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徐的自留地

    杜月笙是民國時期的黑幫老大,但也是當時的真君子,他智勇雙全,重義氣,講交情,知恩圖報。

    杜月笙是一個傳奇。

    15歲,離開農村老家,單槍匹馬闖上海灘。

    從水果店學徒做起,抓住機遇一步步升級,借人之力一次次進階,從一無所有的小混混完美逆襲,成為上海灘大亨、中國黑幫老大,在十里洋場呼風喚雨,富甲一方。

    叱吒一生,轉眼煙雲,功過是非任評說。毛澤東對其評價六個字:

    有本事,沒脾氣。

    有本事,關乎做事和智商;沒脾氣,關乎做人和情商。做事先做人,中國這句老話被杜月笙發揮得淋漓盡致。

    杜月笙會做人是出了名的,他的做人之道,很大程度表現在花錢方式上。

    江湖中混,需要敢闖、敢鬥、敢玩,更要江湖心量。

    杜月笙的目光放得很遠,算盤撥得深:我替人消災辦事,不收禮金,他會對我有所感恩之心。金錢易賺,人心難得。有了人心,何愁沒錢!

    曾經叱吒風雲、疆域橫跨十里洋場的大亨,輝煌時候揮金如土,名下產業眾多,到去世時卻沒有一點積蓄。誰信?

    與杜月笙共事十多年的吳開先,說過兩句話,能夠對此巨大落差有所解釋。他說:

    抗戰爆發前,杜先生的錢是取之於土(煙土),用之如土(糞土)。

    抗戰勝利後,杜先生的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這兩句話,差不多概括杜月笙用錢鋪開的人生。

    沉浮一生,賺過大錢,做過大事,娶了五位老婆,門下徒眾成千上萬。臨了,只留下10萬美元的遺產。

    這筆錢,對於當時普通百姓而言,就算不吃不喝不睡夜以繼日干它一輩子都賺不了,可是與杜月笙之前揮霍過的、募捐過的、豪賭過的、投資過的、捧戲子的、給當官的包過的紅包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此一時,彼一時,當年飛黃騰達,如今日薄西山,風雲變幻下,都是命。

    10萬美金,還得給活在世上的四位太太、八兒三女進行分配。看過杜月笙關於這筆錢的分配遺囑,不得不說,夠公平公正,夠人情味兒:

    四位太太平分遺產的一半,八兒三女平分另一半。在八兒三女中,未成家的比已成家的多得二分之一。

    杜月笙跌宕沉浮,曾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曾經金錢於他而言好似糞土,離開時幾乎沒有給子女留下什麼財產。

    這也正應了他那句“別人存銅鈿,我存交情”。他沒存銅鈿,所以沒有遺產,他存的交情,足夠生前花費。

    林則徐說: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大概杜月笙也做如是想吧。

    來時一無所有,去時兩手空空。曾經繁華一時,最終也是過眼雲煙。錢財本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杜月笙算是把錢財看得通透,窮時敢闖,富則疏財,有膽賺錢,有義花錢。

    生而為人,杜月笙藉助金錢,贏得了他想要的人心,寫下了一段傳奇,卻沒保全他亦看重的名聲。

    人已消逝,徒留傳說。

  • 2 # 歷史三日談

    如果說人年輕愛折騰倒也沒什麼,就像蒲公英隨風飄東,飛到哪裡是哪裡,年輕折騰是福,但是人到晚年還經常改變住所,不能安度晚年,那就比較悲慘了,杜月笙的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的軌跡。

    他從十三歲,也就是1901年到上海灘,直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為躲避日寇的威脅離開上海灘到香港,期間整整26年,杜月笙幾乎沒有離開過上海灘,至少在上海灘根深蒂固,從來沒被動搖過。

    抗戰八年,杜月笙雖然人不在上海灘,可受惠於戴笠的軍統依靠杜月笙的影響力在上海灘開展鋤奸行動,杜月笙的影響力依然不減當年,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抗戰時期在政界積累下的抗日聲名,地位反而比以前更穩固。

    但這都是說的在上海灘,等到1949年之後杜月笙舉家搬遷到香港以後,日子就沒有在上海灘遊刃有餘有滋有味了,人離鄉賤,杜月笙開始只是感覺到影響力的下降。

    同時受困於頻繁的哮喘病發作,杜月笙也沒有太多的經歷再去叱吒風雲一把,從杜月笙到香港,基本上就一直在與哮喘病作鬥爭,因此家裡積蓄並不多的杜月笙,開始連一家人的吃喝花銷都供養不起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杜月笙死時,只有十萬美金留給幾房姨太太,十來個子女的原因,當然杜月笙的死與世道變了有很大的關係。

    尤其是當他看到自己的老大哥黃金榮,八十歲高齡託著佝僂的軀體在他們曾經一起玩耍的大世界門口掃地時,杜月笙深深的感覺到了世道變了,已經沒有他這種人翻身的時候,離死可以說已經不遠了。

    無論如何杜月笙對得起梟雄這一稱號,梟雄只講實際,只追求實際問題的解決,好壞的概念對他們並不重要,在亂世,能夠自己活著比啥都強,這就是梟雄的理念和生存哲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牛的奶水都有了怎麼還不下小牛?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