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磚家財經
-
2 # 春風吹又來
我來回答一下,答案是肯定目前來說算是。
小米可能是第一個提出將硬體綜合利潤率控制在5%一下的手機企業,當然有很多所謂的業內人士過來諷刺挖苦,有的說全行業利潤都沒有那麼高,有的說這個數字沒人監管,有的說這樣還怎麼研發,還有的說壓縮上下游廠家的利潤不利於全行業的發展。同時還有不少人認為,低毛利的產品總會被高毛利的打敗,小米的模式難以為繼。
其實不僅僅國內,就連海外也有媒體說,“對於一家尋求1000億美元估值的公司,這不是一個明智舉動”。
但是,我們要知道,小米的價效比路線走到今天,手機銷量成為全球第四,難道說他的路線走錯了嗎?紅米的出現幾乎讓山寨機幾乎消失殆盡,這錯了嗎?小米以手機為中心的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產業鏈都錯了嗎?小米憑藉著這種理念,進入一個行業就會改寫整個行業的規則,比如小米充電寶、小米手環、小米插排、小米空氣清淨機、小米電視等等。
永遠不能否認,價格便宜質量過硬的產品總會受消費者的歡迎。小米2017年手機平均售價不到900,華為均價1300左右,魅族也是1000左右,OV的資料暫沒查到。這些數字說明什麼?說明低價的、高性價的手機依然是主流,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拼多多會火的原因,大多數人的消費能力還是停留在千元機的水平上。
在手機行業或者說智慧家居行業,有小米這麼一條鯰魚的存在,才讓某些個別企業不能隨意的漲價或者總是拿老去的配置來糊弄使用者,這算良心嗎?
-
3 # 創業投資家
4月25日,在武漢大學舉行的小米6x釋出會上,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表示:“小米公司董事會已經透過決議,從今天起,小米向用戶承諾,每年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後淨利率不超過5%,如超過,我們將把超過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還給小米使用者。”
“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網際網路公司,更是新零售公司”,既然是新零售公司,就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而這“多”不僅僅在手機,而是在小米的整條生態鏈上的所有產品。
小米早就於2013年底就啟動了生態鏈計劃,花三年多時間投資了90餘家公司,其中包括華米、紫米、睿米等,其中有十幾家年銷售過億,已經誕生了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手環等銷量超千萬的爆品,成為了全球可穿戴裝置份額最大的品牌。
這大概就是雷布斯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的前瞻性與戰略性。一部價效比超高的小米手機,為他俘獲的不僅僅是人心,普及智慧手機也不是在做公益,這實際上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普遍做法:透過低成本或免費服務獲取海量使用者,再為使用者提供增值服務以獲取利潤。
網上有一份資料廣為流傳:
2016年,小米硬體業務的淨利潤率僅為2.8%,而小米聯網服務業務的淨利潤率則超過40%;2017年小米利潤率為6.5%,其中網際網路服務業務的收入佔比為68.3%。所以說,雷布斯的承諾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關於良不良心,創投君認為良心!這些錢給誰賺都是賺,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他賺他的錢,我們低收入群體也能借此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這是一個互惠的事情。
最後,創投君預祝小米成功上市!
-
4 # 金蛙王子
先亮觀點,這跟良心企業沒關,可以看作是噱頭,製造話題而已,原因如下:
首先,國內企業電子硬體5%的利潤率已經很高了!傳統電子行業能超過5%利潤率的都是頂級大佬!國外也就蘋果、三星這些,國內格力、美的等少數硬體企業可以達到,華為手機都做不到!
其次,這個5%的利潤率對消費者沒有任何意義!主要是對小米上市後的股價有利!相當於提前給投資者打預防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市後被資本推動!萬一以後財報不好看、賺不到錢可以說是策略!
最後,只要能掙到錢,硬體利潤率控制到5%很容易!比如硬體毛利80%,營銷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大於75%不就得了!或者以各種名義多花錢、提高成本太容易了吧!比如格力董小姐,給員工加薪?
所以這僅是話題噱頭而已,不要看太重!
回覆列表
不同的角度,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小米。至於到底哪個是小米,見仁見智。
一、如果你是從小米產品使用者的角度來看,5%盈利策略,肯定算良心企業,讓更多的人能夠用得起好的產品,有良心得很。
二、如果你是從小米的新投資者或股民的角度看,低盈利而高估值,就顯得不是那麼有良心了。當然,是否在港交所購買小米的股票,完全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好像也不涉及到所謂良心的問題。
三、如果你是從小米同行業企業的角度看,簡直是良心大大的“壞”,這完全就是破壞行業生態嘛。你想想看,盈利低通常意味著沒有足夠的錢搞研發,尤其是對於小型公司來說,他們不能透過規模收益獲取資金,衝擊尤其大。
說了這麼多,請問在你眼中的小米,算良心企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