不僅適用於人的軀體,同樣也適用於人格,人的一切精神活動都是心理能在人格系統中的作用所致。他開創的“動力心理學”便是研究人格中能量的轉換與改變。
弗洛伊德的動力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體是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其中操縱人格三部結構運轉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格可以獲得的能量是一定的,人格中某一系統獲得能量後,就意味著其它系統已喪失能量。一個人有堅強的自我,其本我和超我就勢必虛弱。人格的動力狀態是由能量在整個人格中的不同分佈決定的,而一個人的行為則取決於其所具有的動力狀態。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為就顯得很實際;如果能量還停留在本我,他的行為就具有衝動性。一個人想幹什麼和要幹什麼,一個人的本質和行為,毫無例外地取決於能量在其人格結構系統中的分佈情況。弗洛伊德認為,一切作用於人格的能都來自本能。本能作為一定量的心理能,是整個人格結構系統的動力基礎。那麼,人到底有多少種本能呢?人體有多少種需要,就有多少種本能,因為一種本能就是一種人體需要在心理上的表現。弗洛伊德認為,各種本能歸根結底可分為兩類: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所有與生命儲存有關的本能都稱為生的本能,與生的本能相聯絡的一切心理能量稱為“力比多”。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力比多”等同於性本能的能量,由於阿德勒、榮格等人的反對,弗洛伊德後期理論發生了變化,把“力比多”這個概念的外延擴大,不僅包括性,而且包括飢餓、渴等所有與生命延續有關的本能能量。死的本能是促使人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狀態的力量,死亡是最後的穩定狀態,因為不再需要為滿足生理慾望而鬥爭,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死的本能派生出攻擊、破壞、戰爭等一切毀滅性行為,當它轉向內部時,導致個人的自責,甚至自殺;當它轉向外部時,導致對他人的攻擊、仇恨、謀殺等。總之,人的全部行為都受無意識的本能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