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小廚阿騫

    青糰子的做法,在我的主頁文章以及第問答194條問答中有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哦~!

    關於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糰子,有這麼幾種說法:

    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的習俗,要吃冷食,而青糰子可以提前做好,冷吃也很好吃,所以清明節就要吃青糰子。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太平天國李秀成手下陳太平被清軍追捕,一位老農救了他。清兵封鎖了村子,不準帶東西出村,防止村民帶東西給陳太平。老農回家路上思索著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滑了一跤,手上、身上沾滿了綠色的草汁。遂生一技,將艾草洗淨煮熟擠出汁,與糯米粉和麵蒸熟,然後混在草裡帶出村子。以後,陳太平要求士兵都學會做這種糰子,做青團的方法也就流傳了下來。寒食節、清明節不光是要祭祖,而且作為開春的第一大節日,這時人們去踏青、做遊戲、植樹,象徵活力與新的開始,青糰子顏色碧綠,象徵著希望。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個叫金蘭的小夥子,父親亡故,母親把他拉扯大,但是不學無術,還經常打罵母親。朝廷規定田地不能荒蕪,所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下田。有一天,金蘭看到母羊給小羊餵奶的情景,幡然悔悟。母親來送飯,金蘭去迎,母親害怕金蘭又要打罵自己,就投了河。金蘭去救,卻只撈出了一塊木板,就把木板供奉在家裡,這就是牌位的由來。金蘭把母親投河的地方的青草摘回來做成苦餅。清明這天是金蘭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就叫清明節。

    這個故事出自《中國民間文學整合浙江省台州地區椒江市故事卷》

    我是阿騫,專注美食,每天都會分享一些美食的做法以及小技巧,偶爾也會分享一些美食小故事哦,喜歡的朋友關注一下唄,感謝支援~!

    @Famer許

    食無定味,適者口珍,沒有正宗,只言傳統,廚無止境,精益求精

  • 2 # 桂圈兒

    吃青團就是為了“念親恩”。

    “青團”諧音“親團”,意思是“和親人在一起”。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寡婦一個人將兒子拉扯長大,不曾想小夥子不成器。長大的小夥子不光遊手好閒,還整天對母親非打即罵。

    有一天,這個小夥子看到羊圈裡面的羊羔跪著吃母羊的奶,幡然悔悟,於是含著淚水回家,準備向自己的母親懺悔。

    結果,母親遠遠地看見兒子哭著回來,誤會他在外受氣,又要遷怒暴打自己。絕望的母親尋了短見,跳河自盡。

    兒子悔之晚矣,但是從此改邪歸正。

    後來,這個回頭的浪子在每年清明節當天,總是拿河邊的艾草熬水,和著糯米麵做出苦澀的艾草青團來悼念自己的母親。

    後來,大家為了提醒自己恪守孝道,爭相效仿,就形成了清明節吃艾草青團的習慣。由於加了白糖和餡兒。現如今大家吃的青團已經不苦了。

  • 3 # 東方連話

    那一年騎車走富春江之後,折向義烏方向,然後向紹興而去,一路上江南一人高的油菜花,用它們大面積的金黃點染著一片片迥異於我所生活的北方的絢爛。

    因為臨近清明,在騎行經過一些村鎮的時候,發現有一種一塊錢一個的小食品,以前從沒有吃過,甚至也沒有見過。

    打聽了一下,叫做青團。青團的質地與粽子元宵似乎很接近,只是這層均勻的青色非常獨特。賣青團的青年,很有在北方這個年紀和性別的年輕人較為少見的敬業精神,見我是旅途之人第一次吃,便詳細介紹青團的做法。

    原來是用這個季節裡剛剛出苗的艾蒿的汁兒,和的糯米麵,再裹上豆沙肉鬆蛋黃之類的餡料,成為又一種江南黏食。它具有江南食品少而精、美觀、能量足的特點,幾口吃過,回味之中自然就有了這片土地上的氣息與味道。

    這是旅行與季節與土地結合的經典一幕,讓人一吃難忘,永遠記住了青團這個食品。儘管回到北方以後,照例是看不到它的影子的。北方乾旱嚴酷的環境,從歷史深處就沒有予一直在掙扎著的人們以這樣細緻周翔的耐心。

    查資料知道,關於青團的起源的多種說法裡,有一種較為普遍說法是,寒食節要吃冷食不能生火,所以就發明了這種可以做好了以後放上三四天的特色食品。

    但是這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要用艾蒿的草汁來和麵,這種將季節性的植被、藥用植被揉入到食物之中去的實用考慮之外,還有一種舉重若輕的美學考慮。對於色彩的美學追求與對食物果腹的實用主義之間的這個恰如其分的平衡點,在江南這片土地上,被髮明出來,被傳承下來,一定是有其氣候與地域的緣由的:它是這片適宜人類生存的詩意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對自身生活的一種讚美與謳歌。是隱在食物裡的愛,愛自然,愛這個世界的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職業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