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螺號081
-
2 # 羲和電影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它深刻反映了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嚴肅地探討了有意義的暴力與無意義的暴力的差別。
對於這部影片來說,七宗罪以及其中一些有關宗教的理解也好,書籍也好,概念也好,都是一種藉口,一件外衣,電影只是以宗教之名來表達某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在分析這部影片之前,不妨首先揭開這層宗教外衣的籠罩。
宗教來源於人類對自然的認知,當然“自然”中同樣包括人類本身,而無論是一神的還是多神的,無論是拜物的還是拜人的,無論是用於統治人民的行動和思想還是用於調整約束他人或自身的行為,宗教都是人類社會內部發生的產物。我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更高階的存在,同樣我們沒辦法獲知更高階的對人類傳遞的資訊。不管一種宗教發展到怎樣的程度,哪怕有再繁冗的教義,再複雜的管理體系,再綿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都無法掩蓋宗教人性的事實。所以無論梁山泊的“替天行道”,還是John Doe(以下簡稱D)的勸誡都是源於自身對社會現象的反射,所謂神的旨意並不能對佈道者的過激行為加以合理的解釋和成為其脫罪的理由。
電影表面的東西需要一些筆墨闡述,就是D的作案手法,這也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以為D犯下各種用變態手法殺人的罪行,其實不然。第一個被發現的受害者是暴食者,D用槍口頂著他的頭顱逼迫他吃了連續十二個小時的食物,導致急性胃擴張,十二指腸內壁破裂,直肌和橫結腸出現血腫,造成大量內出血死亡;第二個是律師,被迫割下一磅肉,大出血死亡;第三個是奄奄一息的癮君子,靠D的抗生素和其他藥物維持了一年的生命體徵,背部褥瘡和全身的傷口出現化膿性感染,只要“用手電照他的眼睛就會休克死亡”;第四個普遍認為“七宗罪”的直接受害者是被嫖客套在胯下的尖刀捅死的妓女,然而妓女並沒有犯“淫慾”之罪,她也許只是因為經濟或其他的原因沉淪,真正有淫慾之罪的是嫖客,其實D想要懲罰的也是嫖客,看到他在審訊室中的表現就知道了;第五個是靠容貌吃飯卻被毀容的驕傲者,死時被捆在床上,臉上纏滿紗布,顯然是D給她包紮的傷口,一手握著安眠藥瓶,一手握著電話,D給了她選擇的權力;第六個是犯了忌妒罪的自己,被M槍殺;第七個是犯憤怒的M,影片沒有交代M的下文,這個暫且不提。縱觀全域性,D沒有殺過人,至少沒有親手將人致死,每個犯下“七宗罪”之一的人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懲罰,這也是D的辯護律師自信能夠幫他脫罪的原因,如果不是D的自首,警察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D的罪行。那麼既然這樣為什麼當D看到S和M查到他家時要開槍躲避追捕呢?原因在於,他沒有將“作品”完成,認為一件沒有展現全貌的作品是無法起到勸誡世人的作用。不過,與其說是D在勸誡世人,倒不如說是大衛•芬奇在勸誡世人,透過電影來敲響警鐘。
電影主旨的分析。透過細節極具張力的表現,《七宗罪》的主旨已經昭然若揭。大衛•芬奇不是要灌輸原罪、懺悔等等基督教思想,而是借一名激進的佈道者之手,將以這座混亂城市為代表的世界的陰暗面揭露在世人面前,讓人真正有價值去反思的不是我犯了七宗罪中的哪一條,而是對於冰冷的世界,我將何去何從的問題。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重大”在這裡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會引發其他罪行的發生,例如盜賊的貪婪源於慾望(本句話來源維基百科)。“七宗罪”不是那種需要審判、懲罰、償還的罪行,而是可能會引起罪惡的人類本真的慾望和性情,不可避免、不可變更,只能約束。人們對於“七宗罪”的理解常常進入誤區,因此會對影片產生誤解。
所以在此,本片主旨在於揭露物質社會的陰暗面,使人對物對人對自己乃至對世界有一個更加清醒冷靜的認識。至於面對這一切的解決辦法,
回覆列表
電影以解救全人類為己任,然後透過各種刺激、恐怖、暴力的行為來殺人。
平時我們教育小朋友要善良,要正直,要……但等小朋友長大後,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從小受教育時家長和老師告訴的那樣時,有些能適應這個社會的小孩,就能迅速的轉換成所謂的社會人。如果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小孩呢,大都成為了社會異類,藝術家,精神病和瘋子,各類精神疾病就是給這類人的定義。
看完這些電影后,感覺所有的宗教對善與惡都有明確的分別,至少對於惡都是強制性的反對。道教的閻王、十八層地獄,佛教的地藏王等等,都是與惡有關的人或事或地。
人類對於善與惡,對人性裡的特質,或者說品格、品質、品性,自古就有很明確的定義。也透過這些來要求每個人。一直沒有想通,為什麼人類要宣揚這些,包括宗教和文化都倡導好事,但是真實在社會中生活的時候,尤其是底層生活的人,常常感受不到這種善意。要打壓惡的原因,是在戰鬥力上,善低於惡,惡常欺負善,惡會給人帶來苦痛,所以要打壓。