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沐之
-
2 # 策劃師爺
因為第一,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最重要節點之一,,扼守河西走廊最西端。它東面連線中原王朝,西方連線西域和西亞,它是當時最重要的中西貿易中轉地,古代高度國際化的“自由貿易區”。
第二,敦煌的交易媒介主要是金銀,以及貨易貨,所以不存在因為幣制不同,語言不通影響交易的事情。
-
3 # 何必強求
古人自有古人的法子。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敦煌是遠至歐洲近達東亞的交通必經之路,還是個中轉站。無論是宗教還是經濟方面都非常繁榮。貿易與朝聖活動緊密交織。
活動範圍,不僅包括商業所從事的商品交換,還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買賣;不僅有國內貿易,還有國際貿易。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交通的發達,國際貿易越來越通暢越來越便利。可回到公元前那個時期,西部如此的一座小城,怎麼就變成為了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心呢?
公園前139年,張騫,【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奉漢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後稱之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絲綢之路,從長安,一路向西延伸到敦煌,分開南北兩條路,北道出玉門關(春風不度玉門關),南道出陽關(西出陽關無故人),通往西域各國。不管從那條道來往,敦煌都是必經之地。 外國使節、僧侶、商賈,到這兒呈交牒文,簽發通行證。不忙的就在這兒逗留一番,熟悉熟悉敦煌的風土人情,捎帶學學漢語。有的乾脆就不走了,在敦煌安營紮寨開展市面經營,以貨換貨,將貨物易手。往西去的中原使節、官吏、戍卒,也要在此籌備糧草、熟悉西方語言,為出國做各種準備工作。
就這樣,生機盎然的綠洲敦煌,盛情款待著密密來往的客人們。無形之中自然而然敦煌就成了東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成了絲綢之路上最大的通商口岸和國際貿易市場。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中原與西域的聯絡不斷加強,關係也逐漸的緊密起來。敦煌城裡,大批的絲綢綾絹開始陳列街市,吸引著眾多的外國商人出出進進。從西域諸國運來的西瓜、胡麻、毛織品、藥材、金銀寶石等等也成為了中原商人青睞的商品,併成批地運往內地,好不熱鬧,大家是玩兒了命的賺錢。
當時的“中國政府”很注重宗教的保護,這就更加使得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商品品種也不斷增加,許多商品是雙向流通。 那麼用什麼樣的貨幣進行交換呢? 芮樂偉《絲綢之路新史》發現,其實這裡的貿易多半是以物易物,現在咱們想想很原始,可那時候它不像現在的國際金融體系這麼發達呀,所以那時候貨幣並不是很主要,因為外華人在這裡看到了他們比貨幣更喜愛的東西,什麼呢?絲綢。 絲綢直接就當成貨幣來使用。因為中國造的絲很珍貴,就像黃金一樣。 唐朝、漢朝時期,如果軍隊糧餉不夠時,就是用絲帛代替。敦煌周邊的駐軍對當地的經濟繁榮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貨幣問題解決了,語言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在敦煌藏經洞中,儲存有漢語-于闐語常用語手冊中的幾頁。這種輔助學習的書籍不用漢字,而是用婆羅米字母寫出漢語句子的讀音,然後再給出于闐語的釋義。 手冊上還有在市場上買賣時的常用語。因為都是用婆羅米字母書寫,語言學習者只要把梵語句子抄下來背住就行了。
漢朝開始了絲綢之路,三國時期,魏晉時期,敦煌一直維持的不錯。到了南北朝,戰爭開始加劇,朝代的更替也逐漸頻繁,使得絲路貿易一度衰落。前涼被滅後,前秦政權又一度開通了中原與西域的交往,絲路全線得以再次打通。 隋代,敦煌對外貿易又開始往來緊密。唐代,絲綢之路的全盛時期。 兩宋,敦煌在西夏統治下的一百多年間裡,經濟繁榮,文藝興盛。元代以後,敦煌失去了連線東西商貿文化交流的地位,逐漸開始沒落。 清朝,敦煌的歷史就是一部移民史。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政府從甘肅五十六州縣向敦煌有計劃、大規模地移民。這一移民深深地影響著現如今敦煌的人口學特徵和社會文化。
兩千多年的歷史,敦煌先是由遠陲河西走廊最西端的邊防小鎮,逐步發展壯大成為絲綢之路,商旅集散、文化交匯,交通要塞,後又從絲路明珠走向衰落。現如今再度實現繁榮,成為享譽中外的旅遊文化名城。 兩千年時間,由小及盛,由盛轉衰,衰而復興。回望兩千年,繁華散去,故人長辭,留下了絲綢之路上開放互利、包容互鑑的故事。
敦煌兩千年的興衰,啟發了世界上一帶一路的高明創舉,時刻提醒著世界人民,只有開放互利,才會有人類的共贏。
回覆列表
貨幣雖然不統一,但是兌換是有實物標準的,這導致了經濟貿易的可行,絲綢之路才成為現實。沒有經濟基礎,文化就是無源之水,敦煌的C位是由絲綢之路決定的,語言可以翻譯,貨幣可以兌換,是貿易交易獲取的經濟利潤之水澆灌並催開了敦煌這朵文化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