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歡喜小兒郎
-
2 # 三個孩子的80後寶媽
這個不是絕對的,不管原生家庭和單親家庭只要父母給孩子創造的是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都會健康成長,生理和心理都不會收到影響的
-
3 # 半之又半
婚姻不幸的夫妻是否該為了孩子,而勉強繼續婚姻?這樣做對子女是否真的有好處,至今還是個充滿爭議的問題。然而,若要減低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父母必須回頭檢視自我,並找出辦法解決。
根據我的經驗,婚姻家庭大致有三種情況:
第一、父母外向,一直不停爭吵,爸爸不愛媽媽,媽媽也不愛爸爸,這是婚姻的悲劇,孩子深受其害。離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釋放。
第二、孩子從來沒見過父母爭吵,婚變突如其來,孩子措手不及。這時候,父母偽裝的越好,孩子受到的傷害就越大,他們覺得自己被徹底矇在鼓裡。有可能會走極端,從好孩子變成壞孩子。
第三、發生在比較民主的家庭。孩子隱隱約約覺得父母既不幸福,也不快樂。這種氣氛讓孩子反過來替父母擔心‘你們真的太辛苦了’。因為孩子親眼看到,經過修飾的父母是那麼痛苦,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孩子會退一步為父母思考,他會說,離不離婚你們自己決定。
婚姻一定會碰到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克服困難,這是父母能為子女樹立的最好的榜樣。但是,克服不了婚姻困難的家庭該怎麼愛孩子?又該怎麼表達這種愛呢?離婚會不會為子女帶來永久的身心傷害?學界一直在討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個明確的答案。如果離婚不可避免,對離異的父母來說,一定要學會單親家庭如何愛孩子。
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父母在他孩童時離異,母親給了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親生父親也經常在書信中鼓勵他發憤圖強、追求理想。由此可見,離異的父母同樣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以下有四點單親教養的迷思,提供家長作為參考:
迷思一、認為單親家庭不正常
很多單親孩子的家長,總是把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都歸咎於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傳遞‘單親家庭不正常’的觀念,讓孩子也認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長經常說‘孩子真可憐’之類的話,這會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其實,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更大,單親是正常的社會現象(當然,我並不是引導大家鬧婚內革命),處理好了,並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別給孩子的錯誤暗示。
迷思二、一味排斥離異的對方
很多夫妻離異後,乙方帶著孩子,就不願意讓另一方與孩子接觸,有的甚至乾脆搬到對方找不到的地方,讓孩子看不到父親或母親。還有的故意把對方貶得一無是處,向孩子灌輸敵對憤怒的思想情緒,比如‘千萬別像你爸(媽)那樣’,孩子聽多了,就會在心理上對父母其中一方形成排斥心理,這是許多單親孩子性格偏離常軌的重要原因。
迷思三、用溺愛補償孩子
溺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單親家長往往表現得更為明顯。單親家長覺得自己離婚了,很對不起孩子,因此一旦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會給予無條件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形成孤僻、任性、自傲、自私等性格缺陷。
迷思四、心態消沉
單親家長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振作,不能消沉,在孩子面前要從容不迫,才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單親家長在面對一些流言和無端猜測時,更要堅持一種責任感,要珍惜自己,熱愛生活,為孩子樹立榜樣。
-
4 # 刺蝟自己也疼
碰見什麼樣的父母比較重要,單親家庭的孩子即便父母都儘可能的彌補,可是心裡是硬傷,補不補都會存在問題。原生態家庭父母的感情出現問題,只要收斂下,別離婚對孩子的感情沒問題,影響是不大的。這個問題太套路了。
-
5 # 玲瓏心理諮詢
原生家庭和單親家庭不是對立的兩選一的名詞。
如果原生家庭是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會不會更壞,卻並不一定,關鍵在於單親父母的養育能力,如果他(她)很開朗又很能引導孩子,並不帶給孩子很多負面情緒,反而可以給予孩子心理和情感的支援和滿足,孩子照樣可以成長得很好。
回覆列表
一回事兒吧,單親家庭也是原生家庭的一種存在方式,有的人一出生就沒見過父親,但是隻要他(她)在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和其他的親人給予他足夠關愛,他也會成長為一個Sunny快樂的人。
有的家庭父母雙全,可整日爭吵,雞飛狗跳,必定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抹不去的陰影。
按照上面的推理和邏輯,似乎應該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些。
無論哪種情況,原生家庭的父母親都不能忽視孩子的存在和感受。有些人覺得小孩子啥都不懂,吃飽穿暖就好了,這是最愚蠢的想法。
我們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對他負責,如果孩子能選擇,他們寧可不出生,也不願選擇一個沒有溫暖的家庭。
為人父母,要懂得仁慈、謙卑和熱情,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來和我們一起成長,共同經歷,父母要感恩遇見,物質生活可以不富裕,但是在平和公正充滿愛心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心靈最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