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海茶事
-
2 # 產業觀察者
山本耀司是日本時裝設計的代表人物,上世紀70年代創立自己的品牌,他的設計簡潔而富有韻味,線條流暢,以反時尚的設計風格而著稱。在我看來山本耀司更是一種態度:獨立與自由!
1.打破成規
70年代的日本跟現在的中國一樣,經濟發達,但西方名牌橫行。山本耀司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他沒有直接抄襲西方名牌,也沒有簡單地“復興“日本傳統文化,而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西方的著裝往往是用緊身的衣裙來體現女性優美的曲線,山本則以和服為基礎,藉以層疊、懸垂、包纏等手段形成一種非固定結構的著裝概念。
西方多在人體模型上進行從上至下的立體裁剪,山本則是以兩維的直線出發,形成一種非對稱的外觀造型,這種別緻的意念也是日本傳統服飾文化中的精髓,這些不規則的形式既不矯揉造作,又顯得自然流暢。
在山本耀司的服飾中,充分利用不對稱的領型與下襬來表現動感,既不是過去的嚴謹也不是絲滑的飄逸,而是用最簡單的色彩、線條來呈現時尚的力量。
山本耀司認為:“如果衣服是完美合身的,那它就像雕塑,而不是時尚。”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穿戴得規規矩矩更讓人厭煩的了。
2.注重細節
看起來山本耀司似乎是一個不懼權威任意發揮的人。但事實上,他對細節非常用心,認為面料、衣釦和顏色都有自己的個性語言。設計的時候他會充分照顧或發揮他們的個性網。他說,衣釦和拉鍊的功能不盡相同,集中布料的力量,使其沉澱而後解放的是衣釦;拉鍊則會阻礙布料的自然下垂,使用好拉鍊確實可以為衣服增添強烈的現代感,但拉鍊往往過於具體,通常會破壞衣服本身的特色,顯得過於粗野,一般來說,為了衣服的輪廓和整體感覺,不會在布料上使用衣釦,但使用有伸縮性和延展性的布料時,每放開一顆衣釦,衣服的輪廓便會發生細微的改變,整體感覺也變得不同,因此,衣釦也是塑造衣服輪廓和改變整體感覺的手段之一,脫離衣釦設計的衣服,衣服本身就只成為一塊布而已——設計上可謂極其不負責任,對穿者來說也是一件危險品。
3.黑色的力量
他不喜歡花花綠綠的色彩,認為穿著的顏色越複雜,就距離真實的自己越遠。他認為黑是一種非常獨立的顏色,也是最性感的顏色。他說:“黑色既低調又高冷,既慵懶又利落,同時又很神秘。最重要的是,黑色給人傳達這樣的訊息:我不招惹你,你也別煩我。”“穿著肅穆顏色的女人別有韻味。她那不可言喻的優雅,抑或芳香,觸動了隱約透出危險訊號的情慾。這真的很美妙。大肆暴露肉感反而沒什麼好說的。”
4.自由不是懶惰
山本耀司的設計追求獨立與自由,但他並不認為自由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而是透過努力獲得能量和更廣闊的人生。“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透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5.生命的內涵才是自己
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不是標榜品牌本身能化腐朽為神奇,而是強調作為人的內在精神,他始終強調的是人的獨立精神,包括女人的獨立。“對你來說,落魄在外時用最後幾個銅板買來的啤酒,和你在半島區套房裡著毛絨長袍所啜飲的冰鎮香檳,基本上是一樣的。今天,太陽再次升起。所以我一點都不想探究你基於個人原則而逾越傳統的那一面。你就是你。而我愛你。就這麼簡單。”
他認為女人既沒有必要搔首弄姿來討好男人,也沒有必要苦苦掙扎弄一身頭銜來標榜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
對我來說山本耀司就是一種態度,他代表獨立、自由,也代表力量。我是山本耀司的忠實粉絲,記得他說黑色是一切顏色的盡頭,我寫了一首題為《黑色》的詩:
你說黑色是一切顏色的盡頭
我喜歡這個表達
這也是讓我著迷的顏色
比如夜,比如深夜
比如煤,比如燃燒
比如眼睛,比如你的眼睛……
只是,今夜我過不去
我被塞在時間與顏色的盡頭
是那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理由
回覆列表
山本耀司不僅僅是日本服裝設計師,他更是一位跨界的當代藝術家!他的設計風格簡約絕不簡單,色調以黑白為主,喜歡在單一色調中不斷的增加層次,立體感,豐富度。除了在設計理念上的創新,他在面料,做工上也下了足功夫,他的作品要細細品味,經久耐看,低調而奢華。看似單調的黑色背後,代表了他的生活態度和美學觀念,更像日本人的。所以一般人是很難駕馭他的服裝作品的。
在他眼中,服裝是雕塑,而不是時髦。即便是一根線,也要注入生命。他認為服裝可能是人類最後一個手工藝文化。”
關於一切從事設計和藝術的人來說,山本耀司代表的不只僅是一個名字而已,他代表了一種美學觀念和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